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2013始,带着三毛去流浪16苏丹卿

发表于-2013年01月28日 晚上9:23评论-1条

【16】会掉眼泪的沙漠

这算是流浪中的一段插曲吧——如果按着流浪的行程,此时应该是在火车上了!但我决定还是想在中间插段一份辛酸又感人的旧日年华。

算算时间,关于这段意外的邂逅,应该是从青岛回来了。尽管人的确回来了,但记录的故事中,还是忍不住写下这篇,让我哭得像是感觉三毛就在我眼前,离开了!

晚上打电话给女朋友,说是一起去吃饭。我告诉她,从青岛回来后,我几乎是没有吃过一粒大米。突然,很怀念——整天把自己栓在屋子里,对着电脑,对着窗户,对着这座喧嚣的城市,似乎是忘却了在路上的时候,灵魂是多么的兴奋。或许,从青岛回来的时候,看完了整本的《撒哈拉故事》吧。后来,和小明看了场电影,才明白,这个故事,竟是百转千回,一悲一喜。

女朋友说是在超市等我。我洗洗弄弄,脱下睡衣,赤luo着身子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脖子下面的三个痕迹,还没有消去,这让想起明天要去合肥,探望小明的事情——忙涂了药,换身自己几乎不怎么穿的衣服,还有一条枚红色的围巾。女朋友见到我的时候,很意外,说是今天怎么漂亮?

我一愣,笑笑!

心想着,明天这样穿去见小明,会不会碰擦出什么火花呢?

记得六年后,三毛重回马德里的时候,再次见到荷西的那份激动的情感的时候,我想此时我满怀期许的回去合肥,和小明计划去三河古镇的事情,或许我也会激动的掉眼泪吧,因为我答应小明说——小丹在流浪的路上,要和你演绎一段不分离的三河恋!

脑海里,突然某一天晚上,一个聊得非常友好的文友,给我发来了一段《三毛珍贵录音》。当时我有点发愣,他告诉我,因为小丹喜欢三毛,因为小丹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和脚步,像三毛一样去流浪生命。所以这个录音,他找了很辛苦。

短短十分钟的自述,三毛与荷西的爱情,像是回到了撒哈拉,看到了那段感人的故事——六年等待,此生初恋,此生婚姻!夜很安静,撒哈拉沙漠依旧在那里,彻骨的晚上,残星点点;马德里的天空下,荷西倒着跑,一边说再见一边挥手,还下着一块块的雪…六年的守候,马德里再遇…沙漠里的日子,正像三毛所说,她眼里的世界都是繁华的…

忍不住,我哭了!

像是沙漠里的眼泪,那颗颗沙粒,何尝不是三毛的心酸?

这段美丽的旧日年华,像是被翻过去的页章。再回头看,荷西不在,三毛不在,撒哈拉依旧,只是这片曾经让一个女人疯狂热爱,曾经让一段婚姻里的爱情像是花儿一般,开得那么美丽的沙漠,是否还残留着这个女人的脚印,是否深夜里还回荡着她的笑声呢?

或许没有吧,或许一切还是那么的无情吧,也许一切又是那么的无奈吧。沙漠里,房东太太的那间幸福的小屋,三毛的家——是否还在呢?是否依旧像是个艺术天堂呢?

我常常感到很苦恼,这个女人如此离去,竟又是让我这么的牵挂——当思念熬成一种折磨的时候,很想去看看,去撒哈拉看看,或许那里,我能找到一丝关于她的影子吧。 流浪的意义,其实没有那么伟大,对生命的诠释也没有那么的高尚,也许正是因为她的缘故吧!

我和女朋友说,你认识三毛吗?

她问我,是不是三毛流浪记?我告诉她,三毛的确流浪,但不是流浪记的那个男孩,而是撒哈拉里的那个漂亮的女人。

《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作者,是吗?

我点点头,看来女朋友是没有看过撒哈拉的故事了,倒是记了这么一本比较感伤的人生怀念。女朋友不太爱看书,即便是《梦里花落知多少》,她也是零零散散,看得断断续续,竟然笑着说,不知道在写什么!

我沉默了,能记住三毛的有多少?其实很多;但能爱她的有多少,其实很多;只是能藏心里,陪她一起哭,一起笑的有多少?其实这并不多。记得有一次,面对小明的时候,我很想问,你是不是荷西呢?其实,小明很幽默,虽然有些敏感,但偶尔撒娇的小情绪,让我感觉这个比我大几岁的男人,竟然纯真的有点荷西的味道。

荷西是什么味道,我不知道!

他在的时候,我不在,正如我在的时候,他不在;当我爱他女人的时候,他不在,当我试图想找到他的女人的时候,他依旧不在。可悲的是,连这个女人都不在。荷西的样子,如三毛描述的那样——一个高大,脸上都是胡子的男人。

只是纯真的思想,让我觉得小明,有点荷西的味道。或许是因为纯真吧!

笑笑,那部还没有问世的《三河恋》能不能顺利的演绎,古镇有八大“古”,小丹和小明的八段故事,能否圆了一个久别重逢呢?后来,我告诉文友,我似乎是找到了属于小丹的荷西了。文友笑笑,像个傻瓜一样,说他的三毛早已过去!

他说,人生的尽头,就是去梦想的尽头。那里有着一片海,还有一片沙漠。你可以在海里扔下梦想的玻璃樽,但一定要在沙漠里装下沙粒,在寻不到归宿的时候,将泪水和沙粒一起放在玻璃樽里,然后大声笑着扔向大海——或许在你的下一个世界里,有个人已经捡到了这一世,你的呼唤!

当时,我在想,装了沙粒,梦想还会飘向未来的下一世吗?

他说,那是沙漠的眼泪,像是荷西离开的晚上,三毛流的泪!生命里有太多的牵强,只是有些时候,失去了才知道眼泪竟是这么的追悔过去。他问我,你记得三毛写的歌《橄榄树》吗?我点点头,那棵橄榄树或许就是荷西吧!

他说,那是爱!

或许,有一天,我真的去了撒哈拉——那里有片海,海边有个玻璃樽!流浪的意义,是寻找生命的意义,但文友说,三毛的生命始终没有意义。这句话,我没有反驳,也没有支持。那段十分钟的录音,我又听了一遍,突然耳边好像传来了一阵沙漠里,那不远处的海边的风。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苏丹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冲冠为红颜点评:

三毛的爱、荷西的情,
激励着一代一代、成双成对去流浪、去远行。
撒哈拉,一个不朽的神话。
那里有海,海边有玻璃樽!
流浪的意义,是寻找生命的意义。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3年01月28日 晚上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