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读书
假如日子可以倒流,我宁愿重新回到那些读书的美好时光。
能静静地把一本书默默地读下去,是一种幸福。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人是愈来愈没心劲,一本书摩挲来摩挲去就是读不完。年轻时的对于知识的渴求似乎是六月焦渴的禾苗,一本书能很快入进去。而如今,对于书本的体悟和年轻时竟然有着大相径庭的认识。于是,理想渐渐消磨,意志渐渐颓丧。
年轻时曾经怀抱着很多理想,拥有着宏阔的宇宙视野和冲闯的热情,故而读书很快与书相容,打成一片,崇拜所有的文字,崇敬所有有成就的人物。于是,雄心燃烧,期盼着自己的未来也能和他们一样,站在时代的浪尖,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可是,时光荏苒,经历了诸多的磨难,人生当初那些美好的愿望愈来愈遥远,而胸中的热情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于是愈来愈接受现实,理想在慢慢逝远,而眼光也越来越狭窄,视域越来越实际。
这样的跌落何尝不是人生的悲哀!对于书本的曾经炽热迷狂,对于人生的曾经高远追逐,对于未来的曾经的无限的憧憬。何尝不是像朝阳一样的美好呢?而经历的诸事,却像一条躲在暗处的蚕一样,渐渐啃噬掉了苍绿的叶片,把一切看的很清晰,很透明又能怎样?人为何要陷在现实的枯井里?抛弃人生的美好追求和快乐。
书呆子,做个书呆子又何尝不好?呆在书里不是心灵更清澈,灵魂更高远吗?我们为何要苍凉的哀叹那些默默而又无奈的著述者,那些郁郁寡欢者,那些郁郁不得志者,那些于现实人生颠沛者呢?虽然现实生活中的他们,有的并没有融入社会的主流,作为一个时代的边缘者,呼喊着,但是他们的理想何尝不在激励着无数的热爱理想,热爱自由,热爱民主,热爱科学的人们?我们不是欣喜地看到,人类行驶的列车总是在一步一步的前进,现实更一步步趋向于他们的理想。
现实虽然就是现实,永远都不可能是书本。固然现实永远都来不得半点幻想,在现实面前,所有的理想都有可能被残酷的击碎。但是书本却有一种强大的不可阻遏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伴你进入精神的天堂,而且召唤着你那劲健的想象,重新让你产生活力。面对书本,徜徉在理想里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在理想面前,现实何尝不是干瘪,枯瘦,苍白的,毫无生气的木乃伊;我们为何要让不快乐的现实斩杀充沛的理想呢?
于是,总想有着那么一个日子,打开窗户,一缕阳光温馨的透过窗棂,把那红红的笑脸印在透着文字香气的书本上。而一个人呢?就静静地沉醉在文字里,静静地呼吸着文字的芳香,像一条快乐的鱼儿一样,徜徉在文字的长河里,与时间相容,与历史相容,与美好相容。
-全文完-
▷ 进入郭军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