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从《曹刿论战》一个细节想到的郭军平

发表于-2012年10月23日 下午3:58评论-2条

从《曹刿论战》中的一个细节想到的

西哲有言:读史使人明智。此言不虚。近日读《左传》《曹刿论战》一文,对其中一个细节描写深有感触。文章在写到“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于是曹刿乃“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掩卷而思,念念不能忘记的是曹刿在齐军大败而逃时的两个动作,一个是“下视辙”,二是“登轼望”。这两个小小的动作其实充分体现了曹刿做大事必着眼于细的思想认识。文章后面解开这个伏笔谜底,“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不愧是一位是非常细致善于观察思考的军事家,从“辙乱,旗靡”的“乱”和“靡”中观察出敌人确实是仓皇逃串,而不是预先设伏,诱敌深入的诡计,这才放心让大军追杀。从而获得“长勺之战”的大胜。

《孙子兵法》写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等都表现出战场战情的复杂性和敌人的狡猾性,倘若不慎重判断决定,也许一场战役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前途。

记得英史便记载了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失败的真实史实:在1485年的波斯沃斯战役中,国王理查三世因为战前仓促上阵,没有将马夫报告的第四个马掌还缺少一个马蹄钉的问题放在心上,就披挂上阵。结果在他率领士兵们冲锋陷阵时,突然,一只马蹄铁脱落了,战马仰身跌倒在地,国王也被重重的摔了下来。没等他抓住缰绳,那匹受惊的马逃跑了。看到国王倒下,士兵们自顾自的逃命去了。整支军队瞬间就土崩瓦解,最后,敌人趁势反击,俘虏了国王。国王这才意识到那颗钉子的重要性。这次战役理查三世丢失了整个英国。

于是也便有了英国流传的民谣:失了一颗马蹄钉,丢了一个马蹄铁;丢了一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这个教训和提醒不可谓不深,它让我们读到了举凡大事必成于细,真可谓“细节决定成败”。

道理说起来每个人都懂,可是实际做起事来未必人人都能做到。其实,要做到细,必在于思想的认识到位,一个人倘若对于细理解不深,体悟不够,那么在工作和学习中必定难以做到。细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智慧。它需要静思默想,需要探源溯流,需要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更需要掌握偶然与必然的客观联系。

倘若从思想上认识到了细的重要意义,那么,在工作和学习上,我们必能做到一丝不苟,不马马虎虎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就像盖高楼大厦一样,只要每一个细节做好了,那么必然是岿然如山,风雨不倒。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郭军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何音推荐:何音
☆ 编辑点评 ☆
何音点评:

很不错,一个人读书,能读到这样的深处,是不容易也是不简单的。

文章评论共[2]个
何音-评论

何音拜读,问候作者!at:2012年10月23日 下午5:41

雨素-评论

来学习欣赏朋友佳作,祝创作愉快!(:012)at:2012年10月24日 早上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