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筋”一词,可能属于方言,在我陕南老家农村是常闻口语,意即掣肘、阻挠、牵制、挖坑、陷害、栽赃,总之是使人的理想和意图得不到顺利实现的小人做派,上不得台面,见不得阳光,被人不齿,不足称道。
今天忽然想起“扯筋”这个词来,纯属随想所致。早七点到办公室,照例网上浏览一遍国内要闻,一方面看到钓鱼岛事态进一步扩大,国内主流媒体仍然坚持日本购岛是“闹剧”而不是“挑衅”,国家新闻发言人一如既往的坚持表态将保留对日本进一步采取措施的权利;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又开始评论国内的断桥事件、“微笑”局长、部长“空闹”不应成为“断头新闻”,大有势将国内丑闻进而推风作浪至挖根绝苗而转移国外侵略视线之势。此时,我忽然明白了日本弹丸小国为什么敢于直面挑衅泱泱中华大国的缘由,原来他们早已摸准了中国的脉搏,因为他们深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扯筋”的民族,甚至不懂内忧外患的道理,纵然侵略者骑在脖子上拉屎,而自己却顾不上打理或者还击,倒还能在自己受辱的同时不忘把同胞往绝路上推上一把。
所以,我目睹并见证了自自身所经历的这个社会,现在完全可以用见怪不怪一词进行囊括。因为我有在乡镇、教育、企业、政府、党群、纪检、宣传等多个部门工作过的经历,而且还饰演过不同角色且相当于领导职位的陪衬,享受过许多“扯筋”的“待遇”,现在通过中国的局势看来,原来是我们的国情作怪。
个体反映群体,单位代表系统,地方体现国家,表现的是各行各业、家庭个体、单位个人时刻都须具有大局观念、主人翁意识,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从社会现实来看,似乎已经找不到一点大局观念的痕迹,倒像当前中日之争的钓鱼岛,表面上风平浪静只是唾沫横飞,实则是风起云涌各自运筹盘算。至于谁是赢家,我们不是棋手也不是棋局观者,还真是不敢妄下结论。
至此,我忽然想到了自己的“传奇”。我在某处工作时期,自己的顶头上司只是戴了顶官帽子,事无巨细由我一人打理,斯时的劳累此时想来都有些后怕,没有白天黑夜,没有周末假日,没有闲暇休息,只有忙不完的会议、材料、接待、协调等日常琐事,人虽辛苦,却还充实。因为无暇顾及身边的流言蜚语、是非短长、阴险用心、抵喉暗箭,总想把信任交给领导,把期望交给组织,把未来交给行动,把良心交给公道,每当自己牵头组建一个机构交给别人经营之时,内心陡生一份成就之感,每每感到报国有门、感恩有道,舍弃了小家之念,经常十天半月见不到家人一面,最后导致非常优秀的女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己也白发丛生,进而在领导班子更替之际忽然遭遇撤职的风险。随后,单位补充了六名中层领导接替了我原来的各种业务,我也终于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还原了案牍劳形的生存状态。
按说,我得感谢组织和领导,因为组织和领导懂得一个人的承受极限,能够让我重见天日解除劳累,我必须得以加倍的工作热情进行回报。可现实令我对自己非常失望:我聊以自慰的文字功底已经苍白无力;我引以自豪的协调能力已经荡然无存;我肝胆相照的处事方式已经不合时宜;我干练执行的落实作风已经无法施展;就连我那敢于谏言的刚正豪爽都成了旁门左道,致使我不得不对自己重新审视。
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关键时期,一个钓鱼岛事件解开了我所有的心结。原来,部门的设置就是为了“扯筋”,彼此形成相互掣肘的局面,组织和领导在部门及个人互相“扯筋”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调停,最后便能生成战略意图。因为在“扯筋”大行其道的世风之下,一个人不熟谙“扯筋”的规律去斡旋世事,终究会惨烈卧倒。试想,拥有十三亿人的中华民族,还会缺乏研究“扯筋”的人才么!
说到这,不管你信不信“扯筋”能成大事,反正我是信了:只要“扯筋”,就能成事!
-全文完-
▷ 进入孙传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