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画中村,村中美妇如娇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
先生好游也,不见桃花十里,犹见清潭;先生好酒也,不见酒店万家,倒闻酒香。当年,李诗仙泛舟桃花潭,被王伦真情所打动,离别前,一首千古名篇挥洒在桃花潭上。
或许,也正是如此,清晨醒来,雾蒙蒙的,还未看清查济,或者说是查济还未醒来。我便动身去了桃花潭,临前电话主人家,说是晚上迟点回来。
路上,总是期盼着,潭面上会起一层薄雾,朦胧幻纱,将对岸万村显得似隐似显,正寻觅中,不知哪里传来村姑洗浣的声音,迷雾中,还有那阵动人的笑声。这般想,心开始不安分了,想着师傅赶紧加速,哪里晓得车上还有三个杭州男人,司机说,先送他们去太平湖,再送我去桃花潭。
身未动,心已往,更何况人已在路上。
记得在泾县短途车站的时候,一位老大妈就跟我说,桃花潭很美,湖面清澈,绿水倒映两岸青山古宇。倘若下一场雨,蒙蒙细雨下的桃花潭,更是美得如画。只是时候尚早,桃花还未开,但村里的几棵老樱花树,已经开了,粉红粉红的,探头在青砖黑瓦,美得教人沉醉。
老大妈的一番轻描淡写,恍如胭脂般的少女,从画卷中,轻轻来,轻轻去。
但哪里晓得,整个桃花潭,潭边两岸的古村,更婉若是画中村,自然,这村中的女人,必然就是画中的美妇人了。如此想,这般见,一瞬间我是怦然心动,好久不见的懵懂和朦胧,霎时间充满了曾经是沧海桑田般的心灵。
下车后,本该是买门票的,也不知是见丫头背着包,带着相机,有文艺女青年的味道,还是长得和蔼,魅力不错的缘故,看着一行背着画板的女学生,还有外来的男男女女,排队等着买票,尽管人是零零散散的,并不多。但偏偏,我过去的时候,人家竟然唤了一声:小姑娘,你直接进去吧。
顿时,有些发愣,丫头倘若是散发着文艺女青年的味道,那么这些背着画板的女学生们根本不需要掏学生证去买半票价的;倘若是丫头长得和蔼,那么这些女学生看上去更是一行小清晰。如此来,我是真的不知道因为所以了,正寻思着,人已经在老街的青石小路上。只是街头巷尾,人还真是不多见,三三两两的多是村里人。
偶尔见得某个巷口,有个散着长发的女学生,正对着巷子的高墙,高墙里头探出的杏花树,行云流水般的挥洒着她的画笔,一块画板上,便有了初步的印象。当然,我没有凝视很久,尽管是很羡慕他们的才华。但有些时候,也挺欣赏自己的,竟然斗胆一人行走着,流浪着。正如后来在桃花潭边,船夫所说的那般:
你一个姑娘家的,旅行也不带伴,真是少见。想必还是单身吧?
最后一句话,当时没有及时反应过来,寻思了好半天,船夫才告诉缘由,说是男人不敢要,姑娘长得不差,又喜欢旅行,守不住家。
不过说真的,这个缘由似乎有些牵强了。记得在回到芜湖后,潘老师问我,丹丹喜欢哪个女作家?我是一刻也没琢磨,脱口就是三毛两字,当时他有些发愣,指着我说,三毛很叛逆啊。我笑笑,或许正是这份叛逆,吸引了我吧。
只是,我不知道三毛有没有想过来桃花潭,兴许,她来了,这里的故事,会更加的美丽,还有神秘吧。
有些时候,来到一个众人周知的旅游区,似乎是煞了风景;有些时候,藏在最底面的风景,被风蚀后,再粉饰,人们的善良,还有淳朴,同时也是被粉饰了。或许,这是一件比较难受的事情,但还是想说,桃花潭依旧如画中村,宁静,幽然,当然是此时,没有太多喧嚣和喧哗的时候。
陈村镇上,来来回回走了两趟,不管是巷子里,还是老街上,店铺的古朴,残破,还是有些痕迹的。当然,我走得不单单只是景区内的那几条被冠名的巷子和老街罢了。
沿着桃花潭一直走,不远就会看见何为是真正的残破,真正的真实的记忆。不禁想来,坐在车上路过一座大桥的时候,便在车窗外,看到了沿河的那些残残破破的老屋,房子,枯藤蔓着老树,还未发新枝,深处几户农家炊烟袅袅,远见,恍如一幅水墨画。近看,简直就想在此安家落户了。
本以为,这便就是景区外围的一道陈旧又腐朽,且迷人的外景。
岂知,师傅说,这只是普通的住房,只是住在里头的人不多了,许多房子倒得倒,塌的塌,比较可惜。
虽说师傅的语气显得有些无奈,但我倒是有些期待。
在桃花潭内溜达一圈后,便沿着河岸,寻找着方才在桥上遇得的画卷。
河岸的数棵桃花虽还未含苞,光秃秃的恍如干柴一般,但柳岸花明,一簇又一簇的小野花,又恍如是乡间的小路上,春风得意,难免心情舒畅。沿着清潭,走了一段路后,便看见一道斑驳生着杂草的石阶,也正是这个石阶上,让我遇到了三五个漂亮的美妇人。说真的,还真富有唐朝之美,丰满臃肿的身材,穿着花的,红的,绿的的衣服,或挑着担,或拎着菜篮,或者是带着一篮子的湿衣服。她们形态丰美,走着有些晃悠,举止间,又不乏纤柔。谈笑中,更是将小村镇的质朴,挥洒的淋漓尽致。
“小姑娘,怎么走到这儿了?”
或许是我盯着有些失态了罢,其中一个美妇人停下步伐,问道。
“我想找那种又破又旧,人烟又少的地方。”
“从这里上去,会看到许多没有人住,又荒凉的房子,但大多是塌了。”美妇人说着,提起篮子,从我身边走过。顿时,一阵风,一股香,不知是田间的油菜花香,还是女人抹着的胭脂香,霎时间迷乱了我的心扉。不禁羞涩,琢磨着自己所幸不是个男人。但所动于生活中,最美的景色也是件快哉的事情。正如妇人所言,桃花潭外的村子,的确是残破的荒无人烟,零零散散的住着几户人家,但令人有些感慨的是,三三两两的几户人家,住得的不是孤寡老人,就是老大妈带着七八岁的孙女。
年轻的人们,也许是在外务工,也许是搬离了这里。
恍如夕阳晚景的凄凉,在对岸的万村,更是临摹得更胜于眼前的真实。渔夫载着我到了对岸,他说,让我去边上的文昌阁看看,站在高处,可一览桃花潭。但我没有立即登上文昌阁,而是朝着一块油菜花的方向走去,几只枯老的桃花树,干着老枝,斜立在潭边,两只翠柳,更是如烟若丝。嫩绿嫩绿的柳芽,从远处看,像是泛着点点嫩黄,放眼望去,婉若是一幅刚完成的油画。未干的颜料,点滴着露水,美得叫人不忍触碰。
忙抓起相机,咔嚓咔嚓,一幅天然的油画从此便藏在了我的镜头中。
走进万村,像是我之前走进对岸的荒凉的村落中一般,没有人烟,也没有来往的游人,寂静的巷子里,湿哒哒的,杂草丛生,古宅更是破得可怜。路上,偶见挑着粪桶的老大爷,提着菜篮的老妇,只是安静的村子里,零散的人影,恍如这里就快是寂灭了一般。拿着相机,本想记录一段荒凉的,只是没有发现,这里的荒凉竟然是平静般的柔和。看到倒塌的祠堂,老屋,即便是杂草丛生,房梁倾倒,在感叹的不经意间,也会有一些触动灵魂的感动。
虽说,老宅的记忆,逐渐被遗忘,像是老人的思想,伴着岁月的流逝,总会遗忘过去的一些是非。但他脚下的路,走过的路,却始终都在,不曾离去。
所以,画中的村子,即便是有一天,真的荒凉的没有人烟,也不会有多痛惜。
只不过,我还未认清的是,这里怎会被遗忘,被荒凉呢?当外面的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里的时候,即便是草木皆非,也会被修复得恍如当初。只是,真如过去,还算是一种欣慰,可惜的是,被粉饰后的修复,并不是恍如当初,不曾改变的质朴,还有人文。
所以,画中村,也只是那一段小小的角落,让浮躁的灵魂,暂时停下劳顿的脚步。美妇如娇,或许也只有零零散散的那么几个人了吧?
磨砺岁月的变迁,从他们的年代走到属于我们的年代中时,或许更明白善良是什么,什么是善良。
正如此,我一直想寻找这样的地方,即便是没有人文,也没有喧嚣,和繁华。只要简简单单,平平凡凡,没有太多的雕琢和修饰,来粉饰本该有的善良和淳朴。
桃花潭的路上,大多时间,我是在走,在停息,没有在古玩意儿的老街上多逗留,也没有在大夫第,宗祠前,或者是忠孝堂前,瞻仰几分。只是路过,也就是路过。
不管这里是多么的怪石拔地而起,竹下清风,也不乘那一叶扁舟泛游碧潭,一篙新绿,微波涟漪,只是想寻觅,想寻找已经是喧嚣繁华的小镇中,那本该有的宁静,幽雅,还有古朴。查济,算是一个让我颇有感动的地方,尽管朋友说,那里太普通,雕琢的白墙黑瓦,被粉饰的面目全非。只是他不知道,也没有静下心来,去寻找,去感受。换言之,桃花潭也是一样,所幸的是,这里有我脚下走过的路,也有我留下的足迹。至少这些路,这些足迹所朝的方向,去的方向,正是喧嚣的,繁华中的那一点幽雅,残破之处。
正如,一座城市的中心,还有一座残落的老宅。
所以,待桃花开时,老宅会更加的温馨吧。
-全文完-
▷ 进入苏丹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