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读书随笔柴立中

发表于-2012年10月16日 晚上9:16评论-2条

中学时读鲁迅小说《孔乙己》,深为同情旧日下层读书人的悲苦命运。大学时读《鲁迅全集》,知孔乙己之名取自古代蒙书,但出处不详。近读宋人陈郁《藏一话腴》(周子翼点校本),始得其全。其文曰:

“孩提之童才入学,使之徐就规矩,亦必有方,发于书学是也。故‘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殊有妙理。予解之曰:大人者,圣人之通称也。在上有大底人,孔子是也。丘是孔子之名。以一个身己教化三千徒弟,其中有七十二贤士。但言七十者,举成数也。尔是小小学生、八岁九岁底儿子,古人八岁始入小学也。佳者,好也。作者,为也。当好为仁者之人。可者,肯也。又当肯如此知礼节,‘不知礼,无以立’也。若能为人知礼,便做孔子也做得。凡此一段也,二十五字,而‘尔’字君其中。上截是孔子之圣也,下截是教小儿学做孔子。其字画从省者,欲易于书写;其语言叶韵者,欲顺口好读。‘己’、‘士’、‘子’、‘礼’四字是音韵相叶。‘也’之一字,乃助语,以结上文耳。言虽不文,欲使理到,使小儿易通晓也。”(涵芬楼本《说郛》卷六十引)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提刑郭祥正居士》(卷十九):“提刑郭祥正,字功甫,号净空居士。志乐泉石,不羡纷华。因谒白云,云上堂曰:‘夜来枕上作得个山颂,谢功甫大儒,庐山二十年之旧,今日远访白云之勤,当须举与大众,请已后分明举似诸方。此颂岂唯谢功甫大儒,直要与天下有鼻孔衲僧脱却著肉汗衫。莫言不道!’乃曰:‘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公切疑,后闻小儿诵之,忽有省。”

清人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六云:“余流寓浦城,次儿、三儿、五儿及长女、三女,悉比户而居,内外孙十余人,皆不过十岁上下,塾师延至四五人。有初学执笔者,每写‘上大人’等字,辄询塾师以出在何书,如何讲解,多不能对。余告之曰:‘《水东日记》载:金华宋潜溪学士濂,晚年喜写此,必知所自。《说郛》中亦载之。大抵取笔画稀少,易于识认耳。’祝枝山《猥谈》云:此孔子上其父书也。‘上大人’为一句,‘孔’为一句,乃孔子自称名也。‘一己化三千七十士尔’为一句,言一身所化士有如此也。‘小生八九子佳’为一句,盖八九乃七十二,言三千人中,七十二人更佳也。‘作仁可知礼也’为一句,作犹为,仁与礼相为用,七十子善为仁,其于礼可知也。此说不知所本,要足以广异闻。”梁氏又在《浪迹续谈》中说:祝允明《猥谈》谓此系孔子上父书,“近似有理”。清钱大昭《迩言》卷五:“今童子初就傅,往往写‘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云云,不过取其笔画少而便习耳。后读元方回诗云:‘忽到古稀年七十,犹思上大化三千’,乃知由来已久。”

祝允明改“丘”为“孔”,是便于对文意的解说,固然牵强,但亦因古籍往往避讳孔丘之名,写“丘”为“邱”。叶名沣《桥西杂记》曰:“雍正三年上谕:孔子讳理应回避,令九卿会议。九卿议以凡系姓氏,俱加阝为邱;凡系地名,皆改易他名;书写常用,则从古体作丠。上谕:今文出于古文,若改用丠字,是未尝回避也。此字本有期音,查《毛诗》,古文作期音甚多,嗣后除四书五经外,凡遇此字,并加阝为邱,地名亦不改易,但加阝旁,读作期音,庶乎允协。按:加阝作邱,至今通行;至读期音,则世鲜知者。”(清俞樾《茶香室续钞》三)又《至正直记》:“丘字,圣人讳也。子孙读经史,凡云孔丘者,则读作某,以朱笔圈之;凡有丘字,读若区,至如诗以为韵者,皆读作休,同义则如字。”(见陈垣《史讳举例》)则改“丘”为“孔”,同样“笔画稀少,易于识认”而避讳得行。鲁迅用“孔乙己”而不用“丘乙己”,显然是继承了近代(清人)的说法。

尝忆上小学时习字,也是从丈、尺、寸、人、口、手等字入手,老师至令右手绕过头顶摸左耳,能摸着者才许入学。这些都似古人遗风。今读书无此门槛,国家还有免费教材,营养餐补贴,孔乙己不用再狡辩“读书人窃书不算偷”,只是“敬惜字纸”,对书籍的渴望,对读书的羡慕,均已荡然无存。孔乙己生当此时,或许早已跟“我”在咸亨大酒店竞争上岗了。

2012-10-16安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柴立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悲秋道人点评:

二十几个字的启蒙读本,后人各解不同。然今人多不求甚解,难得先生在这里深作考究。究作者所言诸多解释,悲秋以为古文不著标点是祸首。倘若加注正确标点,也许易解得多。
今烟雨许多作者仍然顽固地以为标点不重要,希望他们来好好读读本文对“孔乙已”之详解。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夜静了,来看望朋友,好梦!at:2012年10月17日 凌晨1:05

贵州的一片云-评论

乾嘉巨擘也呵呵呵。at:2012年10月17日 晚上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