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网上传传播着廖相录与小敏的师生恋悲剧。事情发展成为悲剧,这其中有着偶然的因素存在,但是这绝对不是用偶然可以解释的,它还存在着一种必然成为悲剧的因素。说说实话吧,廖相录的整体素质太差了。尽管他在教学上是一把好手,但是教育,教的是书,但是不能光教书啊,我们培养的是人,是全面发展的人。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要健康发展啊,这不是仅仅会教书就可以做到的。
恋,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形式。恋爱,恋爱,也不过就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但是,这个恋字还可以与很多的词搭配到一起啊。象恋人啊,恋物了。恋物,我们今天就不说了。这是一种心理症结。如果轻微的话,没有问题,但是一旦过了,就成了什么恋物癖了。就是病了。需要去看心理医生。譬如有些男人喜欢收集女人的内衣,而且已经达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这就是心理疾病了。这时候,“恋”字是爱,但是已经很是让人恶心了。这种恋,三分是爱,就有十分是变态。
我们今天就说人吧。至于恋人吧,除了谈恋爱的那一种恋人的方式外,我们还可以列举出很多种恋人的例子:比如什么恋母情结,恋父情结啊,还有就是恋师情节。当然,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个病态的恋法:自恋情结。也就是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甚至自己为自己憔悴,这明显有些病态。这种情况很少见。基本上也就最可能发生在那些孤芳自赏,自命不凡的美男子或者美少女的身上。一般的人得不了这病。
我们就说说恋母情结,恋父情结和恋师情节吧。我们不难看出,除了恋父情结,恋母情结,就是恋师情节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实际上在人们的心里或者说潜意识里,母亲,父亲,老师,这三种人的地位是很接近的。老师基本上就和我们的亲人一样啊。当然这里说的是好老师,坏老师放一边,暂且不论。
我们说恋母情结一般是发生在母亲和儿子之间,我们看的经典的神话戏《宝莲灯》就是一个特例。恋父情结一般发生在父亲和女儿之间。这仿佛很符合异性相吸的原则。而恋师情节,不言而喻,也就是发生在老师学生之间了。既然是恋,那么肯定就是在感情方面超过了一般的水平,到达了另外一个高度。但是无论到达什么高度,这都说明人与人之间是能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的。我们说很多女性都会把自己的父亲做为自己寻找中的那个丈夫的雏形,而很多男性也一样,他们会把自己的母亲做为自己心目中的妻子的雏形。这种现象说明了母亲和父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具有多么大的影响。也在从另外一个侧面告诫人们要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可以学习,甚至可以崇拜的榜样。恋母情结,恋父情结很少会发展成一种畸形的情感关系,相反,它对于家庭生活有着很有益的帮助。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情感才是维系一个家庭的重要纽带,而且是最有生命力的纽带,它甚至可以冲破物质及其世俗的封锁和禁锢。
我们今天重点需要说说恋师情节。毕竟,老师不是我们的家庭成员,甚至不是我们的亲戚,什么都不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工作关系的纽带。老师爱学生,以及学生爱老师,这都没有错。但是这绝对不是男女恋人之间的那种爱,而是一种类似于父爱或者母爱的东西。做为一个老师,一个教育者,按道理是可以处理好这些事情的。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老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都不会迷茫,都不会束手无策。老师毕竟不是父母啊。在孩子和父母之间,爱,不管如何滋生蔓延,都不会出格,都不会成为男女之间的男欢女爱。但是在老师与学生之间,这种恋情就不一样。老师毕竟不是父母。谁都知道儿女是不可能与父母结为夫妻的,所以这种恋情不可能发展成男女之间的那种恋情。但是,如果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冲破了世俗,社会道德以及法律的禁锢,那么,他们是可以发展成为男女之爱的,而且已经有人为后来人做出了榜样。这对那些涉世未深,又盲目崇拜的学生来说,简直就太有诱惑力了。而对一些素质不高,意志力又薄弱的老师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啊。当然,师生恋的发生一般都是由学生先引起的。学生的盲目崇拜可能冲破了底线,于是就象老师发起了进攻,要冲破师生关系的束缚,达到一种恋人的境界。这个时候,学生是有进攻的主动权,但是整事态如何发展的主动权还是在老师的手里。只要老师不投降,不最终丢掉老师的身份,学生也是一个巴掌,不但拍不响,也不可能获得成功。对此,老师完全可以装糊涂,完全漠视学生的某种越线的表达。这样做,可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然,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漠视也许是不起作用的。老师当然也可以试着和学生进行沟通。这种事情自己做可以,让别人旁敲侧击地做也可以。但是最好能够为这些未成年人保留一些不该为外人知晓的秘密。无论你采用哪种办法,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不妥协,不投降,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只保留一种师生似的关系。可以和学生交朋友,但是绝对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以恋情为纽带的关系。
总之,老师不出格,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恋师情节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如果老师把这种关系把握的好,那么,这还是很有利于学生努力学习的。对于学生来说,什么都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当然这也就包括他们对老师的爱。尽管动机可能不纯洁,但是有老师把握方向,它也就不会出问题。也许长大以后,这些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小时候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啊。在这样的问题上,老师的道德水平是很值得考验的,也是要接受考验的。这不仅仅是指那些身在恋师情节中的老师,还包括一些知情而旁观的老师。不嘲笑任何一方,不起哄,积极而正确地参与,努力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引导,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些老师发现别的老师和学生有这种情况,就喜欢起哄,唯恐天下不乱,总是无凭无据地把老师或者把学生想得如何如何不堪一想。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就是罪人,他们只能把事情搞得很难收拾。让当事的老师和学生都很难受啊。这种老师本身的素质是值得怀疑的。也许说到底是他们本身就心怀着这些肮脏的想法。他们是没有什么资格对别人说三道四的。
最后想说:恋,恋什么都没有错,毕竟这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一旦过了,就有错。对待爱,我们没有别的可说,如果我们以一种善意的,无私的,有着崇高动机的爱予于回报,那么,我们就没有错。就是有错,也会被我们改过来,而不是一味地错下去。只要是真地去爱,爱就不会有错,错了,也只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真地去爱”。
-全文完-
▷ 进入寻找故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