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游于公园。
偶见一处,游人甚多,众皆呼:“鱼!”
异之,见池塘一角,有多人在观鱼。几人不间断投下鱼食。所谓鱼食则是面包、饼干之类--“剩余”食品。
“鱼儿趣异之,可戏也!”
池中鱼儿争先恐后,抢夺鱼食。鱼头全都浮出水面,唯恐非抢占先机而非食之。大鱼、小鱼,长短大小不一;银鱼、金鱼,颜色状态各异。
鱼儿种类繁多,似有各种观赏鱼,常食用之家鱼,各杂类鱼种等。条条鱼儿齐欢呼,争夺免费之鱼食,而尽力做出各种滑稽欢快之状,以讨鱼人之欢心,而投下更多鱼食而食之。
瞧!那大腹便便,全身肥胖,鱼肚呈圆弧状,全身色彩斑孄之鱼,一见就知是稀有品种。如此神态之异,定是为三餐饱食,而尽“弃其祖先之糟粕,取其异类之精华”而变种得来。
奇哉,吾观乎鱼之久也,却从未见过如此奇趣之鱼,怪乎“鱼人”大把大把地投下戏鱼之食品。
“鱼儿奇异之,可戏也!”
所谓“鱼者”,其物尽天择之怪异,其形态异常之奇趣,其生性与“类”不同之状者,皆为“食”之乎?
大自然造化之神圣,“适者生存”之真理,在此池塘之鱼而尽显露无遗。
为食而求欢心,必异其状貌,使之与众不同;而异其状貌者,必异其天性;而异其天性,必先“弃其祖宗厌人之糟粕,取其异类喜众之精华”。如此事者,则变为异哉,因异而倍受器重宠爱而有“食”也。
“鱼儿怪异之,可戏也!”
剩余之食品不断投下,鱼儿依旧争先恐后抢夺鱼食,众人皆拍手鼓掌,高呼:“奇!妙!”
见一人手持鱼网,描准目标,快而准地捞下,几条大腹便便之肥鱼便成了网中之物,其余鱼儿四下开散。
“哇!这几条鱼真是又肥又大,可食几餐美鱼了!”鱼人众皆惊叹,吹呼而散。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为了生存,努力而不顾一切地寻找面包,这本无非议;面包有了,还要千方百计地寻找鲜花,这也纯属正常。
然可惜的是:“贪求剩余免费之食也!”
鱼之尚且如此,何况于人乎!
物尽天择之美,造化之神秀。鱼生有各异,而人有各态,这本为自然之常理,然贪求“剩余免费之食”,使鱼非鱼,人非人,这不免“唏嘘”哉!
“此鱼肥大之,可食也!”
二00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广州番禺 子文
-全文完-
▷ 进入禺园王子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