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了,常想忙中偷闲几日,沐浴畅风,踏着朝露,迎着晚霞,有风雨相伴,有花草相随,迈向那期待已久的旅游休闲胜地——响石潭。
星期天,放下手中工作,和朋友相约,走出喧闹的城市,闻着小麦清香的气息,哼着小曲,扑进大自然的怀抱,那种久违了的愉悦心情,怎一个“舒坦”了得!
站在沟边,向下望去,沟谷曲折蔓延,黄土坡上一条条v形的冲击山坡,从四面八方汇向上游,仿佛深不可预测,只见其发端,而不见其终极。沟坡两岸果树成片,放眼远眺,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走在曲曲折折的幽径上,千姿百态的花儿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在沟中飘荡,自然而然地就会飘到你跟前,只觉得清新香气满身。两边相对应,绿中镶红,蓝中嵌黄......闻着花香,望着花色,真的让人再难以往前挪步,只想这样站着,不止累的滋味。
走进“响石潭”,大面积成片都是青石,圆滑的、方块的、怪模怪样的石头随处可见,像座石头山。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沟谷当中,层层悬崖,排排峭壁,蜿蜒迂回,如同屏障一般,遮住了前方的视野。清澈的泉水欢快地从上游流到这里,突然跌到宽四五米,深十多米的石潭中,水花溅出老高,发出轰鸣的响声,犹如士气激昂的军阵,要震撼天与地。走到跟前,细瞧石料,直棱棱的,一块叠一块,水流上泻下落,飞溅起来,飘落下去。站在几块突出的石头上面,听着哗哗的泉水,看着碧绿的深潭,回味在回旋的清波倒映之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一整个岩石形成两大块,上面天然形成了一大一小两个石盆,石盆下面是很深的水潭。泉水先经过小石盆,再到大石盆,而后顺着石槽跌到潭中。置身此情此景,你会掉一切,真想临潭把酒。
在周边的大块青石上,有很多像人的脚印,还有马蹄印之类的石窝,相传是当年刘秀带兵打仗途经此地留下的痕迹。站在这儿,朝南面望去,不能穷尽谷地的景色。
一位当地农民喜笑颜开的告诉我们,在潭的下游,政府为他们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抽水站,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更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今他们每家每户都栽上了“摇钱树”,还建起了“农家乐”,一年收入好十几万元。看着这位朴实的农民,津津乐道的诉说,我们每个人也都开心的笑了。是呀,在渭北汗腰带地区,有水就有了生命力和希望。“响石潭”不仅是当地的母亲河,还是群众致富的源泉河呀!
-全文完-
▷ 进入秦风雅韵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