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周易》原是太阳历逗红轩

发表于-2012年06月03日 清晨7:54评论-0条

一、“周易”即“太极阴阳”

甲骨文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易”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右边半个圆圈,中间一条长弧线,左边三点(或左右相反)。其中右边的半圆代表太阳,中间的长弧线代表物体,左边的三点代表物体的影子。所以“易”之本义当为“日影”。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易”释义之三:“读如晹(yì),‘晹日’即阴天。”“阴天”当为“日影”之引申。其中“易”之“日”进而代表白天,“勿(影)”进而代表黑夜,所谓“阴阳”便由此而来,“阴”代表黑夜,“阳”代表白天。

图一:太极图

“太极图”中的“阴阳(黑白)鱼”即“易”,阴鱼代表黑夜,阳鱼代表白天。阴阳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循环往复,永不停息,代表黑夜与白天的交替循环,后进而代表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存在状能。东汉郑玄《易论》:“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是“周普”之义;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是指岐阳地名,周朝之代称。

“周”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周”解字:“象界划分明之农田,其中小点象禾稼之形。”不过“周”之本义当指水田之田坝,其中小点当指水中之稻,故“周”后来引申为周密之意。《说文解字》:“周,密也。”故“周易”之“周”,当指“太极图”中的圆圈,即“太极”,亦即“天圆”(或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代表宇宙;所谓“太极”即“大到极点”之意。郑玄之所谓“周普”(无所不备,周而复始)乃“周”之引申意义。

所以所谓“周易”即“太极图”中的圆圈和阴阳鱼,代指天圆和昼夜,进而代表宇宙和阴阳。“周易”即“太极阴阳”,“太极阴阳图”即“周易图”。

二、“太极八卦图”表示“日(24小时)”

图二:太极八卦图

“易”之本义为“日影”,进而代表昼夜。白天有日影,记为“—”,代表白天。黑夜处在两个白天之间,记为“--”,代表黑夜。

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太阳日(24小时)。“太极图”中的“太极”原本代表一天。“太极”即“周”即天圆,本指太阳在天空中运行一天的轨迹。阴阳鱼分别代表黑夜和白天。“阴鱼”由粗到细,表示黑夜是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阳鱼”由粗到细,也表示白天是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

十七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发现了《周易》中的“二进位制”记数法。如果以“—”(阳)为1,以 “--”(阴)为0,按照二进位制的逢2进1的规则,则“六十四卦图”(见图三)中的六十四卦均可以用0和1两个数字表示出来。其中乾卦为111111=63;乾卦左边的夬(guài)卦为011111=62,从左往下依次递减1,到颐卦为100001=33,复卦为000001=32;乾卦右边的姤(gòu)卦为111110=31,从右往下依次递减1,到比卦为010000=2;剥卦为100000=1;坤卦为000000=0。从乾卦到坤卦六十四卦的排列,其二进位制数序排列恰好为63—0的自然数顺序排列。

如果以“—”为1,以“--”为0,则“阴阳八卦图”中的坤为000=0;艮为100=1;坎为010=2;巽为110=3;震为001=4;离为101=5;兑为011=6;乾为111=7。

比如乾卦,上面的“—”表示1,中间的“—”表示2,下面的“—”表示4,其和为7。又如离卦,上面的“—”表示1,中间的“--”表示0,下面的“—”表示4,其和为5。再如六十四卦中的乾卦,从上往下的六个“—”分别表示1、2、4、8、16、32,其和为63。

反之亦然。如果以“--”为1,以“—”为0,则“阴阳八卦图”中的坤为111=7;艮为011=6;坎为101=5;巽为001=4;震为110=3;离为010=2;兑为100=1;乾为000=0。

“太极八卦图”中的“—”代表白天;“--”代表黑夜。“太极八卦图”中的坤、艮(gèn)、坎、巽(xùn)四卦代表黑夜。其中坤卦表示日落(坤之本义),记为三个“--”,代表一夜之始。从坤卦到巽卦既表示黑夜(阴)逐渐衰减的过程,又表示白天(阳)逐渐产生的过程。如果以“--”为1,以“—”为0,则坤为7,艮为6,坎为5,巽为4,这是用数表示黑夜(阴)逐渐衰减的过程。反之,如果以“—”为1,以“--”为0,则坤为0,艮为1,坎为2,巽为3,这是用数表示白天(阳)逐渐产生的过程。

“太极八卦图”中的乾、兑(duì)、离、震四卦代表白天,其中乾卦表示日出(乾之本义),记为三个“—”,代表一日之始。从乾卦到震卦既表示白天(阳)逐渐衰减的过程,又表示黑夜(阴)逐渐产生的过程。如果以“—”为1,以“--”为0,则乾为7,兑为6,离为5,震为4,这是用数表示白天(阳)逐渐衰减的过程。反之,如果以“--”为1,以“—”为0,则乾为0,兑为1,离为2,震为3,这是用数表示黑夜(阴)逐渐产生的过程。

据载,“太极八卦图”是宋人取自北宋易学家邵雍所传,或许本应如下图:

图三:太极八卦图

(其中左为乾,左上为兑,上为离,右上为震;

右为坤,右下为艮,下为坎,左下为巽)

古人通过观测“日影”来推算时间。“八卦”当代表一天中的“八个时辰”,即将一天均分为八等份,每个等份为一卦,每一卦代表一个“时辰”,每一个“—”或“--”代表一个“小时”,每卦三个“小时”,每天二十四个小时。

其中乾卦代表从日出开始的三个小时,大致相当于06:00—09:00;兑卦为09:00—12:00;离卦为12:00—15:00;震卦为15:00—18:00。“乾”为日出之象。“兑”当指上午的太阳,“兑”为“悦”。“离”当指下午的太阳,“离”为“明”。“震”指雷电(闪电在瞬间也能照耀四方),“震”为雷之象。

坤卦代表从日落开始的三个小时,大致相当于18:00—21:00;艮卦为21:00—00:00;坎卦为00:00—03:00;巽卦为03:00—06:00。“坤”为日落之象。“艮”当指太阳在山下;“艮”代表山。“坎”当指太阳在地下。《说文》:“坎,陷也。”段玉裁注:“易曰:坎,陷也。谓阳陷阴中也。”“巽”当指黑夜逐渐消散。《释名?释天》:“巽,散也,物皆生布散也。”在八卦中“巽”代表风。

“太极八卦图”中每相对两卦的卦数之和都为7,表示一天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圆”,即天圆(或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

三、“六十四卦方圆图”表示“年(384日)”

白天和黑夜因地球公转而产生长短变化。夏天白天长,黑夜短;冬天白天短,黑夜长。所以夏天为阳,记为“—”;冬天为阴,记为“--”。古人又通过观测日影,用二进位制计数法推算出“年”,“六十四卦方圆图”即表示“年(384日)”。

图四:六十四卦方圆图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太阳年(约365.25*4天)。每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此后便黑夜渐短,白天渐长。每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此后便白天渐短,黑夜渐长。

“六十四卦方圆图”中的“圆”当代表一年,“六十四卦”代表一年中的六十四个时间单位,每卦相当于一个时间单位,卦中的每个“—”或“--”都代表一天,每卦六天,即每个时间单位为六天。其中坤卦代表从黑夜最长的一天开始算起的六天(相当于冬至),记为六个“--”(阴);乾卦代表从白天最长的一天开始算起的六天(相当于夏至),记为六个“—”(阳)。一年共三百八十四天,即6(天)×*4(卦)=384(天)。

“六十四卦方圆图”中从坤卦到姤卦的三十二卦代表上半年,相当于从冬至到夏至,既表示黑夜逐渐变短的过程,又表示白天逐渐变长的过程。如果以“--”为1,以“—”为0,上半年中的三十二卦分别代表63—32,这是用数表示黑夜逐渐变短的过程。如果以“—”为1,以“--”为0,上半年中的三十二卦则分别代表0—31,这是用数表示白天逐渐变长的过程。

从乾卦到复卦的三十二卦代表下半年,相当于从夏至到冬至,既表示白天逐渐变短的过程,又表示黑夜逐渐变长的过程。如果以“—”为1,以“--”为0,下半年中的三十二卦分别代表63—32,这是用数表示白天逐渐变短的过程。如果以“--”为1,以“—”为0,下半年中的三十二卦分别代表0—31,这是用数表示黑夜逐渐变长的过程。

“六十四卦方圆图”中每相对两卦的卦数之和都为63,表示一年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圆”。

且归纳一下:“六十四卦方圆图”代表“年(384天)”,其中“六十四卦”代表一年中的*4个时间单位(相当于“月”或“周”),每个单位(卦)6天,卦中的每个“—”或“--”代表1天。“阴阳八卦图”代表“日(24小时)”,其中“阴”代表黑夜,“阳”代表白天;“八卦”代表一天中的“8个时辰”,每个“时辰”3个小时,卦中的每个“—”或“--”代表1小时。《周易》是古人观测日影并用数术推算出来的一部太阳历,一年共384天,比一太阳年(约365.25*4天)实际上多出约18.7436天。

“六十四卦”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八卦分别由三个“—”或“--”表示,所以《周易》的一年是以3为基数用二进位制计数法推算而来,即3、6、12、24、48、96、192、384.

综上所述,所谓《周易》原本应是一部最古老的太阳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逗红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谭水寒推荐:谭水寒
☆ 编辑点评 ☆
谭水寒点评: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引据力证,极具说服力。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