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像黑夜中的一个精灵,散发着微弱的光,静静的向人们倾诉她的抑郁与欢乐,人生与梦想,以及不曾熄灭的希望——题记
她,是安妮。
这个十四岁的犹太小女孩,在二战期间一个隐蔽的密室中,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她在密室中两年的生活,也是她生命里最后的两年。
她把她对战争的厌恶、对人生的感悟、对未来的期望,与当时她和其他八个犹太人的琐碎生活,都记在了日记中。这位可爱的小女孩一直满怀希望期待在二战结束后能够发表自己的日记,然后成为一名记者或大作家。但事与愿违,她没能亲自发表,而是由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父亲将她零散的日记集结成册,名为《安妮日记》。
因为安妮是犹太人,仅仅只是因为她是犹太人,就使她经历了和其他犹太人一样被驱逐、被屠杀的噩梦。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死亡和恐惧伴随着小女孩安妮。安妮一家人和另外一家人只能躲藏在地下室内,她却因为处处不如玛格而遭受冷落。她就像一只被笼子关住的小鸟,失去了自由,她失望、悲伤却不绝望,在这被现实狠狠碾过的世界中,安妮仍紧抱着她的理想,每一天写日记记录生活,不让它被残酷的现实抢走。
安妮是坚强的,比同龄的我们要坚强。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火与压迫,没有恐慌与混乱。但是身边有些同学却为繁琐小事或些许挫折与委屈,对生活充满了绝望,自残甚至自杀。读读《安妮日记》,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再坚强一些?世界无论如何黑暗,生活中总能看到光明。
你看,十六岁的安妮即使在躲避纳粹迫害,长年局促于狭小房间之内,每天生活在恐惧与寂寞之中,也未曾放弃过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即使只是一缕阳光,也能使她感到幸福与温暖。而同龄的我们,却拥有的比她多的太多,我们没有权力轻易放弃——放弃自己,放弃生活。
安妮在这段地下室的生活里面,学会了关心,学会了同情,每一天都是那么乐观,她相信人内心其实都是善良的,但是生活回报给她的却是死亡……
安妮写到“我想在我死后,我还能活着。”她做到了,借她的日记向人们传递着即使在黑暗中,她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和平的向往,那点点黑夜中的光芒唤醒着罪行者的良知,唤醒着人们对人性、生命、战争的思考。
安妮就是一个不死的精灵,她高贵的灵魂像阳光一样,时隔多年,仍然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全文完-
▷ 进入甘雨随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