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700篇》
第632篇 抹不去阴影的x+y恋事
我要讲的是x姓的师姐和y姓的师弟恋。x+y是个得不出结果的数学题,x+y恋会有结果吗?不会有,果然成了泡影。
女主人公x数十年前是书香门第人家,高祖父留下家私万惯,还有3800亩相当于200余万平米的土地,一家人过着富裕的生活,x吃喝拉撒有丫头伺候上学有“保镖”接送。
男主人公y的父亲是外省一烧饼铺店主,称不上殷实。
这里就是讲他们俩的故事。当然是从前,如果依然从前的背景就不会存在x+y恋事了。那个时代讲究门当户对。
其恋事成泡影是因为x加y是得不出结果的数学题吗?不是,是因为不门当户对吗?也不是。症结在女主人公x的脑子里,始终有一道抹不去的深痕与阴影。
他们是同窗——其实没有真正的同窗,同一高校毕业而已。师姐弟相距四届,师弟y入学时师姐x恰巧毕业,来去匆匆中连打照面的机会也没有,即便迎新送旧中邂逅也不会在意。
后来他们返校参加校庆活动时认识的。已是不惑之年,他们都是学校有影响的毕业生,只是彼此只知其名不知其人。
校庆时x与y正好主[xi]台的邻座,主持人报名单之后他们才彼此认识、一见如故、互留网址。在网聊中他们又知道了各自鳏寡,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聊”钟情。
不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网聊促使了他们相爱又拆散了他们的恋情。
一次网聊后,x忽然一阵心悸,感到冰凉、惊悸、失落,她如同梦中醒来:冤家路窄呵。
说过两人的家庭背景,那是翻天覆地风云变化前的旧事。五星红旗飘起时女主人公x家祖传的3800亩土地献给了国家,毕业后她又分配去了边远省份成了外省人。
男主人公y呢,毕业后恰恰留在当地成了上海人,后来又成为官员和巨富。x和y的家庭背景彻底翻了个个儿。
难道问题出在家庭背景变了,难道是因为贫富差距,因为彼此不门当户对,于是一聊钟情的相恋变成了泡影吗?
不是。古代讲究门第,五星红旗飘扬后讲究出身与家庭成份。改革开放渐渐模糊了人们对于门当户对,尤其淡化了人们的阶级意识,不同的阶层、年龄、文化的男女相爱成了平常事。
比如,富豪娶穷家女,高管与站台女结为连理,高官玩年轻明星,老总包养平民女子,高级知识分子和小保姆如火如荼,老女人嫁少儿郎,富婆熱恋小白脸,“老牛吃嫩草”等等,形形色色呵。
x与y同校,才相差四个年级,相恋顺理成章,男主人公y现在是富豪,女主人公x也曾经是富家女子,旧日的家境甚至远远超过男主人公y的现在。只不过她父亲把大片土地献给了国家。
那时x的年纪还小,不懂这些,只听大人们议论过,那些土地的面积相当于一个区的几乎三分之一,若一个公园按10000平米用地计算,可以建200余个公园。
她父亲很开通,觉得自己读的还是名牌大学,毕业后是留校教师,该顺应时代潮流不再吃剥削饭,做个靠工薪自食其力的人,再说不献出来行吗,会被世人诅咒的呵。
女主人公x成年后,和他父亲的想法一模一样,一脉相承的坦然,甚至觉得家里没了土地是好事,她庆幸自己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者,不必吃不劳而获的剥削饭,尤其不必背个地主资本家成份,不必当“黑狗崽子”。
做一个“可以改造好的子女”多不容易呵,得时时刻刻把改造自己挂在嘴上,处处得小心谨慎,说话要谨小慎微,还常常得写思想汇报检讨自己,说明白哪些方面经过改造有了进步。
她庆幸亏她父亲明智和当机立断,早早的就把那许多土地献给了国家,她欣赏父亲是个识时务者。
那个年代,家里有钱的人被人瞧不起,男孩被称作少爷,女孩被称为小姐,老板的儿子叫做少老板,少东家。成人也以贫穷自豪,沾沾自喜的嚷嚷:我家是穷光蛋!我是放牛娃!我家三代贫农!我父母靠捡破烂过日子!
现在的社会风气道德理念彻底变了,官员也做生意,也爱发财,也购买土地开公司,也成为财主,没谁再以贫穷自豪夸耀了,老板是尊称,小姐少爷脸上有光彩,再没有谁自吹自擂:我是放牛娃,我家三代贫农了。
相反,富人成了被羡慕尊敬的上等人,穷人则成了下等人,富人不再需要装穷,甚至互相炫富攀比谁有钱甩,谁养的二n多。
最重要的不仅百姓变了,政府、官员、政策也变了,不像从前那样憎恶富人护着穷人,像从前那样为穷人争利益,甚至还与富人互相勾结、串通一气、狼狈为奸呢。
哼哼,决不再把金钱看成是“每个毛孔都渗着劳动人民血汗”的东西了,不担心有人打土豪分田地了,不再把富有看成耻辱与可恶了,甚至是笑贫不笑娼,还帮着富人欺负穷人,还维护富人的利益,和富人穿连裆裤,一个鼻子眼出气。
女主公人x的爸爸虽然把土地交了,可还是个“可以改造的子女”,没有入团,经过兢兢业业的不断改造,彻底认识了剥削可耻。她愕然,一时间跟不上新的时代了。
她不羡慕金钱,不为从富人沦落为普通职工而觉得丢脸,不为丢失了祖产难过。
可是当她网聊中知道了男主人公y已经成为巨富,而且那巨富正是通过买她家祖传土地的开发区商城股票变成巨富的,她便忽然呆了、傻了。
那片土地当年由私产变为公产,怎么现在又由公产变成了私产。y竟然是靠那发财的,岂不也沾她家的土地了吗。她晕晕乎乎、默然无声了好一阵。
不是惦记那些土地财产,不是因为失去,而是因为脑子里抹不去的阴影。
x记起儿时,爸爸毅然签字献出土地时候,可怜的妈妈立时昏了过去。近3800亩土地呵,一部分还是她娘家陪嫁的,全都没了。
从此妈妈一病不起,没许多日子就离开了人世。自己居然与一个占有他家土地的人结成连理,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妈妈呀。
那里曾建过公园,父亲去世前领她去看了那个地方,虽然没有了坟地,他叔叔认得,公园中那茂密的小树林里就曾经是他高祖父的墓地旧址。政府要她家迁坟,奶奶怎么也不肯,说是祖上落地为安不能惊动,奶奶以死威胁政府才不得不同意采取深葬办法,但是不许留有坟地的痕迹。后来她叔叔偷偷的在那深葬处的树上刻下了记号。
参加校庆活动时,x去寻了那公园,寻他叔叔刻下记号的那些树,寻她高祖父的葬地。
公园没了,小树林也没有了,连影子也寻不着了,现在是一片高楼大厦。她判断不出高祖父的尸骨究竟在哪个方位,一定是在巍巍然的楼群底,已经沉入了无底深渊。
她舍不得离开y,尽力为他开脱,他并没有占了自己家的土地,不算鸠占鹊巢呀。是买了公开发行的股票而已。
当时是充公,归国家和人民所有,消灭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剥削是顺天应人,是为祖国繁荣与国家昌盛,现在变成私产也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呀。
可是无论她怎么自圆其说,始终还是抹不去自己心头的阴影。她不留恋儿时,也不羡慕人家的现在,她已经习惯成为一个靠劳动的自食其力者,不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可是私产献给了国家又成另一些人的私产,她接受不了。
x有种莫名其妙的情结不能抹去,他不能忘记妈妈,不能忘记奶奶,奶奶是多么善良勤快的人,身体好时还接冥品金锭银锭糊制。文革中骨灰还被红卫兵翻查,他们自己不敢就要她捞出来一一检查,看看里面有没有藏金银财宝。这些事与y没有关系,可她脑子里一团乱麻,就是扯不开。
x于是决心与y分别。她没有告诉这些事,自己悄悄的下决心,不声不响的把qq帐号删去,让泪水在自己心间默默流淌。
x+y的师姐弟恋的故事就这样结束,如同那解不了的题目一样得不出结果。
历史惹来的是非,一段离散胭脂泪;
x家祖辈的土地,y 家居然有所得。
师姐师弟真情爱,只因师弟发了财;
黄昏尽头深深处,毅然告别独悲哀。
夕阳昏昏念母亲,浑浑噩噩日升沉;
今日今夕是何年,缘来缘去生悲情。
女儿时时念母亲,耿耿于怀慰飘魂;
不忘十月怀胎苦,泪水滴滴念母心。
回忆旧事潸然泪,父母远去魂飘飞;
难忘龙钟老奶奶,母亲生养苦与累。
任它红尘泪纠结,情殇滴尽伤心泪;
师姐弟恋难结果,不想道别也要别。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700篇》
http://blog.sina.com.cn/dydyabc
-全文完-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