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触摸中国的现实关怀(诗评)百穿杨

发表于-2012年07月15日 中午2:46评论-38条

一片麦叶的《农民工九日》读后

一片麦叶的《农民工九日》是我接触“烟雨”以来较为出色的具有强烈现实意义色彩的诗歌之一。说它出色,是因为他厚重凝神的生活底色,不加修饰地质朴的炽热情感,触痛人生深处的现实关怀。作为农民工的作者一片麦叶,身处这样一群人、这样一种人生之中:他们是农民,对土地有着无比的热爱和眷恋,他们同样对生活充满渴望,在城市现实的奋斗、挣扎和无奈压力之下,其内心形成的反差、矛盾和追求,同中国数以亿万计的农名工对城市建设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一样巨大深刻,积淀深厚,影响深远,难以磨灭。作为他们之一的一片麦叶即是歌唱者,也是参与者,作品就在这样一种背负现实使命的汗水蒸腾中自然挥发出来,并触摸到当今中国的现实之痛!

《农民工九日》是个日记体组诗,一共九首之巨,记录着当代农民工们典型而不平凡的日日夜夜和所思所想。然而就这样一组不同凡响的作品,点击量才仅有2600次,令人惊诧于读者对这一优秀题材作品的忽视!

【与你与我】:

“哦,还会再有吗

一颗荠芽菜一片羊齿草,

轻轻展开的好时光-------

“我们知道庄稼是如何的生长

有关麦子量词形容词的由来

春风又吹房梁

你驼背的妈妈

我苍老的父亲

以及怀中怒放(留守)的花朵

给予了我们温暖的力量”

这既是这首诗歌的开篇,也是组诗的开篇,一开场便把我们吸引到依依不舍又转而充满志向的深重情感之中。曾经的熟悉故乡生活即将告别,是无奈也是责任,为了驼背的妈妈、苍老的父亲,以及怀中怒放(留守)的花朵,这是他们向美好生活进发的动力和号角。背景的的铺垫和交代情浓感人,不落熟套,更有壮怀激烈的梦想。

“三千里行囊

你我一句话也不说就来到人河边

看着河水慢悠悠的流淌,流淌,流淌

看着那么的远来的倒影在水里沉默

河水面向我们

收走我们弱小的汗水

我们的青春

收走我们口袋里的种子”

对他们而言,城市如河水一般,拥挤、漫长、陌生,全部收去了他们曾经引以自豪属于农民的所有生活和时光,描绘的真实确切,极富现实感。

“我们朝夕的窗子都是开着的

并且面朝故土

…… ……

“夜里学着写字

试着从中获得快乐

诸多不好的水墨

一行比一行成熟

一行比一行深寂

一行比一行血腥

现实的诗歌已不再和谐阳光”

如果说,这是描绘有志向的年轻农民工写诗歌的状态,不如说写他们对城市的融入与接近是带有恐惧、担忧甚至付出代价的刻骨铭记,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不公和压力,有心灵的交错痛感。尽管最后一句有些消沉,但我们已无法要求他更积极、更高尚了,只有真实已经足够!因为真实,已经使这首诗歌成为全诗最有分量的作品,现实,深省,痛彻全社会的神经。中国农民工在经济转型时期为城市所付出的不仅仅是体力和尊严,更多的是对土地、对亲情的渴望。他们很长时间甚至将更久远的背井离乡,去完成一生不仅仅属于个人的梦想。象【我们多么渴望看见麦镰】所描绘的那样:

“我们妄想穿越南风

取下院墙上锈蚀的金属

砍断村头拜金的马蹄风

重温鸡叫蛙鸣的朝夕

但我们依然渴望握起温暖的麦镰

甩手

返回清贫”

深入到城市中的他们,依然有着强烈的乡土回归情结,诗歌择取了最典型的形象语言,把情感寄托于麦镰之上,甚至“妄想”逃避现实,宁可返回清贫也要归乡的强烈情感。用“甩手”来表达焦躁和冲动的内心矛盾,形象而贴切,表达十分直接。而【梦中有一把麦镰轻轻割着我的窗子】虽然延续了这样一种矛盾情感,却多了一份难得的洒脱:

“我们关紧了房门抱着酒坛起舞唱歌

我们谈今不论古

我们酩酊大醉

我们不知冷暖

我们相拥入夜

我们的梦中隐隐约约有

一把麦镰

轻轻割着我们

未关的窗子”

无法逃避现实,就接受现实。他们选择了坚忍,学会了把这份心思交给同乡伙伴彼此,交给了大碗酒肉,交给了起舞唱歌,这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最温情、最廉价的交流方式,把对乡土乡情的至爱倾诉留在梦中,而梦却是一把麦镰“轻轻割着我们未关的窗子”。我相信,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以代替这样的诗句,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和情感追述!这把麦镰也割痛了读者的心。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他们最容易勾起思乡之情的动人时刻。然而,作者却绕开了这一极易落入熟套的思乡主题,大胆而深入的把笔端探入令人难以想象的对他们而言极其特殊的节日——五一劳动节。表达了对个人乃至一个特殊群体的精神关怀和现实追问。这不仅仅需要对诗歌艺术的把握,还需要有智慧、深刻的思考,留给这个为之奋斗、为之付出的城市和人们。请看【五一】:

“三千公里从长城赶往三亚

又五千公里转往雪山

我不再迈出房门半步

源于我第一步就踏痛津门

第二步又踩累了江南

祖国的大好河山早已居住在我胸中”

这就是他们的五一节,在辗转中依旧劳累的节日。用“踏痛”、“踩累”这样通俗的字眼,表现了他们的节日之痛、节日之累,简洁而凝神。

“霓虹灯下马兰花开的清清白白

不知娱乐不识休闲

丧失了自然美学

五一也是和他们无关的五一

水白白的流

花白白的开放

任他们踮起二十八层楼的脚手架张望

也不见围墙里半点黄山”

长期的奔波劳碌,不仅使得本来就精神贫瘠的他们不知娱乐不识休闲,甚至丧失了自然美学。在获得物质财富的同时,他们也失去了享受和美感,也就彻底丧失了文化精神,成为一个不知疲倦的赚钱机器。五一也是和他们无关的五一!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痛苦呼喊。水,不是为他们流的,花,不是为他们开放的,任何美丽风景都与他们无关!即使站在那么高的脚手架上,也看不到围墙里半点风光。作者再一次触摸到中国底层现实之痛——农民工劳动者竟然无法享受劳动节!尽管他们是这些愈来愈发达的城市的建设者,甚至为国家的强大和繁荣贡献了自身。然而,繁荣的背后有他们多少辛酸的泪水和血汗,但他们无权享受繁荣,他们却毫无抱怨,却有着农民特有的简单和淳朴,既是对生活的回应,也是对自身的安慰:

“导游小姐站在青草坡 打着自由的小旗高喊

五一长假了,都过来玩哦

他们说

我还有亲人,我还要生活”

结尾尽管简单直白,却写出了多少内心无奈和现实之殇!而【海水没顶】和【问】,却是现实之痛的深刻追问:

“今天的猫狗很乖

鸡儿不觅食

进出的眼睛闪着泪光”

标题本身就带有灾难性暗示:远在故乡的年轻妻子意外逝去,这给抛妻弃子赴外打工的农民工带来怎样的心理打击。母亲扔下仅仅三个月大的婴孩,打工的父亲甚至还没有见过孩子,这可能是孩子出生后第一次相见,那将是怎样的悲恸场面?作者用猫、狗、鸡作为典型刻画,形神兼备、极其生动再现了那场悲哀。继而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呼喊,这呼喊不仅仅是对现实悲剧的同情,更是对农民工命运的悲号和长叹:

“甲板上的阳光啊

你回答我

海水是什么!”

作者这种直接的表达结构式在其作品并不常见,他长于用细腻典型的刻画生动体现场面感,进而用形象语言加深诗意的开拓。可见,作者的谋篇诗法并非是单一的,它能够从不同的诉诸主题选择不同的发挥样式进行不同的直接表达,手法是丰富的,成熟的。另一首【问】同样采取了这种直接的表达结构式,以便于情感的有力抒发:

“十根脚趾张开亲吻过的土地

是甜的吗

亲人

你如何告诉我,此时

你脚背上踩着另一只脚的天空

是什么色彩”

这样酣畅淋漓的直抒胸臆,有点类似海子的风格,没有确切清晰的实际指向,只是压抑的思想和情感的自然喷发,来自乡土固有的本质情感,与现实巨大落差的反观觉醒,造就了其思想的光芒和情感的巨大冲突。作者已不满足于形象场面的执意刻画,而是运用富有哲理的深切目光打量自身与现实的深刻矛盾,尽管这种内心发掘还没有得出准确的结论,但至少在情感的意义上说,他们的意识已经觉醒,精神层面也并不孤单,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在这个时代,他们尽管无奈,然而也因此更加宝贵,城市需要他们,国家需要他们,亲人更需要他们。他们是历史的缔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家庭唯一的生活希望!

不得不提的是全篇结尾之作【多么美好的一天】,唯一带有清新活泼和满足意味的作品,也充满希望,对全诗起到了价值定位的关键作用:

“下楼

去食堂吃一碗一级厨师烧的稀饭

再陪衢州人民喝一杯乌江水

早七点的太阳又明又亮

车间机器轰鸣

扳手叮叮当当闪着金光

呀,乖乖

多么美好的一天!”

诗歌从技术本身而言并无多少亮点,延续了他擅长的形象刻画,但是结尾一句十分精彩,语言的使用极致到家,把农民工生活的希望和美好一览无遗的表现出来。

感人的诗歌留给人的记忆是深远的。极少看过如此集中而丰富地有关农民工的诗歌:有生活,有希望,有苦闷,有思念,也有痛苦。从生活的点滴细节,到生命价值的苦苦追索,直至灵魂的自我救赎,全面立体的为我们解开并提出了当代农民工的现实之痛和生命追问,这正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生存命题。《农民工九日》无论是从主题选择,还是情感抒发,抑或诗歌技术的应用,都较为成熟,最可贵的是对主题的开掘能力和把握能力,以及情感的驾驭,都显示出生活的深厚凝结和悉心提炼,如若跳开农民那种局限、拘谨的思维,构思再开阔深邃一些,其诗歌的能量将远不是现在的水平所能够担当的。

此为读后感更为贴切些,为方便区别发表,大胆署名“评论”,因并非专业水准,所表现不尽人意之处,还望作者、读者批评指正。

原作发表链接:http://yanyu.love/article/1000914.html

2012年7月14日深夜 于营口鲅鱼圈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百穿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殊异精华:殊异
文章评论共[38]个
殊异-评论

麦叶的诗很能触动人,我也很喜欢他的诗作。赏学,问好两位。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3:07

福洋-回复对诗歌的评论发在诗歌对烟雨对读者都有益无害,编辑写的那些骂人的诗歌却无意人出来指着。 at:2012年07月15日 晚上11:19

福洋-回复我是因为穿杨审核我的那篇思知道他的名字的,过程很不愉快,现在版主上都还有我要求删除那篇的留言,就事论事,但我还是欣赏他的才气,个人素质以及对人对事严格负责的态度,人的心态要好,做人心态很重要!祝,愉快! at:2012年07月15日 晚上11:32

福洋-回复这件事。我觉得殊异做的很好,这篇文章并不是做为诗歌发上来的,她也并没有做为诗歌一样下评语,之所以发表出来,是因为这是对诗歌的评论,发到其他版本做什么,这是一篇有关诗歌理解与评论的论文,编辑读者都值得一看有必要学习,之所以精华,是因为理解透彻写的透彻伦理精华所以精华。 at:2012年07月15日 晚上11:47

福洋-回复我是跟金子川的帖子,他删除了他自己的帖子,所以请编辑把我的这个帖子删除吧 at:2012年07月16日 凌晨0:56

福洋-回复我是跟金子川的帖子,他删除了他自己骂人的帖子删除了,所以请编辑把我的帖子也删除吧 at:2012年07月16日 凌晨1:03

拈花汉-评论

佩服穿杨 你的诗评在我眼中永远是烟雨第一 在你身上 我看到了关怀和责任 有了感动 欣赏着你的才情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3:17

慈洛-回复念花汉的这句话很令人感动,一个真正诗人的心怀。 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5:06

慈洛-回复拈花弟的这句话很令人感动,一个真正诗人的胸怀! 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5:11

福洋-回复要象昨天你文章里的那样在你文章中吹捧奉承你就开心是吗?说这样低劣的脏话是一个编辑的素质的吗? at:2012年07月15日 晚上11:22

福洋-回复我是跟的金子川的贴子,他删除了他自己的帖子,请编辑把我的这个帖子删除吧 at:2012年07月16日 上午11:34

子姗-评论

“触摸中国的现实关怀(诗评)”,穿杨的确在用热血结构诗歌的终极意象、纵向背景值得13亿中国人思考,不管身在城市或者农村,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那一条条通向天路的轨道,无一不凝聚着农民工的辛勤,他们用亲情、爱情、友情甚至生命修筑一道道铁塔,他们的要求只有生存,有多少人能了解这种简单的诉求所赋予人性的凄怆,他们永远无法站在上层的塔顶享受生活所赋予的爱与被爱。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3:42

诗仙女-评论

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诗是什么样的声音?一片麦叶是什么样的声音?作者又是什么样的声音?诗,是鼻音,很阳光的一种声音,带有,诗,的标记。他,是腹音,刚好与评论相同,带有,评论,标记并不奇怪。作者是颅音,与演戏之类有关,明显有,剧本,标记。日记,也是颅音。各种文学都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不能乱来的。玩个游戏吧,把国产片定于,立体声,即颅音,里面的人物便每个都变成了演员,就这么奇妙。你们用环绕声来朗诵,是最佳的。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东西,你们,注意一下就可以了。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4:06

飞雨点点-评论

也许知音不须多,高山流水一曲已经告慰。(:003)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4:37

岩野-评论

贴近生活,走进现实,走进底层关怀,“触摸现实关怀”是诗歌立足的基石,是诗歌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穿杨以高度的敏锐和精辟的语言给诗歌作者提了一个醒。对我来说是上了一课。问好。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4:57

慈洛-评论

写的很透彻,能理解透彻才能写出来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5:04

慈洛-评论

欣赏,问好,祝福,(:012)(:012)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5:07

慈洛-评论

周末愉快!(:012)(:012)(:012)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5:09

荒野一夫-评论

浮躁的年代,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习惯了锦上添花,或无病[**]似的顾影自怜,而很少去反思这“锦”的内核、很少去反省这“花”的价值!抬起头来媚月,低下头来骂娘,而缺乏虔诚的良知拷问,从而缺少了对这世界构成的点滴的认真严谨,以及那一份本应具有的敬畏!即使是对我们的同类!——拜读麦叶诗和穿杨评解的一点感悟,或有不当,请谅!祝福两位朋友!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5:10

福洋-评论

欣赏你的才气,素质以及做事认真负责任的态度!祝福!at:2012年07月15日 下午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