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我在国医馆shanglinrenjia

发表于-2012年12月04日 上午10:18评论-2条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年前,我还站在这幢气势恢宏的杏林大楼——国医馆门外观望着、羡慕着、幻想着、感叹着。而今天,当我以主人的身份进出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这扇大门时,自豪、感动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一年里,我见证了这所全国*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成长足迹,也见证了我们新建科室———脑病中风科的日趋强大,更见证了我自己的成长之路。酸甜苦辣,当真是味味俱全。

记得科室是2011年11月26日开科的。刚开科时,科里只有3名医生,10名护士(包括护士长),没有科主任。当时,我们一群小护士都傻眼了,没有科主任,我们这科室能行吗?我们会有病源吗?我们能留住病友吗?我们的生计有着落吗?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味调到市里的喜悦和矛盾,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和不安,开始了悲壮的创建之旅。

开科第一天,交班记录本上只有6个病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满怀信心,热情万丈却又一丝不苟地执行医嘱,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办事。我们把护士站收拾得井然有序,摆上新买来的吊兰、鹅掌、仙人球, 崭新的报刊架,分门别类的各种报纸,量身定做的宣传资料……就像我们科室的理念————心手相连,健康相伴。我们想为病友,也为我们自己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生机盎然、温馨和睦的住院环境。我们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来住院的好多病友在护士站外和我们交谈时都会注视这几盆葱翠欲滴的盆景,特别是那盆根须旺盛,郁郁葱葱的富贵竹,就连平时来检查工作的各路人马都不由自主地驻足观望,甚至还有病友向我们请教养花的秘密和经验呢!

“易爷爷,昨晚睡得还好吗?今天感觉怎么样,快过年了,准备什么时候回家呀!”王艺静做晨间护理时笑吟吟地问。

“是小王啊,好得差不多了,刘医生说再等两天好利索了回家过个安静年。”82岁的老人开心地说。“刘医生这姑娘真不错,年纪不大,办事干练细致,医术精、态度又好,俺这冠心病就是冲她跟到你们脑病科的哟!”这位易爷爷就是多次告病危,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给我们科室第一个送锦旗的幽默又风趣的老爷子。现在,也是我们这里的老朋友了。

年过完了,虽然我们护士长还没招到“驸马爷”,但是,科室在她的带领下,建设得有模有样,护理工作有声有色,医护团结,医患融洽,护患和谐,一点也不输给其他科室。而且,病员也慢慢多起来了。从最初的个位数到十几个,二十几个,再到三十几个;从新装上阵的寂然无声,到生气勃勃的啧啧称赞;从轻松休闲的护理到紧张实在的奔忙;从焦虑不安的担忧到无暇顾及的抢救。终于在2012年第二季度的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后护士长兴高采烈地抱回了“星级科室”的荣誉奖章。从此我们这个新生科室完成了从蚕蛹到蝴蝶的完美兑变。

“陈姐,告诉你个好消息,许大大(我们护士长的昵称)终于招到驸马了。”胡滨同志神秘兮兮地附在我耳边轻轻地说。“而且告诉你哦,医院马上要进行三甲复审了,做好准备吧。”王艺静可怜兮兮地望着我恨恨然道。

从这一天开始,我们成了一群高速旋转的陀螺,除了正常上班,余下的时间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全院全员总动员,重温各项行为规范,背诵各种核心制度、临床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勤练基本护理技能操作,熟练掌握西医抢救操作技能,反复考核中医操作技术……那一段时间,我们拧成一股绳,不敢有丝毫松懈,上班在科里忙得打转,下班在科里练得打转。每一项护理操作如灸法、拔火罐、刮痧、口腔护理、静脉输液……等等,我们都要不厌其烦地练上几十遍,姐妹们相互监督考试,一个动作、一句话不完美都得重来。我们模拟检查对患者现场行健康教育的场景至今令我难忘。护士们规范科学的护理康复指导,细致入微而又独具个性的心里疏导,专业的严谨加上天使的温柔,一切是那么和谐完美。我沉浸在姐妹们如此忠实的职业操守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晨曦薄雾中出发来到医院,在暮霭黑夜里披星回到家,日夜更替在我们眼里已经没有概念,我们只为了一个目标——绝不给科室丢脸,绝不给医院丢脸,绝不给领导丢脸。

在复审中,幸运的我被抽去和检查的专家面对面交流。亲耳俯首聆听专家的护理解读,虚心认真地回答专家一一提问,面谈完毕,看到评审团护理专家投来赞赏的目光,一口气终于可以顺畅的舒出来了,所有的苦和累都值得了。那些曾经因为生涩笨拙带来的失落,那些曾经因为失落彷徨带来的伤痛,那些曾经因为悲哀苦楚带来的泪水,此刻在我的心里化成一股细细的暖流——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杏林大院,或许,我也可以完成属于我的梦想;在这个光芒灼灼的天使舞台,或许,我也可以演绎属于我的精彩。

当全国“三甲”医院复审顺利通过的消息传来时,我们欢呼雀跃,我们矢志难忘,我们终于不负众望。在感受成功的喜悦时,我们迈向更加辉煌的阶梯——在护士长许伟的正确带领下,卫冕2012年第三季度“星级科室”荣誉奖; 在科主任蒋黎的英明领导下,11月份科室收入超过一百多万,创造了新建科室迅速崛起的神话,也打破了内科系统“高强度工作,低收入待遇”的魔咒。

岁月的车轮飞驰而过,我在国医馆工作生活的日子就像一首歌,那是我们的院歌:武陵泱泱,养我慈爱救贫伤,德山苍苍,育我医术传四方,斜阳古道,沐浴我杏林春暖,桃花流水,相伴我中药飘香迎展风,白衣天使纵情歌唱,愿九州同相济,芷兰共芬芳,勤奋执着的第一中医院肩负百姓的安康,呵护生命的航程,挥洒悬壶的理想 ……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shanglinrenjia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作者用深情的文字记录下自己在国医馆的成长足迹,也见证了我们新建科室———脑病中风科的日趋强大,更见证了我自己的成长之路。酸甜苦辣,当真是味味俱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祝未来的路越走越广。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夜晚的繁星,陪着你的幸福入梦,晚安,好梦!at:2012年12月05日 晚上10:46

shanglinrenjia-回复谢谢文清老师,衷心你祝愿幸福安康,事事顺意! at:2012年12月06日 晚上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