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窗前,眺望着远方,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心旷神怡,仿佛一股沁人心脾的树木之香味扑鼻而来。路上的行人以不同的步速行走着,真心地感觉到他们以不同的生活节奏和方式生存着,为了不同的目标和理想,也付出着一样震撼人心和令人感动的努力。
是谁说,如果你没有在黑夜之中哭泣和呼喊的他经历就没有资格谈人生,人生只是个体生命的外在表象,其内容是包罗万象,多姿多彩的。没有人不配谈人生,只要他在这世上走过,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配与不配的资格问题,而是个人对生命的生存和发展的多方面诠释。曾经与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爷爷交谈,告诉我人生就像一幅犹如《清明上河图》那样的画作,每一处落笔都关乎着这幅画的丰富度和质感。想来自己从纯白入纸的婴儿成长为欲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追风少年,不是也在为生命点缀着各种色彩斑斓吗?
小时候写作文,老是想着用别的同学甚至老师都很少用的特别哲理性而又空洞的语句,以便吸引老师的眼球来获得高分数。当然,“人生”这样的词语一听就很有韵味的了,但那会儿也没有一定的阅历,就只会说人生需要梦想,努力奋斗才会成功之类的话,说得多了,连自己都觉得索然无味。而如今我已度过了二十个春秋,真正的人生至此才正式展开,我要铺好人生的画布尽情的挥洒笔墨,勾勒得人生像古帝王陵墓那样的星光璀璨、日月同辉,虽然现在积累的完成理想人生的的资本还不是很多,但管中窥豹,不因微笑而变得渺小,也不因讥讽受嘲而变得自嘲,被人嘲笑的梦想,就有实现的价值。等到你成功后再回首,你还为自己曾经是那么的拼搏和执着而感到感动的。
最近爱上了纳兰词,爱它“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凄美;爱它“无处诉幽怀,唯有回阑扣玉钗”的哀婉。我知道即使再喜欢也仅能限定在文学欣赏的程度,那种心有千千结,丝丝是离别的忧郁情怀是不适合一个应该插上梦想翅膀的有志青年身上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学习辛弃疾,苏轼那种满腔豪情,用一把剑,一根竹杖闯出自己的天涯。只要去奋斗,都是英雄;只要在呐喊,我必成风。
纳兰是幸福的,生在最显赫的官宦之家,受到千古一帝的器重和赏识,凭着惊世才华被天下人追捧;但他又是最不幸的,豪门世族非他想要,知心爱人离他而去,卓越青春却英年早逝,这无疑是既艳丽又哀戚的人生。也许我还不够了解纳兰词的美,但能想象得到他的凄凉与无奈。其实,欣赏应止于此,若把它的情绪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就没那个必要了,我要做的是吸收纳兰心中的某种精神,为生活,为学习,为人生制造向上的动力,把悲叹转化为一种正能量。“念西风独自凉,寻常往事细思量”,拾起美好的记忆,冷静面对西风的侵袭,勇敢的向前走。
我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儿,还未受社会世俗的熏染,我想我会一直保持着这纯真的一面感动自己,才会感动他人,勇敢的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童话。
-全文完-
▷ 进入寒羞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