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天南地北话乾坤(修改稿)ferryman

发表于-2012年12月06日 上午11:28评论-9条

田春涛国学文化讲座《中国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天南地北话乾坤(修改稿)

——从《易经》乾坤二卦看孔儒“内圣外王”

从本讲开始,我正式开始《中国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文化讲座。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道名法杨墨等诸子百家文化),就目前国家专家学者对文化史的研究来看,基本上渊源于《周易》。又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当为儒家文化,所以我的讲座就从《易经》与孔子儒家思想谈起。《易经》博大精深,其十翼与六十四卦所组成的中国《易经》文化,承传至今,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始《易经》的实用价值。从优羲氏作先天八卦到夏商的《连山》、《归藏》,直到周文王于羑里演绎后天八卦之《周易》,至少经历了2000多年。春秋时期孔子对《易经》作了认真研究。孔子五十而学《周易》,并写下了十分精典的“十翼”(今人学《易经》必先学“十翼”。曾有人怀疑其中有些篇目非其所作,但证据不足),再到汉朝王弼对《易经》的逐卦解说以及对“十翼”的注释,中国《易经》文化传承走上正规的研究轨道。两宋周敦颐、邵康节、朱熹时期,无数学者名家相继著书立说,中国《易经》学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而丰富多彩了。我这里仅从概念上讲一下乾坤二卦与孔子儒家思想的相互联系。即主要谈谈乾坤二卦对为人处事之要求及儒家“内圣外王”之学等在领导科学管理中的处事艺术与原则,或许能为世人一镜耳。

(一)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里,我想选八个字,给两句话作注脚,虽然有点类似于文字游戏,但多少可以看成对《易经》文化和孔子思想的一种肤浅解读。这八个字是:天南,地北,天高,地厚。两句话是选自《易经》中的两条语录,一条是“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条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条语录在今天有些部门单位的文化墙上和某些学校的教室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标志,更是传统国学对中国人的一种训示或者要求。弄懂这八个字,感悟这两句话的深刻意义,于世人而言应该有所启迪。尤其是对领导管理层面而言,如何当好一把手,如何当好助手,如何当好普通员工,如何加强各事企部门单位的干部队伍建设,正确处理好领导助手群众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睦有效地提升单位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效率,也是十分现实和必要的。

我常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韩国的国旗:她上面的图案是用中国的先天八卦太极图绘制而成的,甚至连他们的国徽最中间的图案也就是中国太极图。为什么呢,我查找过许多资料,答案只有一个:韩国文化源于中国文化,至少在中国商朝晚期、周朝初期,中国文化就已经传入到朝鲜半岛。韩国人的国旗,在其太极图图案的四周,绘制着乾、坤、离、坎四卦。一个与我国青岛隔海相望的半岛国家,他们竟然以中国先天八卦太极图作为自己国家民族的标志,就像美国的国徽图案上居然用犹太人的宝剑一样,不能不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思考。

《易经》六十四卦,乾坤两卦是其总纲。其中每卦又有一条类似语录或者警句之类的象词,相当于《红楼梦》中的判词,是对全卦的预测和囊括。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为乾卦,其象词是:“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二卦为坤卦,其象词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天南、地北、天高、地厚八个字的含义就全部包含在这两句象词中。下面我先就其最原始的含义以及在历史的逐步发展过程所演绎出来时代意义,作一个肤浅的解读,再回过头看作为尘世中的我们,如何做到自强不息,怎样才算知晓天高地厚,玩味之余或许别有洞天,感慨良多。

(二)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天南地北”这四个字的含义。

伏羲氏的先天八卦图(太极图)与我们今天使用的世界地图方位标志是不同的,或者说恰好相反,即左东右西,上南下北,中间为天柱,即天之中土。因此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土”始终在四极(东南西北)的中间。在先天八卦图的排序中,最上面的一卦为乾卦,为正南方,属纯阳;而下面的卦为坤卦,为正北方,属纯阴。因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所以我们聪慧的远古先人,就把卦名与太极图的方位名合并起来,即乾卦为天南,坤卦为地北,于是“天南”“地北”应运而生焉。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天南”、“地北”四字的来历,千万不可望文生义而解释成天的南面,地的北面,那就贻笑世人了。天南地北是与中国王道政治,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没有这天南地北,我们就无法解释天高地厚和中国儒道文化了。

再看“天高”、“地厚”四字。天南(乾卦)为纯阳,寓意阳气盛足而天火旺盛,象征上天主宰一切。中国“天子”一字的来历就与其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在君权神授的年代,帝王就是高高在上的“天之娇子”,是代表上天行使统治权力恩泽万民的,简称为“天子”。乾卦为天,为太阳,为父,为夫,高高在上主宰一切。因此,中国儒道文化中的君权神授所赋予的天定的一把手,各级各类的一把手(今天美其名曰法人代表)。这就是天高所代表的基本寓意——上帝、天子、父亲、丈夫、太阳等属于阳性的钢火旺盛的事物。天行键,即此之谓也。地北(坤卦)为大地,属纯阴。寓阴柔丰饶,胸怀博大浑厚,滋育万物,实乃万物之母(所以世人习惯上有“天父”而无“地父”之称,有大地“母亲”而无大地“父亲”之称),而且她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只知道孕育万物,不论上天或者说大自然对她怎么不公平,乃至不应该赐与的惩罚,她都能顺受,无怨无悔,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大地的崇高品德,《易经?象辞》中仅用四个字概括:厚德载物,这是十分到位的。大地厚德载物的品德,在于她心甘情愿为助手(副手)、百姓,与生俱来就是协助上帝天子父亲丈夫等形形色色的一把手们做好服务工作的。因此,我们现在应该明白,“天高”、“地厚”讲的就是天地等级秩序、人与人之间的从属关系以及主次之间所必备的伦理品德和胸怀。《周礼》和后来的《礼记》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研究出来的。自然我们今天所制定的《礼仪》以及道德行为规范也是来源如此。

现在我们知道:天南、天高指的就是乾卦,为阳性,健强而不息;而地北、地厚则指坤卦,为阴性,厚德而载物。于是先人们自然就把太阳-月亮,帝王-大臣,领导-群众,父亲-儿子、丈夫-妻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然界的阴阳,国家皇权结构的阴阳,家庭组织的阴阳等等,统统归之乾坤二卦。所以我们任何部门单位,任何工作人员,只要明确了天南地北,懂得了天高地厚,就一定能够主动自觉地并且正确地认识自我,知高低,懂上下,重本份,不越位,尊民意,多包容,各自尽心尽力,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做好属于自己那一亩三分自留地的工作,那么我们所有的部门单位,无论是领导班子还是集体团队建设就会十分和谐纯朴且规范化科学化。所以我们说这乾坤二卦就是我们打开人类宇宙之迷的总钥匙。

下面我就专门对“君子自强不息”和“君子厚德载物”这两句话,作一下简要的阐释,或有裨身心。

(三)

我们先看乾卦。乾卦虽然是上上卦,但“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条警示语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键”,二是“息”,必须引起高度注意。我的理解就是,有德才的君子(喻真龙天子),在他的一生中,兴盛强键,吉祥如意,事业有成,但必须要能够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依天时,遵天道,守德行。有一点一定要明白:《易经》的“核心”就是善变。世上没有不变的事物,故称之为易。而要做到依天时,遵天道,守德行,就必须自强不息。但是“自强不息”这四个字中隐含了两个绝妙的玄机。玄机之一是,作为主职领导,首先一定要“自强”,要敢作敢为勇往直前,而不能随意地“息”了,一旦“息”了,飞龙就上不了天,事业就不可能成功,那就永远是乾卦第一爻的爻辞所说的:“初九,潜龙勿用”。所以这里明确地告诫我们的主职领导,在其位必须谋其政,务必要把握机遇,自信自强,待机而发,施展才华,确保自己有所作为,千万不可“怀才不遇”而导致“潜龙勿用”。今天有的省市政府在加强干部管理时说了一句名言,即“无为问责制”,“无为问责制”的意思,我的理解应该就是忠告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主动勇敢承责,造福一方,不可“但求无过”,“无过”即“有过”,“无为”必“追责”。玄机之二,就是“自强不息”不是要你一味地强势下去,“自强”是有限度的“自强”,即不可越界,只能达到九五(即乾卦的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就是临界线)。你若已经到了九五临界线(事业的最高处:高山之巅),还人心不足,贪得无厌,不知功成身退,想继续强势下去,那就是乾卦的第六爻:“上九,亢龙有悔。”其结果只有一个:弦断琴毁,前功尽弃。我们常讲皇帝为九五之尊,意思就是“九五”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不可再往上走了,再往上走,即或是皇帝,同样也会“亢龙有悔”。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真正含义,也就是其所谓的“玄机”之所在。这个“玄机”说白了就是: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为人处事一定要有作为,要敢作为敢担当,但必须把握“度”,过“度”必然受挫失败甚至招致灭顶之灾。

在这里,我举一个皇帝、举两重臣的例子,再联系几个当今现实生活中的铁碗人物,来看看他们的政治生涯人生结局合不合这个道理。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刘宋王朝,有一个生性残忍的皇帝,名叫刘昱,是南朝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刘裕之孙,据《南史·宋本纪》载:刘昱天性好杀,“一日无事,辄惨惨不乐。”他不论走到哪里,“钳凿锥锯,不离左右,为击脑、槌阴、剖心之诛,日有数十。”有一年夏天,刘昱暗自来到领军府,此时,领军府将军萧道成正袒胸露腹在床上熟睡,刘昱见其脐孔硕大无比,顿时兴起,令其原地站立,“画腹为射的,自引满,将射之。”幸亏刘昱的卫士王天恩求情道:“领军腹大,是佳射堋,而一箭便死,后无复射,不如以雹箭射之。”乃取雹箭而射中萧道成肚脐。此次萧道成之不死,致使日后刘昱欲杀萧之心日盛,并亲手磨鋋,曰:“明日当以刃萧道成。”于是萧道成无奈之下先发制人以求自保,于公元477年7月7日晚,联合同党杨玉夫和杨万年等杀死刘昱。刘裕南征北战取代东晋王朝,千辛万苦打下的刘宋江山,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葬送在宋后废帝刘昱的手中。是时萧道成并无心要代宋建齐来做这个南齐高帝,实乃昏庸皇帝刘昱所逼迫之故耳。

现在我再举两个为人臣的例子,或可为正衣冠之铜镜,那就是韩信与曾国藩。韩信助刘邦灭项羽,功高日月。可是后来想当王,想当皇帝,当其野心一旦澎涨,超越了“九五”红线,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亢龙有悔了。你看吕后杀韩信之时,连请示皇帝刘邦都不用,说杀就杀了。反之,曾国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指人格修养方面而言,然其滥杀数百万生灵,焚毁千年古城建筑,其罪当诛)。镇压太平军,火烧天国府,之后,毅然解散湘军,适可而止,因而绝对没有超过九五红线,从而确保了曾国藩家族子孙荣华富贵。假如当年的曾国藩借湘军之勇而北上,挺而走险,也许曾国藩的后世英名就难以评说了。

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三个铁碗人物,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是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二是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禹,三是原重庆市委书记薄西来,在中国当代政治舞台上,曾经都是红极一时的政治家,封疆大吏,然而却相继落马,何哉?我个人认为,主要一条:就是地方政权的政策法令超越于中央政策法令之先或者之上。这叫虽有地利,却不得天时,不得人和,因此,其事其人不可能不夭折。这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作为地方诸侯乃至封疆大吏,一是万不可越极行事,二是不要“为天下先”,三是必须“己身正,有令则行”。否则,就是八个字:“芝兰当门,不得不锄”。

因此乾卦告诉我们一个十分简单的哲学道理: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当发展变化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朝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君子“自强不息”的本身就是相对的,我们千万不可把“自强不息”看成毫无止境地强势下去,一定要见好就收,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功成名就身退,像越国范蠡西汉张良悄然隐退一样。要知道,再硬的钢,没有不折断的时候。根据老子无为即有为的哲学命题,来考究“自强不息”的真正含义,我认为:“自强不息”到了一定的火候,就必须“自强有息”!这就告诫我们一把手和主管一线的负责同志,在处理复杂棘手的问题时,千万不可走极端,下有底线,上有红线,这就是老祖宗给我们定下的万古不变的准则。如果老是徘徊底线,则是消极人生,不作为即为“有过”,今天叫“渎职”;但一旦越过九五红线之际,就是是背民意、遭诘难之时,到了这时,可能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了。所以处理任何事情,不要总是把“我是一把手”挂在嘴边,一定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顺民心,达民意,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健康地向前发展。老祖宗给我们定的这个局,几千年了,中国人谁也没有越过去。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生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意思也就是告诫我们在自强奋发的过程中,切不可纵骄,纵奢,事事想出风头,自身不正又欲为天下先者,有如山顶之树,风必摧之。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莫不如此。 

(四)  

我们基本上对乾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再来看坤卦。坤卦虽然也是上上卦,但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条训示中,也有两个关键词必须牢记:“厚德”、“载物”。而其最关键处却是“厚德”。“厚德”是“载物”的前提条件,“载物”是“厚德”的结果。《易经》里的这句话,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上面我讲过,乾卦是讲君道,即:如何当好一把手;而坤卦则是讲臣道,即:告诫世人如何为人臣,尽臣道,当好助手,当好服务员,当好勤务兵。所以“厚德”是为人臣之第一要务。厚德的主要任务就是修炼内功,逐步积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本领。“载物”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其内功,积极入世,改天换地,创造财富从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即承责天下)。用今天的话说,儒家文化强调“内圣外王”,即个人的自身修养要养成到“圣人”的境界,然后才能走入社会,做好人民的公务员,以促进社会和谐向前发展。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每家每户的大门樘,就是依据这准则建造的——“内方外圆”,这就是张谷英村入世与出世文化思想给我们的启迪,更是我们今天做人的基本道理。

“厚德”这一要务,被春秋时期的孔子及其徒子徒孙们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是孔子在《论语》这本书中强调要“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孔子这句语录,后人录入了《弟子规》,实际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入世为民服务之前,一定要先修内功,用时髦的话说,先做好“学问”。世人必须明白,“学问”不仅仅指读书写字,读书写字,这只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先学会做人,做事,这些都做好了,行为余力,则以学文。最后文也学好了,如此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在这方面讲解得特别细致,说明做学问之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颁发的世界学校教育准则,强调的就是先学会做人。我们今天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会做饭,不会洗衣,待人无礼,出口成脏,好逸恶劳,大凡这样的学生,他又如何会读书呢?所以“厚德”的门槛并非庸庸碌碌之辈随意可入也。你若连“厚德”的门槛都进不了,凭什么去“载物”而承责天下哉!

孔子死后,其学生曾子,为传承儒学,告诫世人如何才能做到“厚德载物”,专门写了《大学》这篇大论文,开门见山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指出:学习的规律,首先就是要先修炼自我,什么都修炼好了,再做第二步,即“亲民”,先修炼内功,再入世为民服务,这就是大学之道。要注意这里的大学,不是我们今天读大学的大学,而是修齐治平的立人立世之修养。所以曾子接着训导我们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你看,在这一连串的排比和承接的修辞手法中,以其磅礴的气势来引导世人修身养性以厚德,再家国天下事而承载万物,几千年前的曾子早就从家国天下的大角度论证了“厚德载物”的内涵,并明确指出了“厚德载物”的时代责任。

曾子之后,孔子的孙子子思,还是担心世人做不好学问,当不好领导,也当不好臣民,难以担当“厚德载物”的救世重任,于是又写下《中庸》这篇大文章,再一次强调君子怎样才能厚德载物的道理。他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于是把“中和”这个命题提到了“天地得其位,万物得其生”的自然高度。表面上看似乎已经超乎政治之外,实则字字句句为其社会政治服务。我们要知道,乾卦和坤卦的实质或者精华之所在,就是教导我们做人做事要主“中庸”。乾卦我已经讲了即或是“飞龙在天”,也只可以“九五之尊”入世,否则就会“亢龙有悔”。而坤卦的“厚德载物”看似没有中庸,其实在坤卦的第六爻,其爻辞就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你当助手的,要像舜帝一样让尧帝把帝位禅让给他,而不是自己争作抢着去夺位。如果自己一旦不守门规,越位篡位,这就过了红线,走了极端,就会“龙战于野”而血染黄旗。历史上的韩信、多尔滚、年羹尧、和珅就是其下场。有人说和珅一直都是乾隆帝的红人,那是因为乾隆在上护着,你看乾隆归天之日,就是和珅伏法之时。真正值得一提到的是五代时期的自称“长乐老”的“不倒翁”冯道,他的“中庸”之学算是到了位,处五朝而皆极人臣之位,死后葬礼感天动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一生对晚清帝国忠心耿耿,从无二心,牢牢树立了汉臣在大清帝国的崇高形象。所以说无论何朝何代何时何地,即或时空发生巨大变化,我们作臣子作下手的作勤务兵的,千万不可巧言令色,谄上媚下,或者谄上欺下,擅自越位甚至篡位,否则就会亢龙有悔,其血玄黄。

当然,当社会进步到今天如此高速发达的现当代科学技术之时代,我并不能完全提倡《易经》坤卦中的至柔温驯,逆来顺受。你看今天的地球次生灾害频频发生,就是大地太温顺仁慈的原故。我们今天作为同时代的人,应该适可而止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有适合的时空能让自己脱颖而出者,那有何乐而不为呢?但切不可太夸张,太骄人,要厚德而载物,万万不可迫切载物而不求厚德,那是必然要失败的。即或是大阴谋家要想以他的人生理念获取成功,也必须要练就好适合于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学问”,明朝奸臣严嵩中进士后,为了达到其目的,又在其老家的山洞里刻苦自修了十年“内功”,才羸得皇帝信任。和珅为了赢得乾隆帝的信任,刻苦自修满蒙汉藏四种语言文字,自修中国历代书法以博取乾隆之欢娱。当然,他们走的是邪路,所以他们一定会得到报应和惩罚。社会历史发展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历朝历代忠奸是分明的。大清一朝的内阁大臣张廷玉,作为一个汉人,而受了比满清贵族大臣同等甚至更高的待遇,是汉人中唯一一个能够入满清太庙的大臣,则可见其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了。

(五)

如何运用乾道坤道而修炼自己的人生,这确实是一门大学问。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子思在《中庸》中引用孔子所说的那句话:“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为舜乎!’”要注意,这里的隐恶扬善,不是说要我们政府部门主管负责人,不负责任不处罚部门单位里发生一切不轨行为或者有失风雅之事,而是说,在执行政策法规的同时,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爱人之心,多关注别人的成绩和优点,适时给予表扬,总比只看见别人的缺点和问题而时加指责训斥要好。

子思为什么要推崇帝舜(“其斯以为舜乎”)呢?他把帝舜作为当世之人学习的榜样,这与“中庸”有何关系呢?有,那就是对“隐恶扬善”适中的把握。据《史记·五帝本记》载,舜在位之前,他的父亲、继母以及继母的儿子对他实施了多次迫害和谋杀,每次都容忍并原谅了他们,从来不记仇不记恨。尧让帝位于舜后,又更加关爱他们,举家和睦,故为万世表率。子思之所以如此崇拜舜,这是第一道理。其二,尧为了选拔接班人,考察舜近三十年,并将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嫁给舜,看其内功修炼如何。三十年考察表明,舜不但明德修身,亲民爱子,而且天下大治。完全符合“内圣外王”的要求,尧这才将帝位禅让给舜。今之世人则不然。某县一小小局长,从来不讲自己功德修炼如何,更不想这王道世界还有“真节”,平日里置三个“不顺眼”的副局长于不顾(总在别人面前揭三个副局长的短,挑拨班子关系),局里大小事都是让他的工会主[xi]处理(美其名值班),自己又不洁身自好,既不“明德”,更不“亲民”,老子天下第一(不知天高地厚),还四处张扬自己的酒囊饭袋,结果被三个副局长联名举报。一个县级小局长,虽然到京城里什么都不是,但在地方一隅,还是可以“显摆”几下的,岂不可惜乎?也许落马的滋味蛮好受的。

“内圣外王”是儒家修身治世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易经》文化留给世人的处世箴言。因此,一个老师,多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自然会赢得更多学生的赞许。一个家长,要多发现孩子身的长处,因势利导,成才更会自然。一个主职领导,在坚持原则政令畅通的前提下,对下属多一点宽容和鼓励,少一点责怪和诘难,工作开展一定会顺畅得多。一个下属一个员工,多一点尊重与宽容,多一点理解与支持,则家兴国盛而天下和矣。以此推之,万事皆然。亢龙有悔,其血玄黄。隐恶扬善,中和至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祖宗之训不能牢记么!

2012年8月28日凌晨草成于养心斋,修改于2012年12月5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ferrym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啸长歌点评:

作者以“易”而论世界,以“易”而说人生,以“易”而言官道。洋洋洒洒,是为宏论。家兴国盛而天下和,是本文的主旨。欣赏!

文章评论共[9]个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欣赏,问好作者!at:2012年12月06日 中午2:43

ferryman-回复谢谢! at:2012年12月07日 早上9:13

一啸长歌-评论

再次拜读作者好文,问好作者!at:2012年12月06日 下午6:54

ferryman-回复谢谢贝壳。祝安! at:2012年12月07日 早上9:15

ferryman-回复谢谢长歌。祝安! at:2012年12月07日 早上9:17

绍庆-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祝写作愉快(:012)(:012)at:2012年12月07日 清晨7:26

ferryman-回复谢谢。欢迎指导! at:2012年12月07日 早上9:15

雨素-评论

欣赏朋友佳作,祝创作愉快!at:2012年12月07日 中午1:53

ferryman-回复谢谢前来茗茶!祝乐! at:2012年12月08日 凌晨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