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过时的“后记”ferryman

发表于-2013年01月19日 晚上8:17评论-6条

过时的“后记”

2013年1月11日,这是我一生应该记住的一个日子:我的历史文化散文《大古都》一书,刚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并由各新华书营销后,就十分荣幸地参加了当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书市展。中青社p主任给我电话祝贺,我既高兴又彷徨,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

首先衷心感谢“烟雨红尘”散文栏目给我提供写作的平台,感谢这么多年来在这个平台上散文栏目组的编辑们对我的文字(在栏目上我一直以《走近古都》的篇名发表在网络上)所给予的肯定与鼓励。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个平台,也许就不会有我的《大古都》一书的面世,至少没有这么迅速。而中青社居然能够录用我《走近古都》的稿件并直接定名为《大古都》,且w编辑多次肯定并褒奖我的历史观点和语言特色,这是我一生中意料之外的梦想和奢求。感谢中青社“出版无类”:不因我一普通农民的儿子,而把我近年来利用工作学习之余而写下的几十万文字婉拒在出版社的大门之外,反而让我的《大古都》能够挤身于全国图书目录之列,这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自豪。

《大古都》一书是我近几年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学习研究中国八大古都历史的体会与感受。我不是一个职业作家,也不是一个能够有许多时间来从事写作的人。人为物累,亦为正常的工作而健康自信地忙碌。因而,生活与工作必须占居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所剩无几的时空能让我这样顺利地完成我一生工作之外的四大心愿之第一个心愿,即:完成对八大古都的研究与写作,而中青社圆了我的这个梦,我知足了欣慰了。我的第二个心愿是,用现代价值观完成《中国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文化讲座”(正在进行时),呐喊今天国人对国粹文化的沉睡与厌弃;其三,尽力完成《青少年如何读中国历史》,以滋润沉醉在网络游戏灯红酒绿之中的中国青少年(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民族魂灵与爱国情结(正在整理);第四,整理编辑好自己这些年精心润色的个人散文集《人生三道茶》(已完稿)。如此,我此生无憾。但愿苍天佑我。

也许,在中国所有新华书店所营销的图书中,《大古都》是唯一一本用历史文化散文形式写古都历史的书籍,可能也是唯一一本没有前言(序言)没有后记的历史学术著作。w编辑多次要我写篇后记,哪怕几十个字,我都婉拒了。因为我知道,我的语言特色和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容量(历史信息较多),会给读者带来一些艰涩与麻烦,但在通俗与愉悦之中,或许因为我在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取舍中,所表达出来的不同寻常的历史观点和所作出的与众不同的历史结论,有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些许失望之后的欣喜。

滋生写作《走近古都》的念头始自2007年,并于2007年7月25日第一次在“烟雨红尘”上发表第一篇《走近古都》(一)。之后便陆续在网络上边写边发,直到最终完成初稿(约35万字),期间已经熬过了5年较为漫长的时间。

作为一本历史类散文,期中有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归类和评价,有对历史知识的研究与探讨,有对历史文化现象的透析与追踪,同时也有对相关史籍的质疑(如对李鸿章的评价问题等)。综其要义,则为彰显中国八大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观,从而达到以古喻今的目的。

写作本书,我基本上保持以下历史观点。

一、忠于历史:一切史料皆真实历史,在完全忠于历史史实的基础上作出自己对历史的相关结论(如写太平天国运动,我的个人观点是在肯定中持有否定的态度,且说出其否定之理由)。

二、勇于归类:在对八大古都的研究过程中,我原则上采用归类法和比较法写作,让历朝历代的史实和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一目了然。如写南京古都时对北伐战争的归类,写北京古都时对北京历代帝王和大臣的归类,写安阳古都时对六位甲骨文研究者的归类。写开封与杭州古都时对有宋两朝三位末帝命运的归类等。

三、不受局限:敢于冲破古人之述和近代当代史学家之述。如对郭沫若等人对其“龙凤图腾崇拜”的结论的质疑,对中国远古的禅让制和远古公有制的质疑,对南京“金粉地”的新解,对曾国藩并非“完人”的评价,以及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知与补充(如对“幽燕”的解释,作者补充了《辞海》与《现代汉语辞典》对该词解释的含糊和不足之处)。

四、大胆创新:研究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很多时候在尊重客观公正的历史史实的前提下,敢于立新。如在对北京古都中轴线的研究过程中,民族融合的思想让我产生了对中轴线的新解(如我认为中轴线的偏离是人为的,是民族整合的桥梁,是作大中国皇帝的象征)。如对乾隆皇帝的评价,对年羹尧与科隆多生死问题的讨论等,都表明了自己较为新颖的观点。

总之,《大古都》一书,只是我在工作之余,对中国古都历史研究的一点体会与感悟,多有暇疵,敬请读者斧正。

仅以此文作为《大古都》一书过时的“后记”吧。

2013年1月19日 草成于养心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ferrym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儿那么缠绵点评:

一代古都,演绎着中国不断变化的历史。一本历史文化散文《大古都》,洇透了作者的心血。感谢烟雨红尘为我们提供了文学创作的平台,亦让我们提前观赏到了这部巨作。一篇《大古都》一书过时的“后记”,耐人回味!祝您创作愉快!

文章评论共[6]个
罗洵-评论

向作者致敬,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饱含了艰辛,而作者能够以一家之言表露自己的想法,让更多的人受益,应该给予鼓励和谢意。我祝贺朋友,也希望你的梦想都实现,我们期待着哦。at:2013年01月20日 早上9:29

ferryman-回复谢谢,周末快乐! at:2013年01月21日 凌晨1:45

沐琉汐-评论

汐儿携《一生相思为一人》前来拜读,请多支持支持哦。http://yanyu.love/novel/1071571.htmlat:2013年01月20日 上午11:53

诗心静美-评论

(:001)为您的成功喝彩。at:2013年01月20日 晚上10:31

ferryman-回复谢谢。敬香茶! at:2013年01月21日 凌晨1:46

文清-评论

新的一周开始了,祝朋友天天好心情!at:2013年01月21日 中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