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琼花》
风乍起,
柳絮飘。
端看比云高,
恰似愁消。
水草岸花游人笑 。
偶遇郎貌,
喜上眉梢。
一弯月,
如眉翘 。
俯首烟花闹,
今夕何宵?
执子之手相媚好。
年年花开,
莫忘今朝!(2012年二月二庙会作)
对于全椒人来说,正月十六又过了一次年。
“走太平桥”这个习俗不仅是老百姓的事,县政府也不遗余力的“推波助澜”。从一个原有简陋的小石桥变成钢索斜拉桥,再拓宽成双向亭箱式步行桥,更附以河两岸绵延数公里的风景带,县政府算是勒紧了裤腰带。不过,这一个多亿没有白花,现在的太平桥景观是四季常青,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美轮美奂。我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赞美的词来形容。但是,只要你来到了全椒,第一迎接你的就是这粉饰一新的太平盛世。
太平桥位于全椒东大门的襄河上。据《全椒县志》记载汉全椒令刘平 用朝廷拨款造城的钱,救济贫苦的百姓而获罪解京。百姓哭送襄水桥头,祈盼刘平这一去太平无事。太平桥由此得名,“走太平”就演化成了民间祈福平安的一大习俗。
小时候,依稀记得太平桥一带,污水横流,脏乱不堪,每到正月十六,人们依旧欣然而往,燃香鸣炮,祈安纳福。小小石桥旁边还有一个小古井,人们会往井里面投放硬币,据说没有到第二天,就有人抢着下去打捞。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县政府与时俱进,斥资两千万建造了一座塔式钢索斜拉桥,见过的人,都会为这座融合了古典和潮流美的桥而兴叹。2008年正月十六,我们吃过晚饭感受着那灯火辉煌的太平美景随着万人同往的步伐踏上那座具有艺术品位的太平桥。也许是乐极生悲,不该出现的一幕发生了,由于桥面过窄,人流量没有得到交警的强力疏通,一个小男孩就在我们眼皮底下被无法控制的人流卷到脚下,当时你想自主,已经由不得你,我就像一个老母鸡护着小鸡一样双手死死的撑成一个圆,就这样丫头还被挤的哇哇大哭。据私下传言,新桥造好就有十几人被踩死或者踩伤。所以有好几年我都没有去走太平桥。
后来,县政府出于安全考虑,把那座只有几岁的桥炸掉,重新造了现在拓宽的桥。
这座比原先的桥要宽3倍,远远的看,就像一个大画舫立在河面上,桥两厢飞檐翘角古色古香,让人有种回归历史的感觉。夜晚更是流光溢彩,精彩纷呈。大有艳若秦淮,美比明珠之势。临桥而望,心空意远,人渺情淡。长歌短吟,嗟呼期间!。
这座桥造好几年,都没有时间去,虽然就在身边。今年老婆一个劲要求我们去走“太平”,缘于去年丫头撞人的不太平。想想 还是随了她, 权当是一次旅游。
刚刚到城东,就见交警 阻车,只好弃车按步。天气极好,气温也高。走了几步,便感觉热,越往里走,人越多,近看摩肩接踵,远望人头攒动。街道两旁的商贾贩卒使出了浑身解数招揽生意:卖羊肉串跳霹雳舞;售楼小姐 秀小蛮腰;推销产品唱快板……
估计只要是这种集会,就会有这样的乞讨者,跪在路中间,垂头望地,一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模样。面前摆着一个碗钵,铺着一张书写着如何灭顶的遭遇, 希望得到帮助的字样。虽然人们已经早已熟知这样“伎俩”,但还是随手丢下了他们的善意。
丫头在一个60多岁,满身灰尘,的老人膝下丢了5块钱。那个老人只是跪着,低着头,一动不动,俨然 一副刑场受死的 样子。我甚觉好笑,俯身看去,只见老人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就笑问:“老人家!你怎么不看人啊?”老头才转眼看了我一眼 ,用普通话对我说:“我看碗里的钱呢!”
走了一段,又有一个乞讨者,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女孩怀抱一个婴孩,眼睛漠视远方盘坐在地。 面前一张大字报上写 她如何上当受骗被抛弃。驻足的都是一些老头老太,有的看了还掉下了眼泪,手中的钢币也随着眼泪一同掉入那个女孩面前的不锈钢盘子里,当当的响。
老年乞讨者的顾客大多数是孩子,而孩子乞讨者的施舍者一般都是老年人,这些乞讨者都是从乞讨学院出来的,心理学比谁都好。
在一个新疆酥油饼摊前,老婆买了4张饼,说是尝尝新疆特产。果然这个特产很特别,不仅酥香,而且甜绵。更特别的是他们的销售方式,一个大约两个立方的可移动柜台上面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新疆特产;酥油加蜜;手工制作;两元一个;自找零钱。人们看了招牌就自动往柜台上的大钱盒子里投放钱币或者找零。两个有着标准新疆特征的夫妇几乎看都不看他们的钱盒子,专心的忙着他们的手工制作。男的两只手有节奏的捏着面团,一个个就像标准件一样的面团从他的手中滚到妻子的旁边,妻子用擀面杖熟练的擀成一个薄饼,再加以一个印章似的戳,从戳的里面露下的芝麻以一种花纹形状印在了薄饼上。然后把这个花盘似的薄饼贴在柜台里面的烘烤箱里面。这个烤箱的口面在这个柜台面上只占一个脸盆大的面积,我伸头一看,里面像一个倒扣的大瓮,中心点堆着炭火,壁上贴满了薄饼,有的已经考的膨胀了,香气四溢。
这对夫妇一副心无旁骛的样子,心思好像都在手中的薄饼上。丈夫的后背已经有了湿润。妻子除了擀面,贴饼,还不时的用生硬的普通话回答一些不识字的老人提问,并加以两个手指 :“亮远一狗”。她的手从来不接钱,一脸平和地示意顾客自行在钱匣子子里找零。这不仅仅是保证卫生,期间还显露出他们对待他人和社会的一种信任。
随着人流来到了太平桥上。栏杆上系满了红色的平安丝带 ,人们在桥头燃香鸣鞭,烟雾和炮竹声主宰了此刻的桥面。桥头堡上的“江淮腹背,吴楚冲衢”几个大字在这缭绕的香火之中仿佛是在幻演着椒陵大地这块厚重的历史。正当我想象着狼烟吴楚旌旗猎,风起江淮战马鸣的时候,家人不知道何时就走散了。我打电话告诉她们我在太平桥旁边等候,什么时候玩够了,就来找我。
我找了一个干净的石栏杆坐了下来歇歇脚,一扭头,看见一个老头在给人算命,就凑了过去。你别说,这个老头还真有算命先生的范:仙风道骨;白发长须。其实就是瘦弱,但是声音铿锵有力。他语不停歇的为顾客讲解,直到人家点头掏钱。地下还有一张小石头压着的“服务内容”:什么“看相算命识生死;生辰八字知灾福”……最后还有一句,包治脚气!看来现在这个行当也是多元化发展,我便看他如何给人家算命。
他对面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中年人,可能是问他的来年运气怎样。老头说他印堂有葵光,来年吃的香。最后提醒一句,堤防小人。那个人给了十块钱走了。接着坐倒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她开口就问婚姻。老头说:“你婚姻不顺!”女人一惊,点点头。那个女人面若梨花,体似绦柳,衣着不俗,仪态有方。老头按图索骥说的女人点头不已,脸上已经没有了愁容。老人最后嘱咐女人说:你要自灭气傲,万不可强于心胸,做到这一点,下辈子大富大贵可活96岁!女人笑着掏出十块钱。
我想时间太早,就逗老头说:“老先生,你看看我是做什么的?”老头上下打量我说:“你是管理,领导之类的”我觉得也对,点点头。老头慢慢接着说:“你是当官的”。那个女人还在旁边看热闹,就问我对不对,我说:“对啊!猪倌!”老头赶忙说:“现在虽是主管,但你以后一定可以升!”我说:“一个养猪的倌,能升做猪司令啊?”那个女人差点笑岔气。老头在大伙的笑声中不动声色的说:“你是眉目舒展,这几年比较顺,可不是“升”吗?”看着老人满脸的沧桑,破旧的衣服,我说:“有道理!”老人紧跟着说:“但是你嘴角微翘,笑中藏傲;目似鹰隼,言语有厉;切记言多必失,招惹小人”我赶忙掏出十块钱诚惶诚恐的说:“谢谢你的忠告”。
几个学生模样的人陪着一个外国女人围了上来,她对算命先生表现出 无比的兴趣。我忙让她坐下来,再看老人看着这个金发碧眼,袒胸露背,手拿皮裘的外国女人,一言不发。外国女人又掏出一张百元,笑着比划:“老人家,给我算算,我能不能找到一个中国老公……”老头半晌才吞吞吐吐的说:“外国人我算不准。”人们嘻嘻哈哈的散去。
老头见无人问津, 便和我攀谈了起来。他问我对他这个行业的看法,我知道他怀疑我算命的动机就说:“你熟知人情,深谙文化,指迷津,破纠结, 好言开化与人,十块钱自愿交费,你老头是一个好人 。”老头这才有了笑脸说:“我还以为你是来捣蛋的呢!”我对他说,因为觉得他是一面镜子。他便开始和我说他的经历和思想,好像他的经历是一本需要传承的书一样。但是,老者的有些话还真值得人去思考:
“你看这太平桥到吴敬梓纪念馆这一带耗资过亿,而农村水利松弛,乡政疲惫,当年刘平尚敢用筑城之资赈救百姓,现在的有些人只知道拿国家的钱彰显他们的政迹。我们的儒林文人 在歌功颂德的同时,竟然忘了吴敬梓纪念馆还有一双犀利的眼睛呢!”
炸掉那座钢索斜拉桥也许是县政府的一个失误,两座桥再一起只会相得益彰,不会是维纳斯的臂膀。
庙会,其实就是一个社会众生相的窗口。(2013年正月十六庙会作)
-全文完-
▷ 进入正中仁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