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4 6
袁真飞
乍看题目,可能让人想起科幻大片《2046》。但是本文不是科幻,而是对历史走向的追问。
1946年,是一个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年份,是一个战争与和平相依的年份,是一个进步与倒退同在的年份。
在国际上,联合国取代国际联盟正式成立。由于日本的投降,原本合作的东西方阵营出现了裂痕,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时公开提出“铁幕”一词,冷战时代拉开序幕。
而在东方的中国,中国人民举国欢庆抗日战争的胜利,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声望空前高涨。然而谁也不曾想到,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民政府接收大员的贪腐迅速地让本来对抗战八年的国民政府感恩戴德的民众失望透顶,这竟然成了后来国民政府倒台的起点。再加上,善良的人们在胜利的氛围中没有注意到为了争夺对这片土地的统治权,国共两党以冠冕堂皇的理由磨刀霍霍,战争的烟云又悄悄的升起在这个刚刚经历过战争浩劫的国土上。
但是,在这种环境中,国民政府举行了国民制宪大会。尽管共[chan*]党和与共[chan*]党站在一起的民主党派对此多有批评,甚至拒不参选,说到底,当然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或许,国民政府确实是可以作出一些让步,这样就能够避免把共[chan*]党推向战争一方。然而,从后来的结果上看,这种投票选举的方式还是为台湾日后的民主变革打下了基础。想想看,从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是政治运动不断,领袖被抬到至高无上的神一般的地位,而在台湾,尽管也有白色恐怖,也有绿岛的血泪,却从五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是在基层进行选举。所以,八九十年代台湾的民主化难道是一夜之间完成的?因此,当我看到1946年国民政府制宪选举的纪录片,怎么会不百感交集?
再回头看1946,国民政府虽有种种不足和败笔,而她的制宪选举却不能不说是最大的亮点。为什么她依旧没有避免灭亡的命运?一个字,大家看到的主要是他的独裁专制和腐败。这也是共[chan*]党和民主党派对国民政府最大的批评,而且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样一来,国民政府怎么能够不在几年以后倒在硝烟弥漫的烽火中?
还有,在那一年,在遥远的湘南山村里,有一个平凡的女婴诞生了。尽管,这个世界不会因她而变得更和平或更加充满憎恨,可是她对于我来说却是最重要的,因为她就是我的母亲――樊忠池。
-全文完-
▷ 进入袁真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