一、要下雨了
单位里的车棚里这两年显得拥挤了,要不是有一些“大众”、“比亚迪”、“北京现代”停放在了大门外,恐怕车棚里的“大洋”、“爱玛”、“小鸟”真的就放不下了。
可是,就这样还是有个别先来的同志潇洒地骑进棚、戛然而止停下来,四脚八叉横那儿、摘下墨镜走人……
“这一辆车占三辆的位子!唉——”老郝一边自语着一边去挪动那辆霸占空间的‘大家伙’,他哪里挪得动,那是一辆“雅马哈”大摩托。
我刚好放下车子向他走去,看着他瘦小的身躯一会儿如蚂蚁驮面包,一会儿又像乌鸦叼碓头,左磨右转也没拿那辆车怎么样。抬头看见了我,便讪讪地直起腰来,气喘吁吁地说:“乖乖!这‘压马哈’还真‘压’地儿,我弄不动它……来!搭把手。”
“我说,老好人!你干嘛呀?”
“刚吃过饭,消消食儿呗!”
“这消食儿……也用不着搬那玩儿吧?”
“你没看见这个大家伙一横,那外面就停放了两辆车了吗?”
“那又怎样?”
“天要下雨了!”
“天……哦!下就下呗……那边,我放车子的地方还有俩空位……”
“不不!人家放这儿了,就会来这儿找,车子没了,会着急的!”
“嗨……你……”我释然,也惭愧。忙帮他挪正摩托,放进来外面停放着的两辆电车。
老郝,姓郝名胤,五十露头了,是我们单位的一名普通职工,和我一个办公室。为人谦卑温和。长得瘦弱矮小,做事有条不紊,说话不急不慢。单位里无论老的还是小的,都叫他“老好人”,他总是微笑,不喜不恼。
二、那里有片积水
周末,朋友驾车载着我说是去朋友的朋友家赏桃花。春来桃花红,此时正是赏桃花的好时候。
一路上朋友把车开得不快不慢,听着轻音乐向我介绍他这位朋友。他是一个年轻的农民,高二时因父母出车祸双双死去而辍学,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在高速路口的天桥上彷徨时结识了我朋友。我朋友原是个热心肠,就给他介绍工作。可他说他离不开家,因为家里有爷爷。于是,我朋友又帮他上网找路子,“离不开土地,你就利用土地致富!”在我朋友的资助下,他承包下20亩土地,种下桃树、李子树、樱桃树。在没有挂果的这几年里,地里开辟温室种上各种瓜果、蔬菜,运到城里销售。这几年果树一挂果,他又在树下种上中草药。
“你真行!这哪里还仅仅是朋友?是兄弟,是亲人了吧?”我由衷地赞美我的朋友。
朋友莞尔一笑说:“可不是吗!他没有兄弟姐妹,这两年生活好些了,坚持认我爸爸为义父,我成了他哥哥!过年过节时都很排场、很郑重地带着他的一家人来我们家,说是回家看看。”
“嘿!你看,那就是了吧?真美!”
远远地就已看见,有几十亩了,一片桃园,花海如潮,粉红悦目,看到蜂蝶喧闹的情景,真好似有馨香飘来滋润心肺。
突然,朋友把车转向一个更窄的小土路上,明显要多走一段路才能到桃园,还难走了许多。
“哎哎……这条路多好,直接到达,又好走,你干嘛要拐王土路?”我这有点莫名其妙,同时,也因急着看花有点儿生朋友的气。
“那路上有片积水。”朋友却很平淡地说了一句。
“水?水泥路面上积点水怎么了?”
“那水旁有几个下棋的老头儿。”
“哦——”我释然。
三、万一扎破谁的车胎
秦老头儿是一个退休的小学教师,每天早晨有带着小孙子跑步的习惯。这天早上风轻气爽,秦老太回头督促着小孙子,走出胡洞口。这条胡洞口正对着路是一条每天买夜市的大街道,时有意或无意摔碎的酒瓶碎渣子在路面上。
“好孩子!又要辛苦你一趟。回家拿笤帚和撮斗了。”
“爷爷!这里怎么老有碎酒瓶渣子呢?”小孙子表示不满。
“许是谁不慎掉在地上摔烂的吧!”
“那清洁工阿姨咋不扫走呢?”
“许是她没有看清楚吧!”
“一次没看清楚,您多次都没看清楚吗?”
“她们都是天不明就干活的,你忘了吗?”
“哼!那……咱也不打扫!装没看见。”小孙子表示不干了。
“你要是不去拿就站在路边不许动,我去拿!”
“我不!我去公园跑步……”
“呵呵!臭小子,你要敢不听爷爷的话,第一,今天跑步加一圈儿;第二,明天起床提前半小时。”
“哎哎……别!爷爷,我去还不成吗?马—上—去—拿—笤帚和撮斗。”
秦老头儿带点狡黠地微笑着看小孙子跑回家。
打扫干净后,祖孙俩披一身霞光开始跑步前进。
小孙子又问:“爷爷!你说咱们不打扫它,人家不也是走路吗?那些小玻璃渣又不能扎烂汽车胎。”
“可是,它要万一扎烂谁的自行车胎呢?”
“扎烂又不怨咱,他再去补胎呗!”
“可是,要是上课耽误了学生的时间,那可就怨老师了呀!”
-全文完-
▷ 进入水流花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