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幸福回忆翠云山人

发表于-2012年10月22日 早上9:00评论-1条

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幸福回忆

翠云山人

2012年国庆节前夕,学生挚友贺淑芝通过qq,发给我一张1964年7月,我与重中初三2班优秀班级的合影旧照片,引起了我人生的一段幸福回忆。

1962年7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母校应届毕业生分配范围为辽宁省10个市县。1957年父亲从抚顺重型机器厂调到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简称“一重”,后来改名为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工作,家也随父亲搬迁到富拉尔基。为了回到家里与父母团聚,向学院打报告,要求分配到家庭所在地。学院满足了我的要求,通过对调,分配到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市教委直接把我分配到富拉尔基一重子弟中学(简称“重中”)。

重中严重缺乏教师,原来的教师队伍中,没有大学毕业生,完全由部队转业军官和俄语翻译担任教师。我是学校第一名大学毕业生,继我之后,才有大学毕业生陆续来校报到。二三年内有几十名大学毕业生充实了学校教师队伍。因为我是第一名大学毕业生,又毕业于师范院校,深受学校领导重视。1962年9月,学校竟然安排我这名教育新兵做高二班主任,教语文课。第二年1963年9月,学校在初中二年级的八个班级中编成了两个重点班:二年1班、二年2班。学校领导委以重任,安排我做了初二2班班主任、教两个班级语文课。

全班师生,没有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1964年7月,班级被评为学校唯一的优秀班级。一年来,在班委会一班得力干部的带领下,初二2班创建了过硬的文明班风,全班同学集体荣誉感强,尊师爱校。遵章守纪,环境卫生,学习全面发展,成绩突出。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都走在前面。校运会、文娱汇演、墙报比赛、积肥等活动,都荣获第一名。教学相长,在同学们进步的同时,我也迫切靠近党组织,1965年春天,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1965年7月,初三2班毕业了,大部分同学升入了高中,一部分同学考入了中专和技校。一直与我保持密切联系的文委贺淑芝考入了哈尔滨卫校,班长樊荣武考入了哈尔滨航空学校,王伟考入了军校……。

1965年9月,毕业的初三8个班,1、3、5、7四个班级升入高中的学生编为高一1班,2、4、6、8四个班级升入高中的学生编为高一2班。学校领导安排我做了高一1班班主任,教高一两个班语文课。安振齐同学做了班长,组建了一个新一届班委会。我精神抖擞,满怀豪情,又将带领一个生机勃勃的班集体,在学海中遨游,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年便爆发了“十年动乱”……我的教育生涯就此告了一个段落。

荒废了宝贵的10年,才开始了教育生涯的第二阶段。先后做了学校两个连队(2至8个教学班级编为一个连队)的指导员,做了重二中、重三中两个学校的教导主任,厂教育处教师进修组组长。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一重厂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建立了重点高中——第五子弟中学(简称“重五中”),在我的积极申请下,厂教育处领导把我分配到重五中担任高三年组组长、语文教研组组长,兼任重五中第一届高三2班班主任、教语文课。一直与我保持联系的苗茹、杨玉玲等同学就是这个班级里的学生。把这个班级送到高三毕业。连续14年辅导高考,在重五中一直工作到1997年退休。

1998年6月,告别了生活36年的第二故乡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迁居秦皇岛,在渤海之滨定居了,又续写了人生的另类新篇章:创办了“春催桃李写作学校”,办学10年,为秦皇岛市五十余所中小学校培训了五百余名学生 。1998年春天,申请了qq,创建了“爱屋及乌空间”,坚持五年网络义务办学 ,与60余名文友 ,200多名网友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探索了一条写作教学的崭新途径。2012年以来,把国粹格律诗词提到了写作教学的日程。广大文友优秀诗文汇编《诗情画意》第四卷,将全面展示挚爱文友们的才华与智慧的结晶:精美的格律诗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翠云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人生就是终生的学习与奋斗不息
教师教学与写作,及人才的培育
是幸福的,也是繁荣振兴语文及人生教育的事业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子夜时分,来看望朋友,好梦!at:2012年10月22日 晚上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