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但对人却是不能以浓淡来定是非的,持浓烈人生态度的人,是积极进取者,而持恬淡观点的,也不一定就是消极沉糜者;积极进取者可亲可敬,恬淡而从容不急趋者,也未必不是另一种可敬的楷模。只是人生恰如一匹进入染坊的白布,色泽只有浓淡相益,方能显出最美的一面。
一个相貌平常的少女,轻使粉妆,便会突现美丽,而假若对她使以重粉重妆,恐怕让人感到的便不再是美丽而是厌恶了。春一抹淡绿,一团鲜红,清新而又纯净,一片诗情画意,谁能抵抗的住这清纯的诱惑,而秋,凉风习习,满目沧凉,到处枯叶纷飞,浓笔重抹色彩深厚,谁又忍心品尝这满腹的悲伤。估计这就是从古至今为什么文人墨客称赞春的美丽,而叹息秋的悲凉的道理了。
国画中浓的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宣纸上,一大片的白中,寥寥数笔勾出意境的创意画,也不可谓不是美。前者美的一览无余,让你顿感金属撞击般产生的绝妙,而后者却用着墨接近于无的省略艺术表达了另外一种美丽,让你在偌大的空白间任意想象,在画境中翱翔飞舞。浓到好处不易,但淡到韵味犹存似乎更难了。
咖啡是浓味十足的,从色泽到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皆是那么强烈,特别是用咖啡豆煮制的咖啡,饮在口中,苦香无比,只一小杯,便能让饮者彻夜不眠,实在不是众多人所能接受的了的。相比之下茶却易让人接受,每个人依喜好而定,不论什么品牌的茶,泡上一杯,看着倦曲成一团的叶片慢慢舒展开来,随着水的晃动而上下沉浮,水色渐渐由无色到淡、到深,感官深处的情感也就伴着茶色的变化而愈加怡悦无比的惬意起来,所以相对咖啡和茶,我尤对茶最爱不释手,每日杯中无茶,便滴水难饮。
世间人有千万,但处世道理却只有一条,人与人之间需要相扶相携才能前进。人活在世,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都需要有人帮助你、支持你,依托你为中心,周围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盘绕在一起的感情关系,家人也好,亲朋好友也罢,要想获得众人的芳心,各种关系都要审时度势妥善处理,只有将关系处理的浓淡相益,你才会博得众人的信任,生活的游刃有余。然而这却是人生追求中的一个至高点,一般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许多人一辈子恐怕在这个网中也理不出个头绪,所以只要你努力去尝试了,且上对得起亲朋好友,下对得起自己,做的心安理得也就行了。
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远离人世间的浓笔重抹,也未必不是人生的另一种追求和积极。
占有和谋取的浓烈,追求和获得的执着,大概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然而面对大喜大悲,没有一颗平常的心态则是万万不行的,得则乐的如癫好痴,忘乎所以,失则万念俱灰,倒地不起,那是只准会落下一个身心俱损的结果。然而面对大喜大悲,能够看淡一切,坦然处之,可为而为,不可为决不强为之,那么你终身将被安谧、快乐所围绕,欢愉一生。
苏东坡有一诗句,“浓妆淡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湖自然景色的,但我认为它对我们在人生追求道路上也不失是一种劝戒。
-全文完-
▷ 进入安的名字叫农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