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工作那时,总是希望做事立竿见影就好,可是到头来常常是事与愿违,失望总比希望大。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我才渐渐明白,有些事情得马上去做,有些事情得有耐心去等。谚语“挑花三月开,菊花九月开,各自等时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认真分析了性格和背景等因素之后,我彻底抛弃了飞黄腾达的梦想,只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闲暇之余辅导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学习。在辅导过程中,我发现她比我当年有思想,但是也很粗心,这很让我头疼。
比如说,有些数学题,明明她会做的,可是偏偏经常漏题。我对她说,要仔细,再仔细。她回答说,知道了。
比如说,画画。她想画什么,说画就画,而且常常是“面面俱到”,画面凌乱不堪。我告诉她,画面要有美感,就得画前要构思布局,想要突出什么就着力表现什么。她回答说,知道了。
又比如,写日记。她常常是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完了。我说,缺少描写,读者从中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那样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她回答说,知道了。
看她回答得那么认真,便以为她真的知道了,我还把这些教育她的细节写进《成长的那些琐碎事》日记当中去。我满怀希望的在等,等待着看她的变化。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在作业本和试卷上写了批语。我看了以后,大失所望。之前她所说的“知道了”,无非是应付我而已。
日记作业的批语:如果加一些描写就更精彩了!
图画本上的批语:主题不够突出!
数学测试卷上的批语:又漏题了!下次注意!
人生能有几次“下次”呢?为了让她吸取教训,我把她叫到电脑前,打开《成长的那些琐碎事》给她看,让她知道我之前的看法是正确的,这个“正确”直到现在才验证出来。
我说:“你看啊,这些问题爸爸以前都对你说过,现在证明爸爸说的是对的。爸爸之所以和你说这些,就是希望你少走弯路。我们很爱你,所以才显得婆婆妈妈。”
“铁证”面前,她无语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她的成绩虽然不是满分,但都得了“a”。我知道,她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克服了不少的毛病,那是我“以逸待劳”,耐心等待她“犯错”的结果。
我想起斯克利维斯说过的一句话:“耐心等待,风车从不跑去找风。”是的,身怀绝技是智慧,学会等待也是智慧。人生的机遇如风,有停止的时候,也有狂风大作的时候。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不如按耐住狂热的风筝,等风来时把它放飞。
-全文完-
▷ 进入藤蔓缠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