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给你讲地理。
地理是什么样的一种学问?一般来说,大家都把它列入自然科学。这当然是对的。不过在我心中,它更是一门人文类的学问。为什么,因为它实在是蕴含了大量的人文信息,而且对人类文明曾经起到过推进作用。
当然,对你来说,重要的是,要有趣。而一旦学进去了,你会发现,地理不仅非常有趣,而且让你眼界大开。
地理其实就是介绍我们生活的环境。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认识地图。八十年代有一首歌曲唱道:“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你一旦认识了地图,河山就像是一幅生动的图画,刻在心里,难以忘怀。
那么,认识地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地图的用途非常广泛。比如说,你初到某地,人生地不熟,迷路了怎么办?如果你懂得看地图,这就不成问题。自然,有人会说,可以找人问路啊,可以看看天上的星星啊,看看太阳和月亮啊。对,这些都是办法。不过,如果那个地方找不到人怎么办?找到了人语言不通怎么办?假如天气不好,漆黑一片怎么办?这个时候,有识图能力就相当有用了。
一卷地图在手,就可以掌握丰富的信息。在战争年代,军事指挥员不懂得使用地图是不可想象的(有一位苏联元帅就不知道使用地图,但他是只知道挥舞着马刀杀敌的战争英雄,本来就不是真正的军事家)。而今天,地图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通过它不仅能够解决很多问题,还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
此外,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一件事不能不提,就是哥伦布、麦哲伦们的地理大发现。由于哥伦布向西部航行到美洲大陆,证实了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这对人们认识我们居住的星球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这也是西方文明在近代之所以领先于其他文明的关键所在。试想,如果不是他们熟识地图,这件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大事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现在翻开地图。这是一本中国地图。然而我们也要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图。好在底下有一个地球,我们可以先从这里谈起来。
看图有一句话,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样就可以确定方向。(外甥女小薇薇插嘴,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太白痴了)。
好,你知道了最好。现在我们来看地球。
中间有一道线,那叫做“赤道”,从赤道,向南方,一直到南回归线;从赤道,到北方,一直到北回归线,这个地带叫做“热带”,是最热的地方。你小舅舅生活的城市广州市就位于北回归线上。再从北回归线一路往北,直到北极圈;再从南回归线一路往南,直到南极圈,这个地带叫做“温带”。这些地方,四季分明,不象热带和寒带,只有两个季节,顶多是三个季节。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我们中国大部分地区就位于温带,因为中国所在的温带位于地球北方,所以叫“北温带”。在地球南方的自然就是“南温带”了。最后,从北极圈向北,到达北极点;从南极圈向南,到达南极点,就是“寒带”。在北极点上,不论向哪个方向,都是南方;在南极点上,不论向哪个方向,都是北方。这也算是一大奇事。而且在北极南极,奇事还不止这些。这里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半年看得到太阳,叫做“极昼”,有半年是夜晚,叫做“极夜”。尽管如此,在寒冷的北极南极,依然生活着大量的动植物,显示出生命的顽强。还有一点,在北极和南极,看得到北极光和南极光,那是很美丽的一种自然奇观,很值得一看。北极光在我们中国北纬52度到北纬53度的黑龙江省漠河县也看得到。
刚才提到经纬线,也讲讲。
不论是在地球仪上,还是在地图上,我们都看得到那些笔直的线条,横的叫做“纬线”,竖的叫做“经线”,合起来叫做“经纬线”。经纬线有什么用处?它把时间和空间错开,让人们充分感到时空的奇妙。比如说,纬度越高,越冷,纬度越低,越热;经度越西,时间越晚,经度越东,时间越早。所以,国际标准时间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号称是时间的起点。而在东半球,还有一个时间日期变更线。这真是非常奇妙。
如果看彩图,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颜色丰富。特别是地形图更是如此。那么可以从中看到什么信息呢?
拿中国地图来说,在陆地上,东方是一大片绿色的,但是越往西,颜色就越深。在海上,颜色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简直就是白色,有的地方却是蓝色的。其实,这里面暗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在陆地上,绿色的是平原,说明了地势低平。往西到了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就出现了浅黄色的丘陵地区了。这里的地势就高多了。再往西就出现了颜色变深的黄色地区了,这些地区包括了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新疆地区。这里的地势比起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又高得多了。再到了西南部,颜色甚至变青了,这不奇怪,因为这里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再去看海洋。那些颜色浅的,白色的海洋,是比较浅的海洋,而颜色越蓝,海水越深。到了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因为那里是最深的海沟,所以是最蓝了。
发现了吗,中国的地形是越往西,地势越高,越往东,地势越低。
地理上有趣的事还有不少,下一次再说。
-全文完-
▷ 进入袁真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