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偶 拾秋雨綿綿

发表于-2012年12月08日 上午11:53评论-4条

有一个晚上,我夫妇走进第五郡陈兴道街的首都冰室吃冰淇淋,忽听一名香港客对店主说:飞机还未着陆,往下看,满是密密麻麻火柴盒似的房屋,一瞧就知到西贡了。

又有一位新加坡商人到越南投资说:今日的越南一如60年前的新加坡,言下之意越南比新加坡落后60年。

更有一位比较有学问的台湾老板说:你们越南的华文报我几乎读不懂。此话乍听教我不无惊讶,凡此种种,莫非言过其实?

先说火柴盒式房屋吧,看似火柴盒,绝非贫民窟,应该是小康以上才拥有的洋房。由于胡志明市幅员甚广,新开辟的住宅区极多,口号是郊区都市化,外来工涌进,人口剧增,有能力的人都争相盖洋房。

据了解,越南尤其胡志明市的房地产一向以黄金计值,临街地价动辄数百甚至上千两才可到手。尽管如此,20年来,胡志明市的年均建筑进度数以万计,由于建筑费用追不上黄金,变成明升暗降。一般来说:自由发展的建筑说什么都比公寓住得舒适,建筑执照批出来只限制高度19公尺,换句话说顶多五层楼,超过这高度须另行申请。

自从西贡河以及饶禄河涌(译音)和数不清的违章建筑被拆除之后,人们获得政府分配住到新建公寓去。胡志明市到处兴建巨厦,有的用作公寓也有专供外商设办事处的商业大厦,更有以种种姿态出现的,就连青年冲锋队总部(解放前的自由太平洋书院)也在兴建中,这个地盘四面临街,预见将以超级市场姿态面世。

公寓的售价并不便宜,要非万不得已,人们还是喜欢自建火柴盒洋房,可以自由发展,似此形势,还跟60年前的新加坡没有不同,真的没话可说。我未曾到过新加坡,尤其不知60年前的新加坡怎生模样,却还知道新加坡人口比千多万的胡志明市差得远,胡志明市今日的经济处于腾飞状态,比新加坡落后60年一说未免太武断!

众所周知,南方解放前的经济由少数华人资本家操纵,弄到凡是华人走到任何乡下都被视为财神爷。解放36年来,真正的富有人家是谁?一个原本是朋友赫赫有名的华人商家告诉我:10家上市公司没一家属于华人!

有一次我送货到西贡新开辟的第二郡,目的地是别墅区,眼见成百住户的富丽堂皇气派,我走进其中一家,一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似的见所未见,他们既然对货物有大量需求,自是商家,绝不会是什么达官贵人,叫我怎能相信越南比新加坡落后60年?

落后一词听来剌耳,未经深入观察,妄下定论令人难以接受。西贡解放报(华文版)为民喉舌,记者撰稿有一定程度,间中出现类似“侦察跟踪对象"不堪入目字眼,乃翻译组滥用trinh sat theo gioi doi tuong 直译手法所致。不久之前,我也读过一位后生文友的作品,用了一句“参加交通"也是越文tham gia giao thong的直译。

这也难怪,越南华人土生土长,平时尽管以华语交谈也掺杂不少越语单词,就跟香港人把再见换上拜拜一样,习惯使然,毫不出奇,该台湾老板吹毛求疵硬说读不懂西贡解放报乃过甚其词,不可尽信。虽然如此,物先腐而后虫生,寄语越南新一代华文作者写稿以中文思维表达至关重要,否则误导读者,罪莫大焉!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秋雨綿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夜雨不朦胧点评: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学习了,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4]个
夜雨不朦胧-评论

(:046)at:2012年12月08日 下午3:08

秋雨綿綿-回复謝謝編輯,問好 at:2012年12月09日 凌晨1:19

文清-评论

早上的晨光,带给你恬静美丽笑容。祝一天好心情!at:2012年12月09日 早上8:06

秋雨綿綿-回复謝文清,祝好, at:2012年12月09日 晚上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