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浅谈微型诗创作凡夫518

发表于-2012年05月25日 上午11:08评论-2条

浅谈微型诗创作

微型诗是诗的精华,是忽略了刀柄的刃,用极有限的篇幅,无比简洁的语言雕出玲珑剔透的意境,酿出耐人寻味的境。给读者瞬间的感越,爆发出不可遏止的感共鸣。

微型诗创作,并非随意的文字组合,也不是投机取巧式的游戏卖弄,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主题提炼,去粗取精的内涵挖掘,巧妙精当的艺术构思,复推敲的语言升华来完。

首先,微型诗是诗,要具备诗歌的基本要素。要讲究意境和语言技巧,甚至节奏和韵律。古今优秀的微型诗大都如此。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士兮守四方"运用比兴手法启转,首句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一幅历史风云画卷,读者彷佛可以看到作者仰望天际,雄心勃勃,倚天舞剑;中句承转,直抒臆,叱咤风云,江山在握,得意之溢于言表;尾句道出其长治久安的抱负及求贤若的忧虑,诗人踌躇满志的丰满形象跃然纸。就音律节奏讲,每句四音步;就韵律讲,合江韵。当代微型诗更不乏佳作,如半 半 [台湾] 《在有风的午后》“涟漪 是那睡莲轻轻的鼾声吧/光提着脚步 斜斜/绕过池塘”就以精彩的描绘有声有的展开一幅荷塘斜图。桂少云 《送 别》“目光 已摸不到拐弯的倩影/只好冲着山 喊/借空谷回音 再送你一程”送别之之境何等感人!寒山石 《牧 歌》“一鞭子甩出去/回来/千沟万壑的吆喝”何等的传神!蓉 儿 《荷 韵》"想你时 心跳/和着夏的蛙鸣/从一叶绿 跳到 另一叶绿"诗人功地运用了虚实、通感等手法令人品味再三,经久难忘! 不少所谓的微型诗忽略了描绘,重理不重,甚至写对物、理的诠释,或谜语式的文字游戏,便大谬不然了。

其次,微型诗的“微”在于精微独到,不仅是篇幅的限制。微型诗一般限制标题外三行,每行字数不超过二十字为宜。其实,不少写家有的通篇只是一句话断为三二截,有的三句以凑合三行。语意,不是耐人寻味,而是让人莫名其妙。可能作者从某一角度透礻见,但读者却难以琢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长诗或是短诗,总有其亮点或诗眼,也就是那么一两句,给人触目惊心的感觉,让人振奋,过目不忘。每一首微型诗可以说都是一首相对长诗的亮点或诗眼,并有其精微独到的魅力,只不过是长诗的浓缩和精华罢了。蓉 儿 《荷 韵》"想你时 心跳/和着夏的蛙鸣/从一叶绿 跳到 另一叶绿”苍山一画老师在《中微型诗300首》就有精彩的点评:毫不矫地说,这首看似普通的小诗,着实让我沉良久,而且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诗中直接或间接地代了时间:“夏”,地点:荷塘边,景:有“蛙鸣”,同时还暗示出满塘荷叶田田的景象。由此我们还可以想象出许多画外之景。诗中景让人觉得,此时此地不仅月朗花繁,而且云淡风轻。尤其荷塘边那位痴痴遐想的抒主体(或窈窕淑女,或翩翩少年),让整个画面灵动起来。真恨不能她(他)转过来,让人们一睹芳颜。此此景,令人神往之至!诗中之境,心造之境也!在这几句诗中,诗人功地运用了虚实、通感等手法,尤其蛙鸣“从一叶绿 跳到 另一叶绿”一句,更是使全诗显出一种灵趣,令人品味再三,经久难忘!这句诗不但形象地表现了抒主体的绪轨迹,其妙还在于以“绿”代“绿叶”(特征代本体),让形容词“绿”直接作中心语,因而使事物的状得到充分的渲染。可以这么说,是艺术技巧使一首很容易被淹没的小诗获得了勃勃生机。你看,即使一首长诗,大不了能给人这么多就不错了。

再次,微型诗中的哲理诗和寓言诗也应重在描绘。这种类型的微型诗,往往不小心就写句或广告语,但句或广告语不能算是微型诗。如:“发展,才是硬道理。”“你来吃饭,我才有饭吃”(饭店)。凡夫的《轮胎 》这样写“ 憋足这 /天不会塌下来 ”。意在告诉人们:坚持就是胜利。却模仿人的自语或相互间的鼓励,针对轮胎的特点进行形象化的描述,就增加了语言的趣味。

另外,微型诗并非字数愈少,语意愈朦胧愈显精美。本来微型诗的体例篇幅就限制了内容的铺陈和张扬,不可能让读者通过简短的文字信息获取澜壮阔和经久不息的感起伏,如果我们刻意的臆造,独词或独字诗,往往不能收到力举千钧的最佳效果。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凡夫518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微型诗是诗的精华,需要通过简洁的语言雕出玲珑剔透的意境,酿出耐人寻味的意境。给读者瞬间的感悟,爆发出不可遏止的共鸣感。这样的微型诗,才是真正好的微型诗。

文章评论共[2]个
却墨-评论

拜读佳作……(:160)at:2012年05月25日 中午1:01

绍庆-评论

晚上来拜读,祝(:012)(:012)(:012)(:012)(:012)at:2012年05月25日 晚上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