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流泪的雄鹰利剑红心

发表于-2013年02月06日 清晨6:18评论-1条

我本是一个怀着理想读书的人,想将来干一番大事业。进入社会后经过几次闯荡,才知道精彩的世界里却是有很多的无奈,最终才发觉生活中许多的不如意,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们是无法改变环境的,只能去适应如果问小朋友们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我想大部分的回答是将来当官。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他们父母的理想和愿望,对子女充满希望的父母就会开导子女好好学习,将来能当个的官。

我小时候父母也是这样启导我,说只要当了高官就会有很多人敬重你,巴结你,那时天天坐小轿车,有很多人会给你送礼,给你送的礼你就吃几辈子也吃不玩。那时的我经过父母这样的启导,对坐高官充满了无比的憧憬之情。虽然父母那样的启导我,但是我贪玩的性格仍然是改不了。上学后,只要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就会跑出去玩。父亲只要看见我在外玩就会生气的训斥说:“整天贪玩我去看你将来也不会也什么出息,干脆和别的小伙伴一样能认识几个字然后在家修理地球算了”。当然这是父亲说的是气话,可是我只要听到父亲的训斥就会拿起书本接着学习,虽然这样我的成绩有不在班里前几名。

我的成绩不算是理想的,但是坐官的理想依然是没有破灭。因为人善人欺的现实逼的你不的不往高的理想去爬。书里说的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却为什么是勾心斗角的?那时的我不过还没有想这些。只知道拼命的学习,将来能坐官。

当然想坐官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在乡里读中学的经历,我去乡里读书之前那是对乡中学充满了无比的神秘之情,渴望着早一天进入到里面读书,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没有想到的是,那里却是噩梦开始的地方。

我刚开始进入乡中学时觉的哪里也是新鲜,可是新鲜了没有几天噩梦就开始了。我们从远地方来的同学不知什么原因就挨顿打,打人是什么人呢?第一,就是家在乡里的同学。他们依仗家在乡里,离学校近,欺我们这些外来学子。他们都是拉帮结伙的,打架的时候他们都一起上,一俩个人难免打不过他们,挨打那是经常现像。第二,就是官二代或是富二代(那时还没有这个词)。依仗家庭权势条件或家庭富有的好好条件欺负外来同学。那时的暴力能到什么程度呢?只要是下了课还没有出教室门就会看到很多人望一个地方跑——去看热闹,那地方已经打起来了。这地方还没有打完那地方又打起来了。

学校暴力事件如此猖獗学校为什么不治理呢,学校也治理,可是不管是罚款或者是把打架学生的父母叫来了,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暴力事件却是越来越严重。

因为这些原因,新闻媒体只要一报导某某学校学生之间发生人命惨案我就会不停思考这样的问题:校园里发生这样事情谁该来负这个责任呢?

我把这些事情和父母一说他们都信,但是上完大学并已参加工作的哥姐说什么也不信,因为他们那时的校园是那样的安宁,平静,都是互帮互助的,唉——为什么我的中学岁月却是噩梦连篇呢?

校园暴力的责任不知是谁,那学生丢东西的责任又是谁呢?

在学校里课间几乎不敢出门,如果一出门你的书本舜间也许就没有了。书丢了怎么学习?只好自己去借旧的或者去书店去买。买来或借来后那就的更加小心了。还有就是自行车气门芯经常被拔,为什有这事?因为校门口的小卖部里卖气门芯和打气。他们卖一个气门芯一块五,而学生拔一个气门芯卖给他们是五毛钱。被拔气门芯的学生没办法,只好在他这买,打气再加一毛钱,那小卖部老板何乐而不为呢。讲到这里我想起了前一阵新闻里说某某学校在教室里安装摄像头的事,引起了争议,如果这情况我的议建——安。如果学校到了这个程度还应该称为学校吗?

学校应是净土,可是腐败的事件不的不让我感到很痛苦。国家设立了希望工程,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不辍学。

我们学校也有名额,班主任开始登记贫困学生。贫困生名额也登记好了,但是他们该怎么交钱还是怎交,一点也不照顾,那么这些为希望工程捐的钱去哪里呢?

外边有来卖课外书的,错字连篇,有的任课老师却给学生们推荐此书籍,那么你的水平难道就这样吗?错别字你看不出来?难道你嫌学生的负担还轻吗?更可气的是农民嫌棉花价低不卖,学校给任课老师下任务,让学生交x百斤棉花卖出证明单据。任课老师只好向学生要,请问这是学生该做的吗?

在中学时很多事情既可恨却又很无奈的,在“恐怖”的中学时代迎来了中考。我的水平如果真刀实枪的来总会差一些分数的,中考结束后在家忐忑不安的等结果。结果终于等来了,与录取分数线还是差几分。虽然没有考上高中,但是如果按自费分数线我还是有希望的。

自费上高中也是划线录取交费的,分数越低交的钱就越多。按常理应改是由高分向低分录取,但是自费生学校录取的却是最低分的,因为最低分收费是最高的。像我们这些分数高一些的去报到得到的答案是——名额已满。

我带愤怒与无奈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家。又进入市技校学习,来到了技校当然是有些不情愿,对这里根本没有抱任何期望与憧憬,因为在我的眼里凡是进技校学习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九的是混子,但是为了摆脱中学的伤痕也只好去那里吧。本来想在这里心静一下,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又是另一噩梦的开始。

我带着伤痛来到这里,算是暂时有了一点的安慰,但是我的理想的火花仍然没有熄灭——将来进入工作单位后努力的工作,有机会再当官。

也许当官不是我一个人梦想。入学后几天,班里开始选举班干部。选班干部之前班里的几个“官迷”就已经开始拉选票了,几个情投意合的人往酒店里一坐,酒菜上来后几杯酒下肚就直奔主题——投票时请给我一票,哥几个就会应声答到——好,好,没说的,咱们谁跟谁啊。这也许在村里选举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这样的事出现在校园里让人觉的太不可思议了。更可气的是投票选举那天我在那里监票,本来班里一共才六十个人,而选票却是一百五十多张。班里又第二次重新选举,结果是九十多张选票。我一看再选下去也这样,干脆做个人情吧。就对班主任说整好了。

班干部选完了,剩下的就是噩梦的开始了。如果你来我们学校,那第一印像就是教学楼里楼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值勤的学生。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呢?就是看着墙壁不要被学生们给弄脏了,门口值勤的学生则是看着不让学生外出。

噩梦还是指的暴力,学校暴力事件很多朋友也许是见怪不怪了,可这里的暴力事件就和监狱差不多了。老生欺负新生,那么这种现像怎么形成的呢?到现在我也也没有找到答案。平时如果你不和他们接触挨顿揍却不知到什么原因,那么有时无意中碰他们一下你还没来的及道歉就被胖揍一顿,这时你就应该明白老生们这是在诚心找茬打架。老生们让你给扫卫生,打水等等,你不能不去,如不然等挨揍吧。

我们这里是封闭式管理,封闭式管理就是指除了双休日之外,凡是住校生都不能出校门,如果有事必须去学生科开出门证。

二 

出门证也只是对新生来说的,老生之间则是睁一眼闭一眼。暴力如此猖獗学校不管吗?怎么能不管呢,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越管暴力却历害。因此有条件的新生都搬出学校住了,有的投奔亲戚,有的则是在校外租房子。我也向在市里工作的哥姐求助,可是德到回答是根本不相信会有这些现像。说什么我们上的学比你多多少,经历不少学校也有学生打架这种现像啊,连学校的环境都适应不了还怎么适应社会啊。

哎——,得,人家根本不信,只能是熬着吧。因为他们的自高自论,以致于后来的一次小错误而差点让我自杀了。

暴力说完了,剩下的就该说说生活环境了。

别的任何一个学校里都有暖气,而我们这里则是冬天挨冻,夏天挨蒸。宿舍里暖气没有,住上一学期掀开床垫子一看——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平时宿舍和院子里不让晒衣服和被子,被子还必须叠成豆腐块等等,与其说一切都按部队上管理还不如说是按照监狱里管理。

这一切在哥姐听了简直他们就是在听《天方夜谭》,人家根本就是不相信。这当然不怪他们,因为我们的时代毕竟差十年左右啊,而且我走的“成才捷径”。

这一切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无法愈合的裂痕,这些裂痕好痛啊,因为这些伤痛,那时我不知流了多少眼泪,而上天也没有同情我。因为这些伤痛,我在哥姐等一些亲人眼里成了一个坏人。

毕业后直到现在这些伤痛时常还让我流泪,在我很痛苦难受的时候我把这些“故事”写成了长篇小说《不想出名也不行》。我写这部小说的目的一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下,二是希望能引起社会的重视,不要让这些悲哀再继续下去。

当我把这部小说发表在文学网站后,点击量也不少,然而却没有引起社会的振惊。

为什么没有人感到惊呀呢,我问了不少人,他们的回答是已经见怪不怪了,当然是不会感到震惊了,唯有感到震惊的也许是比我大至少十岁的人吧,我的作品发表之后我的领导们都看过后不久,我们单位新来的几个技校学生把别的学校来的学生打成了重伤,伤者被送进了医院,而打架的几个学生则全部被解除了劳动合同。

打架事件处理文件发送我们车间后,领导开会时说:“没想到技校学生净是这么爱打架”。因为这部小说的发表,使当初误解我的一些亲戚也改变态度。过节走亲戚的时候在酒席上指着我说:“他绝对是个好人呐”。如果不因为这句话,当时我还不知道我在大家的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头脑简单,没有任何志向的庸俗之人。当然这都是毕业之后的事,而我成为老生之后也在演着同样的故事。而唯一不同的是这一届新生挨欺负时没有一个敢反抗的,我们那一届是新生挨老生欺负时还有还击的。而这一届新生则是给他两拳头踢他两脚,他们则是老老实实的挨着。

虽然我也是老生,但是我没有欺负过任何一个新生。相反有的新生得罪我们老生时,他们有的人怕挨打,就会拿两盒烟来找我去给说情。经过我的说情,求助我的新生就免挨一顿打了。这样的事情我虽然做了不少,但是我却从未问过他们的名字,所以我帮助过的新生有不少到现在我也不知到他们的名字。

很多人当官的梦想一是想发财,而是为了权贵,不挨欺负,受人拍马屁。少儿歌曲《读书郎》不是这样唱的吗:“不是为做官啊不是为面子光,只为穷人有人欺啊,不受人欺负啊不做牛和羊”。

因为这些伤痕,让我的心里更想当官了。当官的目的不是为了复仇和权贵,是为了能够建设互帮互助的,互尊互敬的,互相学习的,互相进步的环境。但是却事与愿违。

我毕业的时候全国各企业实行股份制,职工入股最低一万元左右,而新入厂的学生则更多。我因为家庭贫困而不得已放弃了开始进入的单位,在社会上打零工。

国家政策很好,为了提高职工积极性,让职工与企业共存。还又规定入股自愿,不能强迫职工入股。但是现实又怎样呢?我在单位实习时刚好那里全厂下通知要实行股分制,职工最低是一万五千块钱,而管理层则是根据级别来入股金。级别越高入的越多。

管理层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是职工的怨言那是人人都有。怨言的焦点就是领导层的腐败问题。大家说领导干部不管入多少钱的股都没有关系,人家能想法“捞”回来。而“小兵子”入了股,万一哪天单位破产倒闭入的钱不就打水漂了吗。可是不入又不行,厂里强制性让大家的入股。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担心呢?还是因为腐败问题。举个例子说,单位的一位副总在外与一个刚毕业的女学生有染。时不时的这位副总去找那小女孩,时间久了小女孩怀孕了。副总想赔钱了事,但是那女学生说什么也不干,必须和副总结婚。副总没办法,只好和他原配夫人离婚了。离婚的时候副总给了夫人三套房子,十六万元钱。那么请问当时工人工资是三四百块钱,副总工资再高三千不低了吧。那么这三套房当时至少十八万块钱,那你这些从何而来?何况又给她十六万。你自己又留下几万呢?

鉴于这些问题,一万多块钱入股职工们能放心吗?

可是不放心又如何?因为当时很多单位因经济效益不景气而减员,致使大量职工下岗。在单位是操作工,没有任何技能特长,所以大部分职工不敢去外面闯,怕在外面吃不上饭。慢慢的全厂职有四十个未交外,其余的全把股金交上了。

未交股金的四十个职工的命运则不行了,给他们换岗位,哪里最苦哪里最累哪里就是他们的新岗位。如果你受的了就干,如果受不了就自己辞职。结果他们都辞职了,但是他们走入社会后都混的很好。

我从实习单位出来后心里那也是一片芒然,不知到应该做什么。

我几乎每天俳徊在劳务市场里,期望有一单位能聘用我。但是人家单位用的是熟练的技工,我这刚毕业的学生自然没有愿意要了。在我走头无路的时候一家直销化妆品公司聘用了我,像我这样性格内向的人干这行当然不行了,但这又有办法呢。

我每天硬着头皮出去卖化妆品,我只要和别人面对面说话就脸红,何况是向人家推销东西呢。累死累活的干了一个月,没有卖出多少东西,但是却不知挨了多少白眼。我只好辞职了。

我在劳务市场不知换了多少工作,而当时能够录用我的也只是招聘不上来的业务员的公司。像我这样性格内向又没有社会经验的人又有谁会要呢。虽然这样,但是我心里的那理想的火花仍然没有熄灭,渴望能有一家公司能够培养我一下,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惊人的业绩,来达到我当官的目的。

我在外面折腾了半年也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一方热土。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我带着失落的心情回到了阔别半年已久的农村老家。见着村里的乡亲连头也不敢抬,因为我在村里人眼里是一个外读书的高才生,毕业后却没有找到任何工作,父母的心也是觉的脸上无光的。我能回家也许是最大的限度了,而有些还在外漂泊不定的不敢回家的毕业的学生又有多少呢?难以了解,我常在电视上看的这样的镜头:过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觉的没有脸见自己的父母,不敢回家。于是给家里打电话说单位忙,今年不放假,回不去了。打电话时说自己一会去单位食堂吃肉饺子......然而说完之后却是泪流满面。嘴里吃的是馒头就大葱。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自己的虚荣心在做怪吧。但是村里的人更让人觉的太不可思议了。村里人给我的第一印像就是闲的太难受了,因为他们的嘴简直就是爆花桶。人家无论去干什么他总要众人面前摆活摆活。

先不说别的,就拿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村来说吧。村里有几个在县城读高中的学子。如果安常理村里人应该好好学习才对,但是她们的唾沫腥几乎能流满一条河。说什么自己也不撒泡尿照照长什么样,上一阵子学不也是回家修地球吗。还不如只要认识几个字就回家务农呢,早点给孩子说个媳妇或找个婆家比啥都强。因为有这种思想,很多小孩连三年级也没上就退学了,那能读到高中的那也就廖廖无济了。读高中的几个学生每天必须每天背个“特结实盾牌”。否责用不几天就的被“舌剑”刺破了。村里给那几个读高中的学子家起的绰号像什么“鸡窝里还能抱出凤凰”,什么“乱石子里蹦金子......”那唾沫星是到处飞啊。真是悲唉啊,你说你那么有才给人起外号,为什么不把这些“才能”发挥出来教育子女成才呢?

那几个读高中的学子后来陆续考上大学后,村里人则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什么看人家不白供应孩子,都够争气的,全考上大学了。这也许是有进步的人了。考上大学的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心里踏实了。而暂时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学子则是又挨最后一次唾沫星,说什么这回死心了吧,你考上国家也不录用你,不知自己能吃几碗干饭。等收到录去通知书后又说什么人家上的学校是冷门。唉,庄乡就是庄乡啊,永远不知累却永远也看不远啊。

庄乡既然这么有才为什么总是坚持“随大流,都这样”?虽然是简单的六个字却反映了里面很多的问题。

曾经有个在一起打工的同事问我:“周作家,你天天发表理论观点,你说为什么农民付出那么多的辛劳,为什么却总是富不了呢?”我说这答案太简单了,六个字“随大流,都这样”。这也许就是你贫穷的根本原因,愚昧的根源。种地时人家种麦子,你也种麦子。人家种玉米,你也种玉米,总是让人家牵着鼻子走。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主心骨呢。种地富起来的人不也是很多的吗,他们为什么不“随大流,都这样”呢。

“随大流,都这样”的人最不让我理解的特点就是“执迷不悟,顽固不化”。这个特点最能体现在子女婚姻上。

村里不少人以子女早成家做为自己一生中最荣耀的事情。如不然我在童年时常听到老太太们这样对我说:“好小子,以后我给你说个好媳妇”。这句话为什么会成为老太的口头禅呢,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弄明白。但是婚姻攀比的现像那是遍地是,怎么攀比呢?

首先,就是从子女结婚早晚攀比。如果谁的子女结婚年龄小或者离法定结婚年龄相差好几年就给子女找到配偶了,觉的比人家高几十等级。那派头就是走路有风声,说话抬高音......简直就是觉的头顶冒金星啊。

其次,就是彩礼与陪送嫁妆的攀比。男家给女家送彩礼也许是天经地义的,男家为了自己显的富有,比别家高等,送的彩礼比一般人家多一大部分。他这一摆阔别的女家就会向男家狠要,女家为了显示自己不比男家逊色,陪送的嫁妆也不少,而且贵重。这样一来就给自己增添了很重的负担,虽然如此但是心里却是甜的。

再次,就是婚礼与婚宴的排场攀比。我的印像里最原始的结婚是自行车迎亲送亲,当然这已经成为历史了,那时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现在想起来觉的太耐人寻味了:“穷的连媳妇也说不上”。为什么不说女孩穷的连婆家也找不到呢?那么人生再世就是为了让别人伺候吗?为什么不去看看男子是否有上进心,是否很勤劳能干。和这样的男人过一辈子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吗?真是没有眼光的女人大有人在。

既然怕别人看不起,那结婚的时候婚宴不能小了啊,结婚那天从饭店里请来厨师做饭,租来的餐桌整个院子都排不开。礼金肯定不少收,但是送礼金的人也不能赔本啊,那就玩命的喝啊,吃啊。最后弄的是“家家扶的醉人归”。

一切完事之后送走的是欢喜,留下的却是暂时毁不掉的“欠条”或“借条”。面对这些现像我曾生气的说:“你们真是金山银山也不如封建思想是个好靠山”啊。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人家都这样啊,随大流吧”。

因为结婚彩礼年年在涨,由几百涨到几千几万甚至有的地方到了几十万,老太太们没事就会坐在一起摆活:“你家现在几个闺女,等到结婚时一个男家陪送x万,几个闺女就的百十万,那时你就发了,哈......”听了这些话我觉的特别刺耳,为什么子女在小的时候不去考虑如何让子女成才,却去考虑孩子的婚姻?为什么不去考虑子女婚后生活过的是否幸福美满,却在考虑婆家能陪送多少钱?你这是对子女的人生负责任吗?

在农村人们闲着没事逗小孩子们以婚姻话题为主,那么这些话题对小孩子有没有影响呢?那是肯定的。有一次一个妈问自己的两个孩子:“大城市好吗?”

孩子回答说:“好”。

“想去大城市里去吗?”

“特别想去了。”

“如果想去大城市必须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就能去了。”妈妈的话刚说完小女孩就对她的哥哥说:“哥哥,你的好好学习,如不然无法去大城市。我一个姑娘家考不上学没关系,我能娶到大城市里去。”妈妈听了之后是一脸的芒然。

如果在学校附近赶上学生放学时就会听到一些学生嘴里说另一个学生:“怎么还不走啊,在等你媳妇啊?”听了这些话也许有的人当做笑话过去了,但是这些话的后面又隐藏着什么呢?

媳妇能起什么作用呢?我还真说不上来,但是有一个电视剧镜头让人有点深思:有一年轻男人在家里制造手枪,被他的妈妈给举报到派出所里,派出所里民警立刻把他们抓起来了。老太太给儿子求情,但是因为男子因犯法被带进了派出所里。老太太婉惜的哭着说:“这要是有个媳妇就好了,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那么既然“随大流,都这样”是这么多人坚定不移的思想,那么学问水平应该很高才对吗?可是春节这几天在家呆的几件事却让我陷入深思。有一天邻居王大娘来串门,家里的电视里正在播出系列剧《兵马俑》。王大娘看了电视上的兵马俑时撇着嘴说:“做这玩意才是吃饱撑的没事干呢。”听了这句话我的心里一振,这些兵马俑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全世界的人看了这些兵马俑都对我们的祖先感到无比的敬佩,为什么老太太却给来了这么一句呢?

老人们没有文化也许可以理解,但是一些上大学的高才生说的一些话更让我觉的不可思议。这天哥哥的大学同学来找哥哥玩,电视里正在播出神化剧《西游记》。电视上正在播出《大闹天宫》这集,当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时,这群大学生们欢乎的说:“孙猴子啊,你本事再大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闲着没事你闹腾啥,老老实实的呆着多好啊,这回被压在山下了,看你还闹腾否?吴承恩也真能摆活,你说唐僧去西天取经遭遇的灾难不是菩萨掉下来的狮子就是太上老君掉下来的仙童,要不还有天宫里的高官......”听了这些话我觉的特别刺耳。《西游记》那是我国的四的名著,世界各国出版社都在争相翻译出版,争相购买。对我们祖先留下的财富如此敬重,可为什么这些高等学府毕业的高才生们却说出如此让人琢磨不透的话语来呢?

虽然过节了,村里随时都能听到鞭炮的声音,到处都是喜气洋洋。可是我的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一样沉重。因为一是我不知道节后如何回到城里就业,二就是老娘整天没玩没了的嘟囔着快点找媳妇。

老娘的嘟囔差点让我的耳朵出茧子,这也难怪。因为村里我和我同龄青年已经都结婚甚至都有孩子了。如果再往前推十年,孩子十来岁就已经定亲(娃娃亲)了。看到我还没有找到对像,封建的老娘当然着急了。

现在想起来那时说媳妇哪是媳妇啊,纯粹就是“爷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婚姻大部分是建立在礼金和房子上,老人们一说给孩子们说媳妇就发愁,建房子花不少钱,彩礼钱不少钱......一辈子的积蓄几乎全用在了子女婚姻上。有的甚至还不够,就的借债,完事后自己还的咬着牙还债,哎——,人这一生难道就是图这个吗?

从建国以来,国家提娼提高妇女地位。得,这下可到好,妇女地位越提越高,可以让人觉的高不可攀的程度了。

虽然如此结婚之后消停吗?答案是否定的。不少新人结婚后新媳妇根本不下地干活,只有新郎或新郎和年迈的父母在地里干活。媳妇只要哪里一不如意做丈夫就的屁颠屁颠的伺候,要不然媳妇一跺脚回娘家了,那就的大包小包的领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去请啊。如果顺利也许一趟就请来了,不顺利还不知跑多少趟才能把“爷爷”请回来呢。基于这些原因我是不愿意在农村找的,

之前姐夫就对我父母说让我在家找媳妇,说什么在城里说媳妇不好说,不如先在家里找好了,要不然以后更不好找。

我想找的就是不是建立在金钱与婚礼排场基础上的婚姻,当然我的目的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与智慧,创造出成绩后再找有感情的婚姻。为此我拒绝过几个女孩送来的爱。当时我未和家里任何人说过,再说即始说了也没有用,因为父母心是不管你将来奋斗出什么业绩,必须先把媳妇给我娶到家,这样他们就心安了。

因为又几年没找对像父母那是很着急了,这时姐夫就说了:“我当初说你在家说媳妇你就是不干,怎么样,现在不好找了吧”。那时家里的误解让我像背了一座大山一样沉重,而后来我的《不想出名也不行》在网上发表之后令他们是那样的吃惊,根本没想到那时会有好几个女孩追我。

当然在农村也不是完全没有眼光的。记的有一篇文章这样说的:说在x村有一老汉,老伴早年过世,自己一人省吃俭用供儿子上学,儿子也真争气,考试成绩年年第一。在高考时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乡政府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也够家庭花销的。老汉在晚年的时候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老汉知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想在临终前吃一只烧鸡,尝尝烧鸡是啥味道。于是就暗示儿子给买一只烧鸡。儿子买来两只烧鸡和一袋糖果,老汉看了后心里高兴,心想这一辈子在临终前终于能吃上一只烧鸡了,一辈子没有白活。可是两天过去了,老汉连一只鸡爪也没吃到。老汉觉的纳闷,烧鸡都已经买来了,为什么还不给自己吃啊?于是把儿子招呼床前问烧鸡为什么还不给自己吃,儿子说烧鸡已经在去看望乡长的爹时送礼了。老汉一听就来气了,说我养你这么一辈子最后给我吃的鸡都送人了,难道我这这快要离世的爹难道还不如乡长的爹重要?儿媳说:“乡长的爹病了都去看望,如果不去看望那就没有升职的希望了,”

“那升官后有什么好出呢?”

“升官后好处太多了,工资高了,巴结送礼的人多了......”儿媳越说越有劲。说着说着老汉一摆手说喘着粗气说:“别再说了,我都明白了,愿你们以后生活更好吧”。老汉说完就离开了人世。儿子儿媳一见老父亲离开了人世痛哭起来,恨自己为什么在老父亲在闭眼前让他吃上一只烧鸡啊,然而无论怎样悔恨自己也无法挽回了。

看完这个故事真是觉的悲唉啊。在这个故事里让人唯一敬佩的就是,儿子虽是乡政府工作人员,但是不贪污受贿,日子过的紧巴但对老父亲还是孝顺的。但是其他问题还的反思反思,为什么连自己的老父亲最后的愿望不满足却去巴结上司呢?也许就是官场比战场斗争还激烈的原因,在官场里稍不留神就不滑向何方。还有就是有的政府部门“人满为患”,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为了向上爬,那斗争是可想而知的。

那有的政府部门“人满为患”到什么程度呢?以前我在杂文报看到这么一篇文章:说在河南x乡镇一武装部长被农民一菜刀给砍死了,为什么把武装部长给砍死呢,因为乡里要的税太多了,为什么要那么多的税呢?因为乡政府人员有五千多人,这么多人发工资上哪儿弄钱去啊?只能是向农民要,而农民负担太重了就缴不了税,农民缴不了税武装部长去强制执行才发生的血案,那么这个责任到底是谁的呢?

话不多说了,反正这个年我是过的很别扭。春节过后我回到了这座小城,第一任务就是重新找工作。

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工作还是那么难找。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有一家木料加工厂录用了我。

刚开始进这家工厂时觉的很新鲜,工作也特认真。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在那么认真了,因为老职工们工作起来那也是得过且过,没有一点认真的意思,反过来我们学员努力工作的成果全成了他们的。班长也是装大蒜的,生产工艺不懂装懂。如果你干的好是他教给你的成果,反之则是你工作不努力造成的。

为什么职工们工作这么不认真呢?那还是薪水问题。我来这单位之前厂里施行过计件工资,全厂职工积极性那是相当高的。如果哪道工序出了故障大家伙都来帮忙一起处理问题,生产时各工序配合相当密切,很少出故障。当时市企业单位的工资普遍在四百元左右,而我们单位工资能开一千多,在市里属于高工资了。可是这种局面持续了三个月,办公楼里的人员不愿意了,他们集体去找总裁,对总裁说:“我们来这么长时间了工资才四百多快钱,为什么车间里这些小年轻才来一年半年的工资就一千多呢?”他们这么一闹腾总裁就把车间人员的工资给降到了四百元左右。

这么车间职工积极性一下就下来了,配合也不那么紧密了,如果哪道工序出了故障谁也不管谁了。你那儿出了故障我整好歇歇呢,管你干吗。

这么一来,好多班组长指挥不动职工了,生产设备经常出故障,生产的产品质量差,就的挨上司批评训斥。有的班组长于是就辞职不干了,这就给一些官迷提供了升迁的空子。我的班长就是这么二次担任领导职务的(第一次当班长因为生产设备总是出故障被免职)。

二次上任的班长起什么作用呢?没看出来。但是他们自己的心里就是觉的比别人高一等级,如不然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即始几月不发工资甚至厂里集资也要投钱呢,如不然头顶的“乌纱帽”就飞了。有一次我们班长发怒说要把我们这个班解散时,我生气的对大家说:“我们班长就这水平?说什么解散咱们班,还不如说我管不好这个班班长职务就不干了,这多有份量啊。”虽然我没有守着班长说,但是我们群体里的“内奸”已经把这句话传给了班长,班长听了这话那也是气的没办法。

“内奸”既然这么给领导“卖命”就是忠于领导了?答案是否定的。有一次我们坐在一起闲聊时“内奸”“说”:“主任每月都给班长一些钱做为奖金,看谁的工作表现好就奖给他。但是班长奖励不是明着奖励,偷偷的找几个相好的塞给你,然后再告诉你不要和别人说。如果主任问就说奖励给你了,其实主任也不问,而剩下的就塞自己的腰包了......”听了这些话大家的积极性就更不高了。

因为有些人是领导的耳朵,所以有同事对我说班长以上的领导层没有一个好人。当时我就给补充一句说:“当兵的有不少也不是好人,拍马屁的,添腚,打小报告的......”要不然怎么我们每说一句对领导不好的领导们马上就知道呢。这个环境,所以人活着真的是不容易啊。平烦就是幸福。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利剑红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月下的清辉点评:

小说对我的小时候的学习,毕业之后的追求,工
作上的坎坷,语言有着杂文的犀利,思
绪敏锐,描写细致。洋洋万言,将生
活中的那些细小的繁芜的事
情,都一一细数出来。

文章评论共[1]个
月下的清辉-评论

期待朋友的更多作品。问好。at:2013年02月06日 中午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