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爱好旅游的村民们笑泉

发表于-2013年03月13日 早上8:54评论-2条

肖泉清

“泉清,我从网上得知雅西高速将于五一节通车,邀你加入我们的自驾西昌游,去不去?”电话里传来我当年知青下乡时的好友王康康的声音。我爽快回答他去。近年来,王康康邀约我与村上几位好友外出旅游已好几次了。国庆黄金周将至,他又邀大伙游览“蜀南竹海”。其实,村里象王康康这样爱好旅游的人还多着呢!

大家都知道,以往村民们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那些年代,物质与精神生活十分贫乏,村民们只望“大小春”有个好收成,一日三餐能吃饱就满足了而没有过多的奢望和追求。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根本不知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几乎没听说过“旅游”一词。吹吹牛,听听广播便是他们的消遣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纵深推进与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出台,村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三餐饱肚皮”和“喝点跟斗酒、打点小麻将”的生活方式了。休闲、旅游已逐渐成为村民们一种新的爱好和生活内容。他们一有空余,除了休闲娱乐、健身锻炼,更投入相当一部份精力外出旅游。

每每走进小区,总会见到乡亲们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欢声笑语连成一片,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气氛。与大家闲聊时,我感觉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显得很有品位,而且总会谈及有关旅游的话题,有的讲述自己外出旅游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有的在谈自己的旅游规划。“杭州西子湖畔的迷人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泰国巴堤雅的异国风情真使我一饱眼福”,“我想明年到海南三沙市旅游”……你一言,我一语,简直让人心动。

村民们凭着聪明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钱包鼓起来了,而且养老、医疗又有保障,无后顾之忧,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钱有闲,旅游也自然成了他们的爱好和生活方式。有次一块旅游华东五市,我见他们都带有旅游专用的拉杆旅行包,而且穿着入时,俨然一副“旅行家”派头。

村民们外出旅游,不只是观山望景,或睹睹新鲜热闹,他们更喜欢游览名胜古迹和了解当地的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很有旅游情趣。那次西昌之游,我们一行来到邛海湖畔,眺望远处一片葱绿的芦苇,王康康不禁触景生情,随口吟诵古代《诗经》中秦风的一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美妙诗句。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为之感叹。

旅游中,村民们都舍得花消,或购纪念品,或购土特产。我和村上几家人自驾西昌游,王康康就提议:住宿要住星级酒店,就餐要吃当地特色菜,游览邛海要乘快艇,离开西昌时他们各自都买了一大包苦荞茶和荞面。王康康还备有一本全国旅游交通地图册,他还懂得一些旅游安全的常识,而且还有一套如何应对导游擅自增加自费景点及其违规操作的办法,并向大家传授。几次结伴旅游都是王康康出面联系,大伙都夸他是个热心的组织者。

据我所知,村民们几乎游遍了家乡和郊县的山山水水,而且爱到省内外旅游。参加组团赴港澳台和国外旅游的也有十余人。村上的庞仁辉一年之内就到省外旅游三次,有天来到我经营的邮亭便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他的旅游感受,并告诉我他近期准备到台湾旅游,“我要去睹一睹日月潭的芳容,听一听阿里山树林的涛声。”他的话语还颇有文采。他还说,旅游是一种享受,旅游消费值得。

当下的村民已今非昔比,令人刮目相看。与之相比,我真的有“自惭形秽”之感。

村民们身上当年那种“节衣缩食、毫无追求、无所爱好、只能干活”的农耕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中,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的思想观念、环境条件,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都已发生根本的变化,而爱好旅游,就是所有变化中的一个新亮点。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笑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推荐: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生活逐渐好起来了,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即便是朴实的村民,也把旅游作为一种休闲的方式。

文章评论共[2]个
美泉-评论

而今的老百姓,外出旅游,坐飞机已成家常便饭。at:2013年03月13日 上午10:48

文清-评论

晨有清逸,暮有闲悠,愿你天天快乐!at:2013年03月14日 上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