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海蟹谜语谐趣龙虎舟

发表于-2012年06月17日 早上8:53评论-3条

海蟹又称螃蟹,据《舟山海域海洋生物志》记载,舟山渔场出产的蟹类有五十五种之多。海蟹主要有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红星梭子蟹、细点圆趾蟹、东方大面蟹、日本近方蟹、中华近方蟹、掌痕沙蟹、特异大权蟹等。尤以表面有三个显著的疣状隆起,两侧有长棘,甲壳略呈梭形的,俗称梭子蟹、白蟹、门蟹、小门子等的三疣梭子蟹资源最为丰富,是舟山渔业捕捞的主要品种之一。海蟹食用历史久远,隋朝之前已有记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把海蟹推崇备至,曾为之写下了“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咸”的诗句。舟山人以对海蟹的食用历史悠久,烹调加工方法先进而闻名于世。

宋?傅肱的《蟹谱》云:“蟹,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容,则曰无肠。”人们将蟹的这些独特的形象特征巧妙地融入民间谜语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海蟹谜语。舟山民间流传的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海蟹谜语”俯拾皆是。

“八只脚骨抬面鼓,两把鼓槌鼓前舞,走路横横吹白泡,脱件盔甲大一岁”谜底:“海蟹”。谜语首句“八只脚骨”喻指的是“海蟹”的四对步足。再运用状物成谜手法,将呈青灰或青红色略呈菱形的蟹盖,形象成一“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舟山锣鼓》的“鼓”。气势磅礡、恢宏大气的舟山锣鼓,形象地展示了舟山渔民豪爽粗犷的性格和战风搏浪的壮阔、雄伟、惊险的场面以及开船、拢洋、谢洋大典等节日欢腾热烈的气氛。唐代皮日休写有“绀甘青筐染苔衣,乌夷初寄北人时。离居定有石帆觉,失伴唯应海月知。”的《咏蟹》诗。诗中“绀甘青筐”喻指的是“海蟹”青红色的蟹盖,即谜中的“鼓”。“筐”与“鼓”,各显其妙,相映成趣。“海蟹”如《本草纲目》所描述“其扁而最大后足阔者”善游泳。常群栖浅海海底,用三对指尖尖尖的步足在海底缓慢地爬行,游动时,蟹身倾斜倒垂于水中,由第四对指节扁平宽薄如桨的步足频频摆动,作横向或不定向的水平游动,此举在谜中,被巧妙诙谐地隐喻幻化成“八只脚骨抬面鼓”的音乐大师。两只大螫则被形象地比喻成了“两把”在“鼓前舞”动的“鼓槌”。“海蟹”在谜语的前两句中被描形得神,摩状生姿,颇具神形与谐趣。

“走路横横”而行的海蟹,素有“横行勇士”的雅号。唐皮日休的《咏蟹》诗这样评价它:“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海蟹离水后的“吹”吐“白”色“泡”沫,则犹似鱼儿的“相濡以沫”自我保护的一种生存本能。舟山民间戏称其为“蟹潭(舟山方言音,意即烧)茶”,童谚云:“蟹潭茶,潭拔外公外婆吃。”“海蟹”由小至大约需经过二十多次的蜕壳,谜中“脱件盔甲”句隐喻的是“蟹”的蜕壳,蟹完成每一次成长中的蜕壳,蟹就长大一些“大一岁”,海蟹的寿命一般约三年。

而“身穿铠甲青红袍,两把钢叉八把剑,位居龙宫大将军,龙王面前敢横行。”的海蟹谜语,则用浪漫的情怀,夸张的谜法,将“海蟹”比喻刻画成了谜中的“龙宫大将军”,即古代神怪小说里描述的“虾兵蟹将”中的“蟹将”。“蟹将”称号源于民间传说:铜身铁骨的“海蟹”,奉东海龙王之命,用那对坚硬的大螯,战胜了北海龙王派来索讨宝石,带有毒刺的花鱼(学名魟鱼,舟山俗话云:“花鱼尾巴一枚针”)将军立下大功,被东海龙王封为“铁甲将军”。成了一位“身穿铠甲青红袍”(蟹壳),手举“钢叉”(大鳌)利“剑”(蟹脚),盛气凌人,在海“龙王面前”也“敢横行”的桀骜不驯的“横行将军”。谜的末两句,巧妙地将“海蟹”之威武形态勾勒得形神灵动,维妙维肖。

“海蟹”也被谜语中描述戏称为“骨头骨脑骨眼睛,骨手骨脚骨背心。”海洋生物中,“海蟹”坚甲利足,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诗所云:“铁甲长戈死未忘”,形状面目凶横,威武狰狞。凡怒骂民贼贪官、强盗恶霸等,常借用于它。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在民间谜语中,采用“拟人状物”和“指事会意”的成谜法门,将“海蟹”拟人化作一个横行不法的反面角色,来隐寓人间贪官污吏以及坏人的种种丑恶形象和所作的坏事。如“身穿铁袍铠甲,挥动两把大刀,亮出八把尖刀,一生横行霸道。”和“身披盔甲,目中无人,手举钢刀,一向横行”、“从头到脚硬盔甲,走起路来横横行,张牙舞爪八只脚,鱼肉乡民两把剑”的“海蟹谜语”。谜中把蟹壳分别形象状物成了“铁袍铠甲”、“盔甲”、“硬盔甲”。蟹脚箝则被夸张地妙喻,成了象征奸贪官僚的权力和强盗恶霸凶器的“大刀”、“尖刀”、“钢刀”、“剑”。

北宋诗人黄庭坚《咏蟹诗》:“怒目横行与虎争,寒沙奔火祸胎成,虽为天上三辰次,未免人间五鼎烹。”《咏蟹诗》实质上是一则典型的民间咏物谜语。“海蟹谜语”与《咏蟹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涵义深刻,描述诙谐幽默,描绘生动活泼。都辛辣地讽喻鞭挞了那些“目中无人”、“张牙舞爪”、“横行”逞凶人间,“鱼肉乡民”的“两脚蟹”,“横行”到头来,正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主[xi]所说的“离凡离圣,离因离果”那样,最终落得个“未免人间五鼎烹。”的可耻下场。谜中拟人描述异彩纷呈,会意指事各具特色,寓意奥妙意境深远。

“两把剪刀八枚针,玛瑙黄金囥(藏)肚皮(猜一海洋生物)谜底:海蟹”。谜语首句描述的裁缝师傅的工具“两把剪刀”和“八枚针”,喻指的是海蟹的一对大螫和四对步足。末句中的“玛瑙黄金”,隐喻的是美味佳肴中妙不可言的蟹膏和蟹黄。明《天启舟山志?物产》称:“蟹:圆脐者牝,尖脐者牡也。经霜则有赤膏,俗呼母蟹,亦曰赤蟹;无膏曰白蟹;有子曰子蟹。” 

宋?沈辽《寄雅上人》:“一杯新酹邀谁饮,石首鱼鲜赤蟹肥。”赤蟹俗称红膏蟹。舟山民谚云:“九月团脐十月尖,秋后螃蟹顶盖肥。”金秋时节过后,正是雌蟹在体内“孕黄积膏”阶段,蟹内膏红脂黄,是最为肥美的。舟山俗谚云:“秋吃白蟹,冬吃门蟹。”以红膏蟹经浓盐水腌制成的舟山特色美食“红膏呛蟹”,以其风味独特奇绝而名扬四海,独步天下。

“海蟹谜语”用谜语独具的奇巧构思和浪漫的谜法,赞美了物美绝伦的“海蟹”的膏和黄:那红橙橙似红色“玛瑙”的蟹膏,明代有取名“玛瑙蟹”的蟹中佳肴;以及黄灿灿似“黄金”的蟹黄,宋?张末有“巨实黄金重,蟹肥白玉香”的诗句。就象墨分六色,琴具七音一样,“海蟹”也有多味:蟹肉一味,蟹膏一味,蟹黄一味,蟹子又一味。民间谜语将美食佳馔的“海蟹”描述的灵动有趣,颇具神韵;描绘得可谓淋淳尽致,十分到位,令人回味,使人愉悦。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龙虎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俏皮轻盈,读后会心,悦心。
令人忍不住去赞叹作者文字造诣之深,生活阅历之厚。
感谢赐,感谢布给读者一道丰厚的文化大餐。

文章评论共[3]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2年06月17日 下午4:37

绍庆-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012)(:012)(:012)at:2012年06月17日 下午4:44

绍庆-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012)(:012)(:012)at:2012年06月17日 下午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