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 一帘幽梦
我有一帘幽梦,不知有谁能懂。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
窗外更深露重,窗内闲愁能送。多少心事寄无从,化作一帘幽梦。
——————题记
秋阴不散,留待残荷
“一叶飘落而知秋,”登高望远,满目枯黄,黄昏微雨,低徊池畔,烟柳水湄,暗香浮动。冷香一抹荡漾,销得一池残荷。池畔,残荷又开始落了,微风中伴着枯黄的碎影在空中缓缓坠落,仿若蝶翼翕动,在天地间舞蹈着生命最后的图腾。。。。。。不经意间,将这飘落的残荷诠释成了一种美丽。。。。。。在这恍惚迷离中,又有几人能把真谛看透,伴着亘古的天,生命是根华美如涛的弦,而这根弦上系着我的一帘幽梦。
志摩的梦在那一片柔波的康桥;唐婉的梦在那粉墙黛瓦的沈园;顾城的梦在他深情筑就的童话王国;而我的梦在那一池残荷中,在天地自然间,纤微渺小,但洁净恩慈,不惹尘埃。御心而为,不问红尘,这是怎样的精神境界,我达不到,梦打开一个缺口,摇曳着与斑斓绚丽,光怪陆离的红尘不相称的静远流深,广袤无垠。莲花次第开放的声音,你听,多美!雨珠叩击瓦砾的旋律,你听,多美!蜻蜓栖于荷叶的轻盈,你听,多美!
安妮宝贝曾说“一个人若太具备情感,定是会伤人且自伤的。”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更不是刻意要自绝于红尘人事纷扰,只是习惯将自己囿于一个小小的世界里,在这里,我可以恣意呼吸,纵情歌唱。在这里,可以闻见彼岸香花烂漫,我的世界遍地欢颜。在这里,唐宋明清在烽烟长河中徐徐展卷。。。。。。在这里,所有的美丽动听附丽于一帘幽长幽长的梦境,生命就此静止入定。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残荷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隐藏于有限之中,悲情寓于残荷,离愁寄于烟雨,化尽了几多悲欢离合,人世沧桑的荡气回肠。然所有的喧嚣于尘上的纷扰都归于沉寂。洗尽铅华,镂空名利,像那残荷,静观世界的一草一木,四季轮回,从荒凉落寞中走出繁华的景致来。在我的一帘幽梦里,即使枯黄衰败如残荷,也一样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这里远离无数欲望颠沛,远离尔虞我诈,波谲云诡的滚滚红尘。这里洁净恩慈,自留一片清新洁净的精神家园。
洗尽铅华,原本真香
“生活的广漠与苍凉,盛大与绮丽,它们是这样的地水火不容而又血肉相连,我爱这个尘世,却一直无法摆脱内心强大的创痛与悲悯。”当我看完《澜本嫁衣》,久久不能忘怀的就是这句话。它有一种刻入骨髓,震撼人心的力量。曾几何时,我们寻寻觅觅,兜兜转转,穷尽一生尚不能感悟生命的真谛。有时候顿悟比感悟更容易体悟。就在一瞬间的顿悟中,一切明了,原来如此。林清玄从氤氲着袅袅香气的片片茶叶中顿悟了中国茶文化的真谛——————原本真香,又何尝不是身为国人的我们曾经的品性、修养与自持呢?
游走在形形色色、物欲颠沛中,看纸醉金迷,溃烂的酒色财气。剥尽世间男女华丽的外衣,一窥不过是世俗散雾后的苍凉。
我开始在精神领域构筑一道道围城,城内的人不想出去,城外的人也未必想进来。渐渐地,我喜欢随意踏上一条雨后泥泞的乡间小道,稳稳地踏着生命的厚重;观山色空蒙的天空,呼吸生命最本真的气味。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在看不清虚华繁盛的时间里,我选择背上行囊,做一名行者。寻梦,折一束光阴,走在览尽人间风华的路上,随时准备老去。我喜欢苍凉而不失清峻的古建筑,喜欢晚清雕花镂空的窗花板。这婉转了千年的厚重辽远让我觉得无比亲切又心生敬畏。只这惊鸿一瞥,小小的心城为之震动,那是一种惊采绝艳的悸动和欢欣。
漫步在长长的雨巷,踏着厚重布满青苔的青石板。。。。。。美景如斯,我不禁轻声吟哦“低头,仿佛能听到锤堑清澈辽远的回响;抬眼,仿佛是细细的景泰蓝的天空,那檐边的黑色一角不经意间便做了这一线天最美的花边,一拂袖,便是烟柳水湄。一回首,便是流金薄暮。”这些定格在大自然的美好,足以撼天动地,倾城绝艳,即使逾越千年,也依然有豆蔻年华的丰饶富丽。
风流委地,绮艳蒙尘
李碧华散文中有这样八个字:“风流委地,绮艳蒙尘。”如梦似幻,生生道尽前人骨血,与古典文化的底蕴倒也相得益彰。遂以此为题。“好句是使人直见性命的。”这句话说得纯粹,丝毫不见媚俗。我喜欢文字,更热衷于那些“直见性命”的奇言绝句,一句话足以勾勒生命的情状,足以描摹人生百态。阅读这样清嘉灵秀的文字,需要泪水,需要深思。而于我,则是一面流泪,一面编织,将这一树繁花编织进一帘幽长幽长的梦境。古句、古词原始厚重。少了浮华绮丽,多了厚重沉稳,更接近于人类原始的状态,在我心底清浅流连,流转成一株开在峭壁的山茶,野生的美好,我见犹怜。
我的世界是灵魂深处的素香半韵,是花开荼蘼最简单的真实,是对生命的仰望与敬畏。国学大师王国维谓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想世界于我,也大抵如此吧。
-全文完-
▷ 进入洛书古韵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