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慎独 修身之法风语景言

发表于-2012年11月25日 晚上8:09评论-1条

我的车上放着一本书,是《大学》、《中庸》、《孟子》的合订本,《大学》已经读完,《中庸》在读,这些国学经典可谓博大精深,须细心品读,用心领会,其中我对《大学》中“慎独”的观点印象极为深刻,感受最深。今天就在这里浅谈一下我对“慎独”的看法。

《大学》有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中庸》也有论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何为“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能够严于律己,规行矩步,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慎独一词在《大学》和《中庸》中多次提到,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修身之法”、“入德之方”。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块醒目的横额,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在日课四条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慎独就是心正,就是自觉自律。有一个故事叫《杨震暮夜却金》,杨震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这个故事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今天,我们更应像杨震一样谨守慎独,自我约束,严于律己,该干的一定干好,即使困难再大,阻力再大;同样,不该干的绝对不干,即使诱惑再大,压力再大,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成为工作的主人,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慎独就是意诚,就是表里如一。就像文中所说“恶恶臭好好色”一样,厌恶难闻的气味,喜欢美貌的容颜,这是人之常情,不必羞涩,不必掩饰,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把你逢迎的天花乱坠,人后就把你编排的一无是处;领导一来,争先恐后,热火朝天,领导一走,推诿扯皮,无动于衷。李局长讲过一个小故事,说一个办事员见领导迎面走过来,就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碎纸片,四周正巧没有垃圾箱,办事员只好将碎纸片攥在手里,待领导走过去后,办事员又把碎纸片扔到了地上,而这一幕又正巧被回头的领导看见。这种行为就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就不是意诚,更谈不上慎独。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修养是否高深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立场是否坚定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能力是否强大的时候。因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就是思进,就是奋发有为。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慎独一词也在与时俱进,增加了新的内涵,不仅要修身养德,还要学技习艺,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道德素养的同时,还得加强学习,提高本领。现在全县的读书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形成了多读书、读好书、我要学、我想学的良好风气。以李局长为首的局领导一班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读书,带头学习,我们更应努力读书,奋发有为。读书学习不是为了开展读书活动,不是为了给领导交一篇读书心得,而是为了充实自己,增长本领,提升内涵。读书学习要博而专,广而精,读史哲,累经验;读专业,提技能;读政经,阔眼界;读诗词,得品味;读小说,发感悟;读励志,思进取。因此,只有慎独,才能德高艺精,才能德才兼备,才能成为适合教育发展的人,成为为教育服务的人,成为为教育做大事的人才。

当我们在无拘无束无人管制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放纵的情绪,这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很有可能会驱使我们去为所欲为。我们必须要学会慎独,具体应做到“五慎”: 一是慎言,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有益于工作的话一定要讲,不利于工作的话绝对不说。二是慎行,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时刻树立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荣辱观,为大局着想,从长远考虑,以实际出发。三是慎微,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小处不可随便,细节决定成败。四是是慎欲,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五是慎友,“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坦荡;慎独是一种境界。 “慎独”的要义在于勤自修,日日不辍。要“常修从教之德,常怀律己之念,常弃非分之想,常思贪欲之害,”真正做到“一日三省吾身。”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风语景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作者对《大学》中“慎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何为“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能够严于律己,规行矩步,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只是,真正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谈何容易?毕竟人是有贪念的。所以,在自律无法确保的时候,只有用法律来捍卫道德的底线。
欣赏了,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1]个
绍庆-评论

早上来拜读,问好,祝天天有个好心情!(:012)(:012)(:012)at:2012年11月26日 清晨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