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金莲川草原上,有一座被当地牧民称之为“兆奈曼苏默”,意思是108座庙宇的古城依旧屹立在那里,这就是“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的元上都遗址。
正如内蒙古自治区著名文化学者王大方所说,元上都是700年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中国绿色城、草原城、生态城、民族城、团结城、国际商贸城。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草原是片美丽的草原,每当盛夏的夜晚,在这片草原,有着七片金黄色花瓣,拇指甲盖大小的金莲花犹如这夏夜里的满天星斗,在草原上如同圣洁的眸子闪烁着。潺潺流淌的闪电河水,滋润着这片草原,让这里水草肥美。难顾北方东胡等少数民族都选择在这里作为游牧的地方,而俯首世界99年的元上都更是这片草原上最让世人骄傲的建筑杰作。
走进这片草原,探寻元上都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讲述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忽必烈后裔们的故事,窥探元朝曾经留在这片草原上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
在公元12世纪初至公元13世纪初,中国北方兴起一个新的游牧民族,这就是蒙古族。其所建立的元朝,这个朝代结束了自唐代以来中国长达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奠定了中国今天广阔版图的基础。这元朝创始人就是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1251年其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驻帐于滦河上游的金莲川,在这里后来了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其广征天下名士,为其后来统治大业做好准备。1256年忽必烈让大学者刘秉忠在金莲川相中之地建设城郭,1259年城郭竣工,命名为开平府。“开平”二字,从《易》乾卦中取义,“会合万物令使开通”。又说“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即《尚书 大禹谟》中说的“地平天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1260年忽必烈在这里登上汗位,正式建立元朝,并以此地为临时都城。12*4年北京元大都建成,开平府改称元上都,由此确立了元朝两都巡幸制。
当你在盛夏时节,来到草原上,会发现这里会盛开着金色光芒,艳而不俗气,美而不娇媚的金莲花。这就是正蓝旗驰名中外、享誉古今金莲川草原。其在历史上有着浓重的一笔,忽必烈把这里作为创业根据地。招募天下贤能,创建金莲川幕府。正是金莲川幕府的贤能们辅佐下,才建立了元朝,有了元朝日后的繁荣与辉煌。
元上都遗址所在地滦河上游,属锡林郭勒草原的南部边缘地带,向北向西与整个欧亚草原相连接。元上都废弃之后,上都郭勒的蒙古人依然是这片草原的主人。金世宗完颜雍于1168年五月,以“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将此命名为金莲川。从1172年开始,金帝几乎每年夏天都到此避暑。
121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骑兵南下征金,首先占领了滦河上游的桓州及以西的昌州、抚州,金莲川演变为成吉思汗的避暑地。1215年,成吉思汗以桓州凉陉为其“夏宫”成吉思汗分封众将时,元上都地区是木华黎家族的世袭领地。1251年,蒙哥命令三十五岁的忽必烈为执掌漠南各地的藩王,统领陕西、河北、山东诸地军国大事。在金莲川草原上,他已王爷的身份,咨询治理天下知道,在他周围集聚了为数众多的饱学之士和治国理政的栋梁之才。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他公开宣称为儒学学子作主。两次颁发令旨,昭告臣民,“以后我与你们做主”;“秀才每(们)有的公事言语,你休怕,我根底奏将来者。”在当时被他招入金莲川幕府可以考见的可达60余人,如金代状元王鹗、名士元好问、张德辉等人,是忽必烈从和林带来的旧部。大学者刘秉忠也是从和林带来的,刘秉忠又举荐了刘肃、李简、张耕、王恂、刘秉恕等。从汉地投奔忽必烈的名儒有:教授经术知名的理学宗师许衡,忽必烈咨以经国安民之道的潞州人郝经,曹州人商挺、交城人张易、真定人李治、董俊、董文柄、惠州人赵炳、成都人张惠、乾州人杨奂等,这些人构成了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在这当中建大学者刘秉忠,除了帮助忽必烈建立金莲川幕府与经营漠南汉地外,还修建了元上都和元大都,改元建号等。忽必烈为此曾经评价刘秉忠跟随自己30年“一直小心慎密,不畏艰险,从不对我隐瞒,他精通阴阳术数,占卜准确,知道事情来龙去脉---而这些只有我知道,旁人根本不知道。” 由此可知,忽必烈对刘秉忠十分信任。
金莲川幕府可以看出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贵族革新派和汉族阶级儒士间政治结合已初步完成,其为元王朝的建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储备了干部。而帮助忽必烈建立金莲川幕府的刘秉忠更是功不可没,那么刘秉忠为何深得忽必烈的信任?为何在当时又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呢?
创建元上都的功臣就是刘秉忠,其又以元上都为模板建设了元大都。说他是功臣,其中为蒙古帝国取国号为“元”,又为这个帝国设计了一整套法制、典章、礼仪等制度。刘秉忠字字仲晦,1216年出生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一个官宦人家。其原名刘侃,当和尚后取法名子聪。1239年,刘秉忠跟随海云禅师北上草原面见忽必烈。海云禅师将刘秉忠推荐给忽必烈,初次见面和忽必烈谈论起天下事来,了如指掌。刘秉忠以自己的博学,获得了忽必烈的敬重和喜爱,海云禅师南还,刘秉忠就留在了忽必烈身边。除了1247年春曾回邢州奔丧外,他一直跟随在忽必烈身边,可谓是鞍前马后,成为忽必烈重要的幕僚。这期间他做了一件大事,帮助忽必烈建立金莲川幕府与经营漠南地区。当忽必烈被委以重任之后,刘秉忠成为金莲川幕府的核心人物,他所推荐的一批汉族贤能,都成为金莲川幕府重要的幕僚。12*4年,忽必烈登上汗位后,任命刘秉忠为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在建立元朝过程中,按照中原传统王朝的模式,帮助忽必烈为元朝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成为开国元勋。1260年,当忽必烈登上汗位后,刘秉忠便上书“改元建号”。从这年起,建元为中统元年。1271年又奏建国号为大元,元朝的“元”取《易经》“大哉乾元”的之义。并营建规划设计元上都,以此为模板建设元大都。1274年,刘秉忠死于上都,终年59岁,忽必烈闻讯哀叹不已。
龙兴金莲川,所以元上都就是龙飞之地,天下根本,世界历史的很多重大事件都曾经在这里发生。而元上都作为蒙古族逐鹿中原并一统中国的战略基地,作为国际大都会,又是元朝皇帝消夏避暑的夏都,其又是元朝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同时元上都又是蒙古族掌握政权后建立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帝国都城,可谓是地理优越,城市规模宏伟。那么刘秉忠当初在建元上都时,为何选择在金莲川建元上都呢?这当中有那些玄机呢,以及不为人知的谜团呢?感谢您关注本集内容,在第二集《帝都玄机》中,将为您揭示元上都的建设玄机及都城布局等不为人知的秘密。
-全文完-
▷ 进入张昊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