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记书法家丁学义老师郭军平

发表于-2012年07月13日 晚上8:14评论-2条

娴静时常常想起丁学义老师,倘若不为他写一点文字,心里实在有点过不去,其实这倒不是我欠他的什么情分,而是觉得在自己的生活里遇到了这样的一个性情中人,还是不多的。

我们认识的时间不长,起缘是妻让女儿到那里学书法,回来后妻说丁老师不收学徒,只是因为几个朋友的反复请求,才让他们的子孙跟着他临帖。谁知渐渐地丁老师的名声也竟然由此鹊闻,凡是想让孩子学书法的人们就总是想到了丁老师。妻说丁老师不轻易收学徒,要收,还要看这个孩子的资质。第一次去妻好说歹说总要让丁老师先让孩子试临一下,也因为这个原因,孩子于是就格外认真,临的帖还不错,这让丁老师就纳下了这个门徒。

因了这个原因,这倒让我对丁老师产生了兴趣,我决定有空去拜访一下丁老师。终于有一天,我有了空闲,于是替妻去老师家送孩子学书法。孩子带路,不长时间就到了一独院,高墙厚门的,因了是城市区域,独院都不深,进门就见得客厅,旁边是厨房。丁老师在二楼,孩子在前面走,上楼,我也跟着上楼。进的里室,孩子喊了一声:“丁老师好。”丁老师正给一个学徒指点,抬起头,看我们父女俩到了,给我微微点了头,说道:“来了。”我答:“哦。”丁老师就安排女儿到指定地方临帖,女儿也很乖,老老实实拿了一张帖,坐到老师对面临帖。

我这时恰好没事,就仔细看了看老师的书房。老师的书房也真是特别,一张长长的书案从南到北放在屋子中央,书案上是铺着一层临帖的垫子,毛毡一样的,摸上去绵绵的,几个孩子坐在一边,手握豪管,屏息凝神细细临摹,女儿也不例外。几筒插满了各种样式的羊毫和狼毫显示了主人是一个专业的书法家。屋子里飘散着时淡时浓的墨香味。我放眼望去,只见西边墙上挂着镜框,镜框里是丁学义老师的简介,也有他和蔼的照片,从简介里得知,丁老师是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获得过大奖。镜框旁边挂着两副对联,一副上联“处世无奇但率真“,下联”传家有道至忠厚。”中间是抄录的苏轼的《新城道中》的诗句:“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丁老师的性情和追求。

趁着空闲,我和丁老师就聊了起来。丁老师其实到没有什么架子,说话和蔼,谈笑风生,有一种仙逸之气,加之身着一身清素之装,更加显得人有一种飘逸之气。我想这也许是丁老师长期练习书法所致,真应了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读书写字对人的濡染熏陶作用。

丁老师的书架上摆放了几本书,有一本是《古文观止》,有一本是《唐诗宋词选》,还有几本看不清,我走到书架跟前,翻起了一本,一看书名是《甘谷儿女在新疆》,我打开翻阅了一下,一看都是写部队上的事情,我就觉得奇怪,心里想:“丁老师该不是年轻时在部队呆过。”于是,我就说起了自己的疑惑,丁老师果然说自己在新疆呆过,书是战友送的。我因为没事,就随便翻阅了一下,感觉到书的文笔挺优美的,而且那些部队上的生活也写得相当真实,对于远离战争和边关的我来说,真是打开了另一个暂新的世界,一个新奇的世界。我就抑制不住称赞说:“这本书写的真好,很真实,文笔也优美。”见我称赞,丁老师也兴奋的谈起了自己在新疆的事情,并且给我讲了他在编写自己部队的回忆录,书稿已经写成,因为知道我在高中教书,丁老师就很郑重的把他的初稿拿来,让我看看,提提文字上的问题。想不到丁老师这样信任我,看重我,我拿起书稿,细细读了第一篇序言,感觉文笔特好,就连连称赞,说文字上谨严,文采斐然。我就说:“想不到丁老师书法写的这样好,而且文笔也这样好。”丁老师也并没有特别在意我的赞扬,只是让我再看看其他篇章,希望我或者我的同仁给他审定审定文字上的事宜。我因为带毕业班,没有时间,于是答应给他联系联系。走时,我要求借阅《甘谷儿女在新疆》一书,丁老师也爽快地答应了。

初次相见,我们之间交谈就很投缘,再到后来,就慢慢地很熟悉了,每每谈起书法,丁老师总是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学问渊博。对于丁老师在艺术上的刻苦追求和钻研精神我也慢慢的了解了许多,老师常常在交谈时就会给我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书法典籍和名家书画,让我赏目。看到老师为了书法艺术不惜破费钱财的那一股犟劲,我从心底真正被打动了,这是一个真正热爱艺术的性情中人,“金钱如粪土,艺术值千金。”应该是对他的逼真写照。

对于与他同时齐名的一些书法家,也曾经邀请他到外地卖字,他以身体有病婉言谢绝,在同行们个个赚足了口袋,而且在省城买下楼房的情况下,他却一点也不嫉妒。他给我说:“他确实有病,冠心病缠绕多年,可是,这么多年来,与他同时患此类病的一个个现在都到那边去了,而他,却因为常习书法,这么多年来竟然无恙。”是不是书法给予了生命的健康,使得他的生命竟然这样充满了春意。他说他每天都在写字,闲时锻炼一下,就是走走,然后就又回到书房写字,他有一个想法:准备写一部《六体毛泽东诗词》赠送毛泽东纪念堂。六体书法,这的确不容易,看来需要耗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而且这是不讲任何报酬的。

离开丁老师时,我想起了庄子的一句名言:“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这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恰当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郭军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曲径幽通点评:

读作者的文章让我们了解到一代书法家的高风亮节及远大抱负。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这是一种常人无法企及的境界。欣赏!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曲径幽通-评论

欣赏朋友美文,祝幸福快乐!(:012)(:012)at:2012年07月13日 晚上9:58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2年07月13日 晚上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