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2012.5.2shle摩

发表于-2012年08月10日 晚上7:41评论-0条

今天和同学讨论到“新概念作文”的问题,是由网络小说联想到的。

我对同学说起最近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可能与当下潮流有点违背——

首先,我没有采用现在大众普遍接受的第三人称,但我也没有用被称为“禁忌”的第一人称,我使用了第二人称“你”来做主语。同学听后随即说:“第二人称最难写!”我没所谓的,有些答非所问的说:“网络小说里我还没看到过用第二人称写的。”接着,那同学就说她在新概念作文里看到过。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老师给我讲过的一个市场问题。老师说,新概念作文没什么市场;我问为什么,老师说——大家都看不懂嘛!我想也是,看不懂你还看它干什么,大家现在看那些网络小说也就是为了娱乐。说到这里,我的这篇第二人称小说还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那就是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现在的小说不开门见山有几个人看得下去。我依然没所谓,因为我觉得写东西感觉很重要,我的这篇小说就是凭着感觉用了第二人称的,我不在乎别人看不看得懂。

在这里,我想到了我看新概念作文的经历:一、文字总有一种空白感,有些大师的风范,但总感觉是一种早熟的幼稚。二、文风千篇一律,难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字,看多了很无趣。三、看完后你不知道你是看懂了还是没看懂,而且没看懂没有想让人深究的感觉。特别是第三点,我挺生气的——《百年孤独》我看了三遍没看懂我还想看,可这些说是怎样的好作文却没有给我这样的吸引力。

想起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说的话:“看新概念作文觉得你的文笔不比他(她)们差多少,但你没有他(她)们会‘装’。”我笑着说:“他(她)们早熟吧。”朋友赶忙说:“是的呗,他(她)们的心理年龄超过了他(她)们本身的年龄。”我无奈极了:“所以评委们本着人类的惯性思维认为他(她)们是‘成熟’的。”朋友连连打趣道:“呵呵,你的爱同志真可怜!”

朋友嘴中的“爱同志”是爱因斯坦,她一直觉得一个文学爱好者崇拜一个物理学家很好笑,但事实就是我崇拜着爱因斯坦。尽管我一遍遍的重申我崇拜爱因斯坦是因为他提出的相对论直到100年后才被人们普遍接受,他的思想超越了一世纪——我崇拜他是因为他思想的超前。可朋友还是觉得好笑,我也没办法。

但对于由中国诺贝尔之称的新概念作文来说,虽不是说要与什么世界级名著做比较,拿出这样的成绩,也难怪市场会不买账。

先说那些大人们,怕是很少会有真心读过的;他(她)们经历过文章里那段年龄的洗礼,他(她)们是真正的经历过了,看着这些与自己记忆有些违和的文字,不是评委的他(她)们也只能会心一笑,当做回忆,觉得不懂。而对于作文书购买的主力军学生来说,他(她)们也没有那样“高深的思想”,自然是真的不懂了。

其实,不能说新概念作文中就没有了精品,但就像网络小说小白文占主流一样,现在大家都在期待一部“思想作”出现一样;新感念作文也不能太依靠这种“幼稚的成熟”来生存——有些成熟思想也不代表什么,我们需要的是值得揣摩的高深,那可以被我们普遍接受,可以超越时代,并不是超越年龄。

2012年5月2日 晚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shle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谭水寒推荐:谭水寒
☆ 编辑点评 ☆
谭水寒点评:

文无定法。好文是浑然似天成。

“新概念作文”是近些年流行的一个词。其实质意义众说纷纭。它代表了一代人对一种文法的探讨。是好是坏,时间说了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