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等级与秩序琴啸

发表于-2013年02月22日 下午3:04评论-2条

以前读《陈涉世家》时,最记得其中两句话。一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起义的目的先是为自己找条活路,再就是自己也当一下尊贵的人。也许就是他们最早树立了这样的观念,以至于以后所有的农民起义虽然都提出了要平等或貌似要平等的口号纲领,而实际上最终都是自己做了统治者,高高在上地统治者别人而已。从实质上讲,就是换了一批统治者,根本的秩序根本就没有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与秩序照例是存在着的。

所以看过陆川的电影《王的盛宴》后,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不是刘邦项羽,也不是吕后虞姬,而是汉宫中的那些宫人。无论宫女还是太监,都是极度的卑躬屈膝的样子。他们的上半身几乎要与地面平行了,要不在重要人物前面,为他们熏香或做什么;要不小心翼翼跟在后面,为高贵者服务。虽然在古装剧中见多了宫女太监低眉顺眼的样子,但低到如此程度还真没看到。这就是历史吗?汉宫中的宫人真就是这么走路的吗?是不是太受罪了呢?尊者动一下,他们才敢动,不然就跟树木没什么区别。不对,树木是挺直的,而他们根本无法直起腰身。

人与人的区别真是大啊!在社会上和法律上的不平等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尤其突出,其实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就已经明显化了。虽然想知道最早是谁要求要把人分出等级来的,什么时候就形成制度的,但估计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不过我们不妨先来看一幅约公元前1350年埃及的名画。它是一幅陵墓的壁画,叫做《捕禽图》。顾名思义,有禽也有捕禽的人。画面上有三个人,丈夫,妻子和女儿。固然丈夫是主要人物,该在中心;可是相对于妻子和女儿,他的形象真是太庞大了,完全不成比例。原来,埃及画家在处理人物时,往往是以身体比例的大小来体现其身份和地位。因为古埃及的统治者十分强调秩序。原来如此!

让我们来看看在宗教里又是怎样的呢?佛教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佛教中,佛法平等,众生平等,但实际上,在佛寺中等级依然十分森严。在僧侣中,寺主和各种神职人员构成了统治阶层,而下层僧侣及依附于寺院的人口则构成了被统治阶层,这两个不同的阶层,体现的是寺院经济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对抗关系。再看基督教,它提倡包容、进步的精神,号召自由、民主、仁义、义气与道义,但纵观它发展的历史,教会中等级制度同样分明。伊斯兰教是个全面和平的宗教,穆斯林要从实现个人和平、家庭和平到全社会、全人类和平,在和平的气氛中达到全世界融洽相处、以此接近真主。伊斯兰教希望团结,要求“穆斯林四海皆兄弟”。无论种族,语言,肤色存在多大的差异,只要皈依伊斯兰,相互之间都以兄弟相称。这跟《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提出来的倒颇像,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不过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性质最为浓重,教会势力相当庞大,试想,其中怎么可能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虽然如今是21世纪了。我们似乎不再有那么吓人的等级秩序,但事实上它以别的方式无处不在。上级与下级,有钱的与没钱的,官员与百姓,开会时坐在哪里,就餐时坐在哪里,拍合照时或表演节目时该站在哪里,决不是随意的。阅历越深的人越熟悉那些有形无形的东西。一旦你不小心破坏了它,你很可能被抛弃甚至被打击报复。因为大家都想要地位,要面子,大家都在为此努力奋斗。这就难怪为什么到现在了,还有那么多人梦想自己能当皇上,哪怕只在象征着最高地位的龙椅上坐一小会儿也是一种无上的享受了。倘若人家“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人家不该蔑视或漠视一下你吗? 

还好,大自然是最公正的,在老病死上,真的是众生平等,谁也躲不掉,再没有了等级与秩序。所以,我等平民,一点儿也犯不着为此发愁与抱怨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月光下的贝壳点评:

等级观念由来已久,在宣扬众生平等的一些教义中本身就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平等也只能想当然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打破原有等级和秩序的又将其重新拾起,或更严格,以便维护自身的利益,如此何来真正的平等可言?文章的角度甚佳,主旨明确,结尾处如再有些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则会更佳,不过瑕不掩瑜,就其思想性而言,仍是佳作。

文章评论共[2]个
绍庆-评论

拜读美文,问好,祝元宵节快乐!(:012)(:012)(:012)at:2013年02月23日 清晨7:18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再来欣赏,提前祝元宵节快乐!at:2013年02月23日 晚上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