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许多写爱的文章。印象最深的还是张爱玲的那篇。讲一个年轻女子与对门青年之间朦胧的爱恋——不曾出口,不曾表白,朦朦胧胧,清清淡淡。如同江南三月河畔的晨雾;如同月夜高楼传来的婉转的笛声。惟其朦胧所以神秘;惟其清淡所以绵长。难怪那女子后来被人多次拐卖之后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得两人之间唯一的对话——“哦,你也在这里了吗。”
“于千千万万的人中,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遇到了心仪的人,需要的是机缘。
男女的相遇已属难得,若要相爱中间还隔着一步“相知”。若要相知,更是机缘。前者属于运气,后者需要时间。中国人历来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没有经历几件大大小小的事,不可能看出一个人的庐山真面目。很少有人会将自己的感情在不知道对方就里的情况下轻易付出,除非那人天生盲目、轻率。几番比照、思量之后,两人增进了了解,性情相投,是为相知。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无论男女,一旦能遇到理解自己之人,该是何等幸运!难怪张爱玲在离开胡蓝成之后一直孤身一人。胡的三心二意令人不齿,以张的才华居然对他念念不忘或许只因他真正理解张爱玲。
彼此相知必能放下自己,打开心门。真正付出,不求回报,已然达到爱的境界了。此时的爱十分纯粹——没有利益驱动,没有物质诱惑,甚至没有目的——爱本身就是目的。彼此在付出感情的同时又在品尝爱的醇美和芬芳。男人工作起来有劲头,女人容颜更加美丽。看天天蓝,看水水绿,平凡的景致如此精彩;普通的女子也成了西施。彼此牵挂,两心相知。若分离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若暂时难以聚首,则吟诵“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身处爱情之中的人,身上都有柔柔的光环笼罩的,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被爱滋润的人犹如喷洒了清新剂,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让人深受感染。
人的一生可能爱过好多人,但是真爱往往只有一次。这唯一的真爱必然是倾尽心力,抛洒柔情,也许海誓山盟,花前月下;也许不必多言,两心相知。也许这样的爱只是刹那,但刹那之间真情的付出,却绽开了耀眼的光华,直至让人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梁祝的经典、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传奇都是此类。真爱一次,其他的爱如同搀水的酒一般再也没有当初的滋味了。
真爱虽然有绚丽的花,却未必能结出甜美的果。不是身处爱河之中的人都是有“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潇洒,实在是人生社会之中除去精神还需要物质的缘故。我有一同事,被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一贫一富。嫁给穷小子肯定吃苦;嫁给富家子弟又觉得不太称心。之所以难以选择,都是物质在作怪。类似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若能为爱而放弃物质享受是勇敢者;若为物质享受而放弃爱情却是当今许多人的最终选择。
孰是孰非?不好判断。只能说,各有道理。追求爱情是精神享受可以理解,追求物质享受也不能算错。不过爱情一旦沾了金钱、权利、地位的边,一切就都变了味儿。爱情的排它,是否除了排第三者之外,还包括世俗的功利呢?有了功利色彩,就更像婚姻了。难怪有人说,爱情是圣洁的,爱情是世俗的。
几千年了,一生追求真爱的人不多见,因为要抛却金钱、权利、地位这些经济利益去追求纯粹的精神享受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有勇气的人也有,不多,出了几个都成了经典。后人大多只有羡慕,但更多的宁愿怯懦的做了物质的奴隶。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年轻时往往爱的天真却有失沉稳;中年时劳碌奔波爱的疲惫。等到老年,本可以卸下一切负担,却往往心已经冷却,再也没有了爱的激情。
所以,今生若得一真爱,无论何时,何地,尽可大胆去爱,因为——那是你的幸运。
-全文完-
▷ 进入天长地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