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从韩国旅游回来,说起韩国人对日本人的愤恨,的确值得中国人学习。
很少有韩国人买日本产的汽车,以乘坐本国产的汽车为荣。探亲访友,如果发现主人使用日产的剃须刀之类的东西,客人会当面把该东西摔在地上,愤然离去乃至绝交。
近期中国人登岛保钓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国内的媒体很少(几乎没有)刊登这方面的信息,倒是香港的媒体成了报道的主力军。面对如此的沉没,我便又想起了韩国人的骨气,肃然起敬。
刻骨铭心的伤害只有一次,无所谓时间的长久。都是面对曾经一样的*淫掳掠,都是面对一样的毫无痛改前非的歹徒,我们有没有必要用经济发展去换取不可能实现的和平?据说,目前中国仍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要想让歹徒痛改前非,必须给他一点教训才好。打?我并不主张,那样一来到最后还是两败俱伤。况且现在是和平年代,和平年代得靠和平的手段。
抵制日货就是很好的办法。官方如果不方便出面,那就由民间组织出面好了。所谓的爱国,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面,而应体现在具体的行动当中。
现在每个机关单位几乎都拥有一辆日产的汽车,是我们帮助日本脱贫致富。
日本的空调在中国也有很大的市场,如果我们不购买日产的空调,我们的相关企业也许更兴旺发达。
日本的手机、洗衣机、复印机……
我们应该扶持相关企业改革创新,实施科技强国战略,这当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拿出八年抗战的底气来抵制日货,通过减少贸易额来遏制日本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打击日本右翼分子的嚣张气焰。可以想象,一个整日为一日三餐发愁的右翼分子,哪有时间上街嚷着“保钓”的口号。叫嚷也许还是有的,那就是让他们的内阁辞职。
正面“保钓”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不如来个“曲线保钓”。“保钓”从人人做起,从官员做起。
每当我想起某个地方的官员为了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居然答应为侵华日军建立纪念碑的时候;当我想起某个高官,面对日本官员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而无动于衷的时候;我想起了朋友所说的话。
在这方面,韩国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起码如果“保钓”行为发生在韩国,韩国的媒体不会一片静寂无声,聆听那伤心的落叶堆砌在殿前的台阶上。
-全文完-
▷ 进入藤蔓缠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