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恩重如山(二)又得浮生一日凉正中仁和

发表于-2013年01月27日 上午11:54评论-1条

和曹老师相比刘老师没得选择。

我听到他经常会念叨:“殷勤昨日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日本人被赶出了中国,国民政府的全椒县长励精图治,明察乡里,扶危救困。我们这里的老一辈人坐在老树下说老古经经常会说起这个话题。刘老师就是县长的外甥。至于刘老师怎么成了我们村的倒插门女婿,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他家就在我家前面。小时候,开门就能看见他老婆骂他,听到最多是一句“搪炮子”大概就是挡子弹的意思,还有就是“你个地主王八羔子反革命,害的老娘跟你遭人骂!”却从来听不到他回什么,不知道是出于不屑,还是软弱的缘故,他只是干着该干的事情,就像耳朵已经不存在了。

80年,分田到户,他家也分了十几亩的田。天还没有亮就和他的秃头老婆一起下田,干到7点左右老婆才准许他去学校。那时候老师是没有人愿意干的,而他似乎是有一种教书的热爱,从来不请一天假。其实我知道,是因为繁重的农活让他吃不消,瘦削的身体如果不在学校休息,估计魂早已经弃囊而去了。我有时候会看他从田里上来,也丢下农活和他一道去学校,路上他对我说出了这个秘密。

初中的时候,他教我们美术、历史。他教书从来不带课本,上课的时候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和同学们吹牛,当然都是历史故事,嘻嘻哈哈,绝不责罚任何同学。有的老师就嘲笑他和同学们差不多高,不敢发火。 

我小时候喜欢照着《三国演义》《兴唐传》一些连环画上的人物画画,他每每看到总是赞不绝口。到他教我美术时,他却对我说,画的像,不是美术。其实那时候并不理解,不过从他嘴里出来的“误笔成蝇”“波提切利”“米勒”“米开朗基罗”.........的故事仿佛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美术之门。

他开始着手教我素描,当我的素描让他眉开眼笑的时候,又开始教我色彩的描绘......

初二那年,刘老师带着我的几幅画和校长到教育局为我争取了一个特殊人才保送名额,但是有三个代课老师拒绝签字,保送就无法通过,因为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父亲的“飞虎队”迫害。有一天晚上刘老师到我家和父亲说:“请他们吃一顿,人都有见面之情的,我们再从中调和一下,又不是杀人仇!”父亲“正义凛然”地回绝说:“小动作,拍马屁,我不会.....”刘老师临走时嘟嘟哝哝的叽咕:“愚昧无知,中毒太深,不可理喻.....”他大有范爱农的失望之情形。从父亲看他离去的眼光里,可以看到一丝的愧意:那是我刚刚记事时的印象,他被父亲戴上山尖纸冒,像南霸天一样蜷缩着头,被人们叫喊着批斗,至于喊什么,真的不记得了。

刘老师有一辆自行车,他买车的原因就怕干活耽误了到校的时间。由于我们两家的田都挨着,所以每次到点,他就会喊我上学。那天,他载着我说:“你这条小鱼原本是跳过了龙门的,可又被水冲了回来 ,这只是一个意外,意外常有,可信心不常有,像你这样,起早带晚干农活,白天上课就睡觉,估计上高中都成问题,但是环境就这样,我想要你多么的坚强,也是一种残忍.......”他语气是种长辈的柔和,跟我们眼里的“大朋友”判若两人。 

秋天,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稻田,被人们“蚕食”成了静默的旷野。已经没有了紧张的气氛和辛劳的汗水,大伙坐在桥头相互倾吐着这一个季节如何的疲惫,有的也嬉笑着打趣,刘老师黑人一样的面孔和核桃一样大的眼睛自然成了人们打趣的对象:“刘老师你是从非洲来的吧!”“要是稻子再割不完,你搞不好就得回到非洲‘老家’去了.......”他咧着说:“那里割的完,明年还有呢”

于是人们一聊到他就会说“明年还有呢”却没有人提到他常说的“又得浮生一日凉”

如果说曹老师选择隐忍和坚强,刘老师则在解释什么叫随遇而安。

后来,教师的待遇提高,他家搬到了学校。不久农村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正中仁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如果说大爱是崇高的
是做人的境界
那随遇而安或是一种做事的境界吧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岁月总在悄悄流逝,流水总在滚滚向前,一切都在变,但我的祝福和心愿不会变,祝朋友幸福健康,平安快乐!at:2013年01月27日 下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