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带雨的云

发表于-2012年07月13日 中午1:46评论-2条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700篇》

第114篇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同游濠梁之上,庄子看鱼儿游来游去便感叹说:“那些鱼儿多快活呀!”惠子说:“你不是鱼,哪知道鱼快活呢!”庄子又说:“你不是我,哪能知道我不知鱼儿快活呢?”

一个平常故事,一问一答,提供给后人了二千年前的重要信息:思想宽松活跃,而且能彼此兼容,准许思维个体化,允许不同意识形态的“和平共处”,不挑剔,不要求所有的人一唱一和、一以贯之,更不强行一心一德、一呼百诺、一个思想。

专制爷最主张的就是一人开口、万人应诺,人人都顺着主子的竿儿爬,用孩子的说法叫做“当跟屁虫”;不分是非黑白,主子说白就跟着说白,主子说黑就跟着说黑,只需要顺着主子的竿儿爬,不用动脑筋就能得到主子的好感、重用、提拔。

“谔谔”者爱动脑子、说真话,偏不顺着竿儿爬,不当驯服工具、不做“跟屁虫”,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爱按自己的思路思考,喜欢说自己的的看法和想法,不跟在别人的屁股背后说假话,人家说东不一定跟着说东,人家说黑也许偏偏说白。

“跟屁虫”好当呵,可毫无用场。然而皇帝爷鬼迷心窍,偏喜欢“跟屁虫”不喜欢“谔谔”者。

“谔谔”者人格高尚,爱动脑筋又勤快,不在乎个人得失,恰恰就是“谔谔”者对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有好处啊。“跟屁虫”是懒蛋,糊涂皇帝爷是笨蛋,笨蛋特喜欢懒蛋,特喜欢“跟屁虫”。“谔谔”者不“紧跟”,皇帝爷便气恼,叫“谔谔”者坐冷板凳。

聪明人主张“喜为异说而不让才是真本事,敢作高论而不顾才是真本领”。诺诺者除了心地不正,多是因为没有真本事没有真本领,就只能如同南郭先生,混在里面“滥竽充数”。

“喏喏”者有什么用哟,万岁爷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如同鹦鹉学舌,好比皇帝爷花重金养了一只学舌鹦鹉,又好似一只喇叭筒,只能把声音放大,多了个发声的地方,有他没他一个样。一万个“喏喏”者的主意其实就是万岁爷的一个主意,就如同万岁爷的一万只喇叭筒而已,一个声、一个调、一股气、一道风、一个屁罢了。

一个“谔谔”者能出一个主意,一万个“谔谔”者便有了一万个主意,便能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便能“三个臭皮匠,凑成了一个诸葛亮”,便能“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万个“谔谔”加起来是多少诸葛亮,是多少“众人拾柴火焰高”啊。

庄子很有个性,坚决不当“诺诺”者。他幸运,没有阴错阳差的生在秦汉,因此受到尊重,没有人视他为叛逆,对他瞪眼睛、揪辫子、打棍子。庄子算是遇上了“肚里能撑船”的“主”了。

“海不捐细流故能成其深”“山不弃微土遂成为其高”,容忍“细流、”礼让“微土”,不唯我为是、唯我为大,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蓬勃兴旺和诸子一百零六家呵。孔、墨、孟、老、庄、荀、韩……你说你的,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于是有了许多“我”的自由发挥,许多“我”的百花竞放,有了许多“我”的百家争鸣,有了“三个臭皮匠,凑成了一个诸葛亮”与“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没有宽松,哪来那好局面,哪能留下那光辉灿烂的历史。不许发言、不准探讨,因这诗词文章那议论意见被抓去牢里“放”、监狱里“鸣”、荒漠处“写”、山洼处“说”,哪会有当年繁荣昌盛吗。

容许不同的表述,准许“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不统一在一种理论、理念、思想、观念、主意,谋划,才有了百花的缤纷灿烂。

秦始皇“焚书坑儒”,完蛋了!汉武帝“罢黜百家”,更完蛋了。蓬勃灿烂被一棍子打死,独尊儒家,进而独尊万岁爷一家,独尊一张一言九鼎的嘴巴。一张嘴顶一万张嘴,一句话顶一万句话,好不威风凛凛,然而繁荣局面被压垮了,没了。

秦始皇年代谁还敢多嘴多舌,谁还敢出主意提意见,谁敢提醒和指出缺点和错误。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神州三千年沉淀在封建专制的领地,这才有了仁人志士门的“一声炮响”。

当年的始皇帝不晓得有个大洋彼岸,要不然便更要“捆绑”在一起,把五洲四海全包揽成在他的大一统里,成为他的一家的天下、一人的天下,一张嘴的天下,清一色的封建三千年哦。

谚语云,观音菩萨坐轿子——要有人抬。是的是的,君王爱听齐声诺诺是因为有人爱齐声诺诺,爱维护齐声诺诺,这才有了“一个政府、一个党、一个主义”的当年“青天白日”下的独夫民贼呵。

有个电视剧让人深思:一洋孩子要在漂亮的墙上“涂鸦”,华人保姆不许,洋主人生气了,气华人保姆抑制了他孩子的创造性。

如果让这华人保姆主政,岂不要扼杀许多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用新术语说,就是要挫伤多少人的主体意识,贻害无穷呵。

记得我儿时就从来不敢在墙上乱涂鸦,过去年代的“老祖母”们岂肯让孩子“涂鸦”。其实老祖母们儿时也同样喜欢“涂鸦”,她们的老祖母不许,于是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后自己当了老祖母便也不许儿孙“涂鸦”,不许“乱说乱动”了。

不奇怪,凡被别人管时都希望自由,喜欢发展个性,不愿意被遏制,不愿意唯唯诺诺当应声虫。所以他们极力宣传民主,抨击皇帝,举拳头呼口号争取,然而一旦得到了自由,就不肯给别人自由了,和他们所反对的皇帝爷一模一样,也要别人唯唯诺诺,也要遏制别人,也不许他们自由思想和行动。

道理非常辩证,争自由是反对别人的压迫,一脉相承,压迫别人的人也是在争自由,争压迫别人的自由,叫做:“今日朱门者,曾恨朱门深”。 

鲁迅说得是形象化:“被虐待的儿媳做了婆婆仍然虐待儿媳。厌恶学生的官吏,每是先前痛骂官吏的学生。现在压迫子女的,有时也就是从前的家庭革命者”。啊,活灵活现的写照。

从“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想到了许多:人人应当独立思考,还应当允许别人独立思考。只有能各想各的,各说各的,思想和学术才能繁荣,才能做到“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一位“教导”者告诉过我一条“潜规则”:“不要事事都知道,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不要知道。能看的看,不能看的不要看。需要听的听,不需要听的不要听。应当记得的记得,不应当记得的不要记得。不让你忘记的千万不要记记,要你忘记的就坚决彻底的忘记。”生动之极。

这位就是从前“被虐待的儿媳”,他曾经非常愤慨那“潜规则”,后来荣升了“婆婆”,于是不仅不再反对,而且十分推崇“潜规则”了。

他没有告诉哪些属于该知道的,哪些又属于不该知道的,哪些属于该记得的,哪些又属于该忘记的。然而我对这教导却是刻骨铭心,不是刻骨铭心的实行而是刻骨铭心的厌恶。我猜想,他所说不该知道的一定就是他那些见不得人的丑事。“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值得深思呵。

要不然干脆信佛,有一句佛的偈语很好:“放下我痴我见,随顺佛陀教诲”。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700篇》

http://blog.sina.com.cn/dydyabc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曲径幽通点评: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水太清了则里面一条鱼都看不到,一个过于精明的人做事必容不得别人有一丝错误。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圣人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们尊崇一生一世。

文章评论共[2]个
曲径幽通-评论

拜读美文!在这炎热的夏日给朋友送去一丝凉风,祝朋友开心快乐!(:012)(:012)at:2012年07月13日 下午5:07

文清-评论

夜静了,来看望朋友,好梦!at:2012年07月13日 晚上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