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上都风云(3 )风云变幻张昊文

发表于-2012年11月05日 早上9:23评论-4条

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元朝共有11位皇帝登上汗位,其中有6位皇帝在上都城登极称帝。在元中期以来发生的“南坡之变”、“两都之战”、“上都兵变”等宫廷斗争、流血冲突,都证明了元上都极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

元上都从1260年3月忽必烈在此登上蒙古大汗位开始,这里就成为蒙古汗国的首都。作为元朝夏都,并与元大都共同构成了元朝的两大首都。 继忽必烈之后,元朝还有五位皇帝先后在元上都继承帝位,他们是元成宗铁穆耳、元武宗海山、天顺帝阿剌吉八、元文宗图帖睦尔、元惠宗(即元顺帝)妥欢贴睦尔。

其中元世祖忽必烈1260至1294年在位35年,是元朝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忽必烈推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开创中华大一统,创建了中国版图空前的蒙元大帝国。忽必烈病逝后其孙子元成宗铁穆耳是元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元上都登基的第二位皇帝。公元1294至1307年在位,计14年。在期间减轻民众负担,鼓励发展生产,与邻国民间贸易活跃,对诸王判乱予以平定,40年之久的皇室内争从此结束。

而他的继任者为第八位统治中国的元朝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曾孙,成宗铁穆耳侄武宗海山1307年5月在元上都即位,在位期间体恤征战之士及供给繁重州郡的役率,并允许民间冶炼,恢复和发展生产,勉励兴办学校,对全国遵行儒教者都予以优赦,建筑元中都都城。除了以上三位皇帝以外,武宗海山之后,宫廷里发生内乱,年仅9岁的天顺帝阿剌吉八公元1328年9月被倒剌沙与梁王王禅等,为达到独揽朝政之目的,而拥其在元上都称帝,改元天顺,后被杀死。成了元朝历史上的短命皇帝,在位仅3个月。阿剌吉八之被杀死后,元文帝图帖睦尔1329年9月8日在上都大安阁举行复位仪式。在位期间虽短,但所提倡的文化治国策略影响久远。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妥欢帖睦尔1333年6月在上都即位,改元,朱元璋加号顺帝,在位37年。 

在忽必烈死后,元朝发生了皇室皇位之争和宫廷斗争,发生了多次内讧、杀戮和战争。这些战争让我们看到权力之争背后,腥风血雨之中,正在消耗着元朝元气,让元上都与元大都都受到损害,在内讧、杀戮和战争中,从此元朝走向没落。

1294年正月(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后,忽必烈之孙甘麻剌和铁穆耳兄弟二人都想继承汗位。他俩曾先后镇守漠北,拥有较大的兵权。铁穆耳以曾“受皇太子宝”欲继承帝位,而其兄甘麻剌也以“嫡长孙当立”为由欲图得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由于朝中重臣伯颜等力主铁穆耳嗣位,在元上都的大安阁执剑宣读忽必烈遗诏,并对诸王施加压力,铁穆耳才得以登上帝位,这就是有名历史事件“兄弟争帝”。

谁能想到,26年后元朝弑君事件发生,这就是发生在元上都的南坡之变。在1320年(延佑七年)3月元英宗硕德八剌即帝位,蒙古号为格坚汗。他起用拜拄为丞相,整顿朝政,加强法治。为防止元武宗海山的后人争夺帝位,将海山次子图帖睦尔迁徙到海南。1323年(至治三年)8月,御史大夫铁失、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晋王府内史倒剌沙等人相勾结,在元上都以西之南坡谋杀英宗于幄殿(帐幕)中,开创了元朝弑君的先列。

除了以上有名历史事件外,在1328年(致和元年)7月泰定帝死后,元朝帝位之争又起。元武宗的旧臣燕铁木儿等在大都挟持群臣拥立武宗次子图贴睦尔即皇帝位,号文宗,蒙古号为扎牙笃汗。9月,泰定帝的宠臣倒剌沙等在上都城辅立泰定帝的皇太子阿剌吉八登上帝位,是为天顺帝。这样南北两都形成二帝并存和武力对峙的局面。10月,齐王月鲁贴木儿兵围元上都城,倒剌沙一看大势已去,被迫奉出皇帝玉玺投降。时隔两年后,刚刚平息的帝位之争又起端倪。 1360年窝阔台的后裔阳翟王阿鲁辉贴木儿乘红巾军起义进入漠南的机会,联合其他诸王企图用武力夺取帝位。元顺帝派大将秃坚贴木儿率领临时强征来的一万名皇室牧场的牧民(哈剌赤)仓促应战。两军交战时,这些士兵起而哗变,都脱去士兵的号衣投奔到阿鲁辉贴木儿方面,顿时使元军措手不及,全军崩溃,只剩主帅秃坚贴木儿一人逃回元上都。

1333年6月,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元上都即位。其在位37年,是蒙古大汗和元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这位末代皇帝却没有父辈那么幸运。在他主政那个时代,元上都和元大都相继走向没落,这位主政者唱起悲歌,对失去元上都和元大都产生懊悔。但在歌舞升平中,麻醉奢靡的生活中。其心中挽救元朝,重振元朝帝国雄风愿望,却让他抱憾终生。

宗妥欢帖睦尔在位期间,1351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这场战争波及到了元朝根基元上都,它的没落与宫殿的焚毁,向世人宣告了元朝的没落。而在元末农民起义军爆发后,宗妥欢帖睦尔巡幸元上都年年如此,直到元上都被农民起义军焚毁后,巡幸元上都活动也就停止了。 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爆发了红巾军农民起义,刘福通指挥的中路军在关先生、破头潘和沙刘二等人率领下于12月末攻克元上都,将元朝宫殿焚烧摧毁。起义军在上都驻扎了7个月,第一次使元上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十年以后,1368年明将徐达带领明军攻打元大都,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如梦初醒,对大臣反对意见置之不理。于9月10日晚,他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等,并带着金银玉帛,出建德门,经居庸关、鸡鸣山、中都等地逃往上都城。不到一年,明军逼近上都。这也标志着元朝灭亡。

由于元上都已被农民起义军焚毁,元惠宗妥欢帖睦尔逃到元上都只好住在帐篷里。面对残破的元上都,再加上失去元大都,这些境况不由的让他唱起了悲伤的挽歌。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唱到,以诸色珍宝建造的纯朴优美的大都, 先汗们夏营之所我的上都沙拉塔拉(今正蓝旗金莲川),凉爽宜人的开平上都,温暖美丽的我的大都,丁卯年失陷的我的可爱的大都, 清晨登高眺望,烟霞飘渺。……以各种技巧建立的八面白塔,宣扬大国威仪以九宝装饰的我的大都城,宣扬四十万蒙古声威的四方四隅的大都城,恰在弘扬佛法之际、因昏聩而失去可爱的大都,在我的名声之下。……把神明所建的竹宫,把忽必烈薛禅可汗避暑的开平上都,统通失陷于汉家之众;…… 把众民所建的玉宝大都,把临幸过冬的可爱的大都,……把巧营妙建的宝玉大都, 把巡幸过夏的开平上都,贻误而失陷于汉家之众;…… 把可汗国主经营的大国威仪,把灵妙薛禅可汗所造的可爱的大都, 把普天之下供奉的锅撑宝藏之城,… 把可爱的大都,把可汗上天之子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把一切佛的化身薛禅可汗的殿堂, 把一切菩萨的化身乌哈噶图可汗之天命而失了。......这歌词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元惠宗妥欢帖睦尔遗憾与哀叹。以及他对恢复政权的渴望和对大都和上都的赞美、眷恋和失去后的自责及痛苦郁闷心情。

而历史证明,元朝掘起于上都,又随上都的陷落而逐渐衰落,上都的兴衰史就是元朝的兴衰史。

上都城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战火中毁灭了,而它的遗址则一直保存下来,上都的名字也长久地在草原上留传。这座曾经对世界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都城,也永远地留在了马可?波罗及许多西方人的记述中。谁又能想到,在离元上都不远的地方,忽必烈让刘秉忠按照元上都的摸样,修建了元大都,就是今天北京城的雏形。那么元上都为元大都借鉴了那些有益的经验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张昊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推荐: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这一篇文章,围绕元上都这一主题,掬起历史上的风云变幻,
讲述着一个时代的兴衰。

文章评论共[4]个
美泉-评论

朋友的文章,历史性、知识性于一体,值得品读。欣赏问好!at:2012年11月05日 上午10:55

雨素-评论

素素来欣赏朋友佳作,期待更多佳作!at:2012年11月05日 上午11:17

绍庆-评论

晚上来看看朋友,拜读佳作,问好!(:012)(:012)at:2012年11月05日 下午5:50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2年11月06日 晚上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