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祭先父先母墓志铭ferryman

发表于-2012年10月24日 上午11:48评论-1条

祭先父先母墓志铭

苍天为证:不孝儿女,上背天意,下违世情,使我父母生前不能有养,及至能养而亲已不在。甚者,父母生前不得片刻瞬息之安逸,往生亦不能于一地而长久静安,致使今日被迫 迁居异地,惊动父母往生灵寝,罪矣,痛哉!

先父祖籍益阳,历世贫穷。九岁背井离乡,只身溯湖北上,侥幸于北洞庭不远处一芦苇与湖泊交错之地立身,倍受艰辛。其时,先母亦家居此地,七口之家(外祖你一家二子三女,我母亲为长女),因外祖父早逝,家计颇难维系,只好将小姨(母亲之小妹)送人为童养媳,以补家计,其世代贫寒之状亦可知矣。那些年月,战乱与饥荒并举,即或地处长江南岸巴陵郡西南这块湖泊僻远之地,难免也在躲壮丁、避日伪、闹兵荒的景象中苦撑时日。其时,父亲即使日日与人短工长工甚至到洞庭湖搞船运,亦不足以温饱家室。故而父亲常到附近莲湖挖湖耦捕鱼虾以充饥寒,因此曾与某富家发生口角,竟遭人活埋于烂泥之中,幸亏大舅及时赶来才幸免于难。在我幼年的记忆里,母亲每言及此,无不潸然湿襟,哀怜心扉。

父母一生生养三男二女,于普通百姓而言,虽然苦命,只要能在勤俭中坦然度日,也觉是福。我兄弟姐妹五人正好出生、成长在建国初期以及“刮五风”、“吃食堂”、写大字报闹“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体弱多病的父母亲为了把五个子女拉扯成人,一生饮泪当饭,补丁当衣,饱尝人间辛酸苦辣与世态炎凉。平凡的弱者,可以咬紧牙关度日,却经不起饥寒窘迫之际却又倍受欺凌之折腾。当生活所迫不得不厚着颜面去承受这种窘迫与欺凌之时,他们也只有用疲惫不堪的躯体去勇敢面对那奈何不得的世俗炎凉,哪怕烙下终身的病痛与遗憾。父母一生遭遇,烙在心底里的痛,岂是锥刺刀割之惨烈哉!

父母生前常常为三件事而自责和悲情。一是因为父母体弱多病,劳动力少,争不到工分,难支家境,被迫中止了大姐大哥学业(没有读完小学)。于姐而言,不读书也罢,最为不公者,即是在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爸妈为了一但救命谷(当时值九元五毛钱),把有望可以转正成为国家医生的大姐(公社卫生员,十七岁),狠下心来过早地将她嫁了出去(姐夫是个实在的农民,是好人,可惜命薄,四十多岁因喉癌去世,落下一双儿女),每念及此,母亲便泣不成声。于大哥而言,双亲自责尤多,因为大哥没有文化,在部队服役六年而无奈退伍,失去多次提拔的机会。记得母亲常一个人自言自语说,要是让大哥再多读一点书,哪怕是苦熬到初中毕业,现在也不会退伍。第二件自责的事,是因为父母没有社会背景,二哥已经既定的工农兵大学指标眼巴巴地被别人冒名顶替,母亲看着二哥无精打采从县里回来的背影,足足哭了三天三夜。贫弱无援的母亲,除了用哭泣来发泄胸中的愤懑,还能有什么法子来与这种寡情薄义、法制畸形的社会抗争呢?第三件事是小妹在大队机埠玩洒,不小心被正在抽水的皮带打破头颅,因无钱及时送大医院治疗,虽然捡回了一条性命,可而今却落下个终身头痛病,且双耳近乎失听。此三件事,父母亲叹息了一生,悲怜了一生,自责了一生。“我们对不起孩子”这句自卑到了极点的口头禅,整整煎熬了一辈子。要知道,这句字字带血的平常话,毕竟是从心灵深处对贫穷人生与有失公允之社会的一种苍白无力的发泄和控诉。

朴实贫穷的父母,为了儿女事,因劳累落下了一身残疾,却从来不会言及自己的辛劳与奉献。对他们而言,也许唯有自责才是一种本能的解脱。母亲在世时,观其一生的叨唠,有三件事一生只字不提。一是为大哥当兵一事,有人想把大哥挤下来,父亲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指控参加了什么“日伪地下密辑队”,这可是坐大牢掉脑袋的事,一生清贫的父母如何能杠得起这么天大的冤屈!要不是大队老支书与公社社教组长出面澄清,其后果是不可设想的。二是当年人民公社大集体吃食堂时,母亲生下我的第三天,身子未净,更无立足之力,却被那些失去天理良知的浅薄者,强迫下湖到齐腰深的湖水里打捞湖草,染病半年卧床不起,一生大半痨疾,皆源由此。世间卑劣缺德者若此,焉有其极哉!每念及此,我心如刀绞,真不知母亲当年是用什么样的勇气和毅力挺过此次生死关的。三是大姐出嫁大哥当兵后,为了替受人欺侮的小儿子争回公道,要回那一担被人强行抢走的棉杆,竟被某领导摔倒在棉桩上,棉桩正好穿透母亲的左臂,此后左手基本残疾。四十多年后的今日,那天枯瘦如材的母亲猛地连皮带肉拔出棉桩,继续与人争辩,直到血流满地昏厥在棉花田里时,那凄惨悲戚之黑白片,常常浮现在我眼前……可以这样说,为了儿女能像别家孩子一样理直气壮地正常成长,父母把一切痛苦悲伤委屈,以大海般的胸怀无条件地默默地承担着忍受着包容着,哪怕天天时时那难以压抑的血泪在心胸里撞击。

生活在底线的无背景无文化无见识之潺弱贫民,在没有电话没有电视的年代,如何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可怜的权益?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用甘受凌辱和揪心饮泪的善良来抹平本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不幸与遭遇。因为他们并不真正具备佛教菩萨觉己觉人的隐忍品德。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只有一个虔诚的信念,那就是眼巴巴地指望自己子女能够人模人样,光宗耀祖。这大概就是为人父母的天性和良知罢。随着子女一天天长大成人,大哥退伍回家任有一官半职,二哥、我和小妹也相继高中毕业,二哥还被推荐到公社医院工作,从此悬壶济世。尤其是当我恢复高考考上学校外出读书后,父母亲脸上渐渐有了红晕,自然笑得比以前精神了许多。邻里们知道,以前最为窘迫令人怜悯的一个家庭,在当时竟然出了三个高中毕业生,一个大队干部,一个公社医生,一个大学生(当时地方上唯一一个),这在当时对于我们那个偏僻落后的洞庭湖滨来说,是何等的荣耀。从而他们反过来重新审视这个家庭,来思考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父母所承受的磨难压力与作出的牺牲!重新用赞许的眼光来评说那两位长期用药水浸泡着的父母双亲,欣赏他们的勇气智慧和眼光,赞叹他们敢于用自己的阵痛去剖开心胸,捧着自己胸腔里早已为数不多的几许鲜血,和着濒临干涸的泪水,去浇瀼培养和铸就子女们他日腾飞的梦。

我忘不了父亲厚着脸皮卖口粮借息钱送我读书时那双朴实而善良的眼神。我忘不了我在外地读书回家,母亲小心翼翼把那个包了五层黄皮纸的半只腊兔子做给我吃时,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着孩子天真般笑容的那一刻灿烂。我更忘不了母亲因我工作的忙碌,拖着贫弱的身子替我带小孩时摔断右臂,最后带着残疾的双手从容走向往生路上的无怨无悔。最难忘者,还是我那一生艰辛的母亲,在临终之际,从她贴身的衣兜里拿出五个红包,每个红包里包着整整的一千八百元,这可是我们兄弟平时给母亲的吃饭钱呀!可母亲却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攒在衣兜里。母亲呀,这些年您是怎么熬过来的?过去我们没有成人,眼巴巴看着父母忍痛挨饿在而不能分担半点苦和愁,心中难过却无能为力,而今子女长大成人也算是有能力抚养父母了,您为何还要这般省着攒着舍不得多花一分一文?难道这是您前往往生路时留给五个孙子的临终嘱托?!

人生最大之悲痛,莫过于双亲在而不能养,能养而亲不在。悲哉,我那饱经苦难的爸妈,您怎么就不能留给子孙半点孝顺的时空和机会呢?哪怕就多那么几天几年,十年行不?您就大方地每天每月多花十元二十元,补补身子好么?您是好人,善人,是苦命的人,怎么就不能享受好人善人苦命人应该得到的回报呢?不公也,苍天!何其有极!

父母本是一支弱小的蜡蠋,点不到天亮,就已经油尽灯干,等不到子孙满堂颐养天年,就已经往生地界,留给子孙永远是“亲在而不能养,能养而亲不在”的那份永生永世撕裂肺腑的痛。其实,儿女理解爸妈,知道你们的难,懂得你们的苦,晓得你们千难万难之时,巴不得从只有皮包骨的身子上割下一块哪怕只有一钱一厘重的皮肉来喂养儿女。可是当儿女们堂堂正正做人赚钱来孝敬双亲时,你们却是这样带着一生的创伤和病痛,平静无声地离去,给我们子孙留下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愧疚。对不起了,爸妈,儿女在这里向您叩头上香,这份情总是可以接受的吧!

痛哉,我等不孝儿女!父母走后,我们竟然没有保住祖宗留下来的那一亩三分自留地。当年儿女谨遵父母遗命,在你们百年之后,儿女们立即把你们合葬在这祖宗的屋场台子上,用砖石水泥建墓冢于此,用花岗岩立碑于此,用松柏兰草植被于此。墓后有自家栽种的毛竹林,墓前有自家百般呵护的小溪水,本以为乡里乡亲看着都以为“命好”的父母亲,能够在这算得是较为理想的风水宝地里“静养”,儿孙也确得舒畅坦然,心底高兴。然而令儿孙们没有想到的是,近二十年来,当地方脱掉贫穷帽子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时候,当儿孙们为生活工作计远离他乡的时候,昔日出入自由方便的屋场台子,还有那片翠绿的竹林,那条清澈的小溪,竟然悄然消失,再也寻觅不到半点踪迹,仅剩下那清悠肃穆的墓冢围墙四周那几棵柏树万年青和兰草还在那里尽职尽责。今天,展现在眼前的景色,竟然是庄稼掩没,私坟林立,根本无法找到一条进出的路。每每逢年过节,清明时分,儿孙们想要寻找一条进去祭扫的路,想要穿过庄家拨开棉麻去看一眼祖宗的屋场台子,都是好难好难,悲矣!

昔日,父母在而不远游,儿孙尽在身边。可而今您的儿孙们竟然一个一个地飞了出去,再也难飞回这祖宗的屋场台子了。祖宗这一亩三分自留地,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可以看守呵护的人,且不说若干年后的农田规划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现在您的这一批茁壮成长的孙辈们,不是在长沙广州,就是在深圳昆明,甚至还有的在甘肃新疆工作,并相继在那遥远的他乡成家立业。而今的大学生志在四方,工作繁忙,倘若常年能够觅得三天五天娴日,带着他们的妻子儿女回来看望老祖宗,哪怕是请个安唠个家常,那该多好!憾哉难矣!

儿子知道,您生前常说二姨一家想接您去岳阳小住,却始终未能如愿。其实儿子今天想告诉您的是,现在除二姨一家人全在岳阳外,大姐大哥二哥小妹都已相继定居岳阳,还有大舅二舅小姨的孙辈们在岳阳生活工作的也不在少数。三儿虽然不在岳阳工作,但离岳阳也只是一小时车程。以后我们虽然会失去祖宗那一亩三分自留地,但岳阳这座美丽的城市,将成为子孙们的聚集地,将成为我们这个家族的聚集地。今天儿女们为您在岳阳的公墓里觅得一理想墓地,远处青山绿水呵护,四周达官贵人商人巨贾平常百姓,无论相知与否,职位如何,咸汇于此,拉家常,泯恩仇,和睦共处,于优雅静谧肃穆之中,往生相安矣!如此,则父母英灵千古垂芳,阴庇子孙万世宏发矣。

呜呼!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故里以相安。叶落归根兮不可得,迁徒巴陵兮求久长。悔恨羞愧兮常责问,伤怀悲苦兮已断肠。儿孙不孝兮愁垂涕,百世聚会兮报平安。铸就风范兮音颜在,光宗耀祖兮代相传。

呜呼哀哉!尚飨!先父先母永垂不朽!

2012年10月22日深夜草成于养心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ferrym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的,以求得人死留名
在现代主要是记述一生的重要事件,然后对人做一个综合的评价
有人墓志铭长,有人墓志铭短,且短到无字才是书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秋深天渐凉,天凉勿忘加衣裳,祝舒心安康!at:2012年10月25日 晚上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