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生活不能承受之重琴啸

发表于-2012年10月24日 上午10:45评论-0条

正上初一的13岁的少年田康伟放学后没有回家,他去了网吧度了个通宵。第二天,恨铁不成钢的父亲用细铁丝打了他一顿。再一天的下午,他留下了一封遗书,走了很远,走到他常去的那家网吧。他没有再去上网,而是上了那幢楼的18楼的楼顶,飞身而下,生命就此戛然而止。

父亲田培学嚎啕大哭。谁也不能想象他是多么的爱这个儿子,儿子的死给他带来多大的伤痛。他是个农民,进城打工,非常辛苦地赚钱养家。但由于他没什么文化,他再怎么也挣不了多少钱。但他是有梦想的人,他想做个城里人,想和大多数城里人一样,有房住,有车开,能愉快地度周末逛公园。即使他成不了城里人,他力求儿子可以。于是他异常地努力奋斗,他要儿子也奋斗。儿子小时还很乖,成绩很好;但长大后就不太老实听父亲的话了。他甚至故意考倒数第一来气父亲。从量变到质变,悲剧所以就发生了。田培学说:我现在才明白,我们错了。房子车子娃娃不需要,他需要的是快乐。

是的,当孩子的生命都没有了,房子车子还有什么意思呢?但是倘若孩子没有跳楼,这父亲会不会认为自己错了吗?我觉得是不会的。他很清楚,他和他的儿子要在一个城市有一个立足之地,是多么艰难的事。古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听起来不悦耳,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有力的驳斥,然而它绝非是古人的妄语,恰好相反,它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基础。在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国家里,早就形成了严实的裙带关系意识。一个没有背景,没有经济做后盾的人,要想取得成功,干出一番事业,不是不可能,而是实现的机会太小太小。即使你仅仅是想自己过得好一点点,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田培学的梦想,其实是非常卑微的。对于很多城里人来说,这简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对于很多官员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一件事。但对于他来说呢?真的就是一个很遥远的梦。他必须起早贪黑,必须汗流浃背,必须夜以继日,必须锲而不舍很多很多年才能实现。他希望儿子好好读书,因为对于农民的儿子来说,只有成绩优秀,只有把握住高考这个机会进入重点大学,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仅他这样想,很多的农村人都会这样想的,而且也会像他这么做。他做得不好的是,他没能早点让儿子明白这个道理。在儿子看来,父亲不让他学画画,不让他看车展,就是在剥夺他的幸福和快乐。他认为父亲根本不爱他,因为父亲竟然不陪他,不慈爱地和他说话,却只是对他的成绩高要求。他根本不理解父亲的辛苦,更不懂得父亲对他的发自肺腑的爱。于是在他认为自己受到了父亲给他的最大的伤害后,他毅然决然选择了自绝。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会怎样沉重地伤害了父亲!

生是容易的,活是沉重的。我们多么希望自己轻松愉快地活着,可是我们中有多少人会不觉得生活沉重呢?看看央视的提问:你幸福吗,人们是怎么回答的?问问那些七老八十的老人,你最开心的是什么,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有几个老人愿意回答?活着,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活着都那么艰难,你让他凭什么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他是幸福的答案?

就拿我来说,我是有失眠症的,常常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是凌晨4点以后好睡,尤其是7点8点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睡眠。但是这是不行的。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7点以前必须起床把自己收拾好再去上班。于是我常常极力挣扎着起来,走到教室去还得十二分的打起精神,因为面对的是学生。我要是没精神,他们会更没精神。幸亏我的学生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优秀的学生,不怎么让我费心。倘若学生调皮捣蛋,无法无天,我想我肯定撑不到今天。要不改行,要不就自杀了。所以我对自杀的看法也较以前有了改变。真的,我们没有必要嘲笑那些自杀者的胆小懦弱。一个人不到绝境之时,他何尝愿意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就不怕痛吗?田康伟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在他的世界里,若非已经到了绝望和痛苦的边缘,他怎么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说:安得不愁衣食住,让百姓轻松愉悦幸福?亲爱的朋友,问问自己:活着,累吗?生活,沉重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选择生还是选择死?本来不该成为一个问题。
可是,当有的人无法承受生活的重负的时候,唯有一死寻得解脱。
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都会感觉到生活的压力,在生死之间做出抉择的时候往往也就是一念之间的抉择。如果在那个时候有人开导和安慰,挺一下这样的悲剧也就会避免了。
活着,很累,也要坚持活下去。因为谁都难逃一死,却可以有不同的活法,这才是生活的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