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香梅朱氏源流考朱文科

发表于-2013年03月22日 上午10:47评论-4条

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居住在任何地方,都要溯源寻根,追索血缘属系,编入宗谱,列入门墙,托庇列祖列宗福荫之下,总是最大的心愿。

作为炎黄子孙的一支,朱姓有其古老的历史。根据历史和谱牒的周密考证,朱姓的形成与远古洪荒时代两个氏族有关,一个崇拜赤心木的氏族,另一个崇拜蜘蛛图腾的氏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朱姓的来源至少有五:一是舜之子丹朱之嗣以名为姓,二是舜臣朱虎的后裔,三是宋微子启之后改宋为朱氏,四是邾国之后去邑为朱,五是六朝朝人渴浊浑氏改为汉姓朱。不过,自唐宋以来,海内外的朱氏宗族,大多数自称出自邾国邾侠之后。黄帝(姬轩辕)是朱姓的血缘初祖。黄帝娶正妃累祖生二子:玄嚣、昌义。黄帝征服各氏族部落后,成为各氏族部落的首领,黄帝则分配昌义居住若水(今青海省墨曲.四川若尔盖和岷江上游一带)。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昌义生韩流(一作乾荒),韩流生颛顼。《山海经》是南方人记南方事的上古奇书,所记是真实可信的。颛顼跟先祖黄帝一样,也是大圣大贤之人,少负大才,出生若水,后定居穷桑(今山东省曲阜县)。十岁就成为东夷集团的得力助手,二十岁继承少昊的帝位。登位后率部落西迁中原,与西北共工大战一场,打得“天柱折,地维裂”,终于把共工赶到南方,统一四方,迁都中原帝邱(今河南淮州西南颛顼城),传位二十代,统一中原达三百五十年之久。

颛顼娶次妃女禄生二子:称、禺。称生老童,老童娶根水氏骄福为妻,骄福生二子:重黎、吴回,因系庶出,没能继承帝位。重黎以长子身份任黎族首领。但受中原部落联盟领袖帝喾排挤,任命为管火官——火正(上古叫祝融)。派遣去南方镇压强大的反叛部落共工氏,后以镇压不力为借口杀,帝喾又改任吴回继承黎一职,仍旧去西北镇压共工,虽镇压下去了,却死在南方,葬在南岳衡山之阳祝融峰,被专为五方帝中南方炎帝的辅佐——火神。

吴回生子名陆终。传说陆终娶了一名奇特的夫人,叫女聩(也作女贵、女溃),是鬼方氏西南部氏族人。怀了一胎,孕了三年(有说十一年的)还未分娩,于是做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剖腹产,分别从两肋下取出六个孩子,六个儿子取名叫樊、惠连、钱、菜言、安、季连。六兄弟后来都封疆立国开姓,其中第五子安又名晏安,也作安斟。《紫阳朱氏建安谱》记载,晏安辅助虞舜,为舜之臣,后因功被舜帝封于曹建立曹国,赐曹姓。曹地属今陕西省灵宝县朱曹阳,因晏安以国为姓,故成了曹晏安。晏安生均连,均连生彩白,彩白生季扎,季扎生武辛,武辛生主廷,传至二十七代,历史进入商末时代,曹国被商所灭。

自从周武王克商后,建立起中华文明的象征——周王朝。实行一项著名的政策:即大封同姓贵族的同时,又“兴灭国,继绝世”,广封异姓诸侯。武王寻找古曹国遗族,得晏安苗裔曹侠,封于邾。曹侠则带领族人与当地的邾人建立起氏族国家邾国(即邹国),位于今山东省邹县一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氏族——邾国氏族。他们继承了邾人的蜘蛛图腾,故以邾为国名,又继承了曹人的血缘标志——曹姓,这就成为后世中华民族主体成员之一的曹姓朱氏。

先秦典籍《世本》中记载,早期邾国的世系:侠生非,非生成,成生车辅,车辅生将新,将新生訾父,訾父生夷父,夷父生夏父。夷父史称邾武公或夷父颜,他兴盛了邾国。夷父死后,其弟叔术继位,但叔术又让位夷父之子夏父。过了半个世纪,传至夏父的孙仪父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代,邾国被周天子封为爵国,仪父则成为第一个国君。从仪父后的传位是:仪父——宪公顼——文公遽除——定公玃且——宣公轻——悼公华——庄公穿——隘公益——桓公革——何——?——考公——邹穆。传至十八代,即隘公益(一作隐公)已是战国时代的晚期(约公元前三世纪初),隐公乱政,弄得国衰不振,结果被楚国所灭,邾侠苗裔被驱逐去邑,散向四面八方。

桓公革的儿子邾夷鸿,资质俊秀,满复经纶,官居大夫,封于茅地。他目睹隐公乱政,至理名言劝阻无效,国将灭亡。他为了祖宗血脉不断,香火永继,弃官隐居沛邑(今江苏省沛县,东汉时称沛国)又改姓茅,故名茅夷鸿,后被尊为朱姓肇姓始祖。他的儿子朱秺字世秘,志士仁人,学识渊博,到齐国做了大夫级的官。不久,齐国发生田氏之乱,朱秺为了避难,弃官徙居鲁国萧县的相邑(今安徽濉溪县西北)定居。史载舜之子丹朱后裔也有定居于此的。他们是崇拜赤心木的氏族。两个朱姓世系居住连片,就蕃衍为沛郡朱氏大望族,并继承了两个朱氏的传统。关于江苏沛邑和安徽濉溪县相邑的地理位置邻近的。在历史上,沛邑一地,秦改为沛县,兼为泗水郡的郡治。西汉时改泗水郡为沛郡,将郡治改设在相县,称沛邑为小沛。沛郡在东汉时改称沛国,仍治相县,到了东晋又恢复沛郡旧名,迁治江苏萧县西北。

自晋世五胡乱华,至南北朝大分裂,中原动荡,人们处于生灵涂炭之中,作为大本营的沛郡一带,先后沧滔羯族后赵、鲜卑前燕、氏族前秦、鲜卑前魏、东魏、北齐之手。多次遭受刀光剑影之后,使昔日地灵的沛郡宝地,如今已成为瓦砾遍地疮痍满目的废圩。作为世系大族的沛国朱氏与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相同,其所受战乱苦不堪言。朱氏宗族逐渐消退下来,宗族成员纷纷加入移民大军,向东南方大迁徙,散向异地他乡。

朱姓历来以尚武精神扬名中华,仁义、刚强、奋进、崛起。到了汉魏时期,沛郡朱秺的后裔朱翊,官任汉哀帝(公元前六至一年)的大司马长史,受董贤厚待与重用。哀帝死后,王莽陷害董贤,董自杀身亡朱翊辞官厚葬,结果也被王莽杀了。他为仁义而死,给沛国朱氏带来了无尚的荣誉。翊之子浮,字叔元(一作公叔),志士仁人,又受义烈熏陶,成为有名武士,跟随光武帝打天下,屡建奇功,被封为新亭侯。朱浮之子永,官居太守,朱永之子尚,官居史部尚书,朱尚之子质,官居司徒,朱质生二子:朱寓、朱卓都有杰出成就,使沛国朱氏再一次扬名天下,也导致沛国朱氏南北分流。朱寓官任青州刺吏,因拼击宦官集团,遭迫害入狱至死,其后裔一部分繁衍成著名的青州朱氏,另一部分避难丹阳,繁衍成丹阳朱氏,朱卓在汉末也官任刺吏,其子朱翻官任太守,朱翻生子朱越字元胜任上洛太守,朱越之后朱询,三国时任魏丞相府左参军。朱询生子朱济,朱济生子朱冲(一作朱申)朱冲生子朱威则(一作朱咸)。朱威则任西晋散骑常侍,给事中。威则生子名腾,官任建威将军,腾生三子:宪、斌、绰。都为豫州刺史。朱绰生子二:龄石、超石,均为东晋赫赫有名的健将,他俩所立卓著军功,使沛国朱氏名扬四方,后失利被俘,不屈不挠,兄弟双双从容殉国就义,为中华民族捐躯,更使沛国朱氏扬名天下。朱威则的后裔朱建(一作君建)生子朱随,朱随生子朱僧宁,朱僧宁生子朱操。朱操任上开府仪同三司之职,是一品文散官,生子朱敬则是文武双全的名士。武则天称帝时,敬则进谏直言,被武皇帝重用,高居宰相显要职位。朱敬则为相期间,广泛引荐能人才子,对武后的弊政直谏不讳,深受世人称赞。史称:朱敬则忠正义烈,天下所推。他又是颇有才识的史学家,除参修唐史外远采魏晋以耒君臣成败事著成《十代兴亡论》及《五等论》,留传百世。

朱敬则生子朱炌(字光迪),炌生子守滔,守滔生子涔,皆是仕官。朱涔为避兵燹徙迁歙县黄墩(安徽县东南部),涔生子朱瓖(瑰)是唐照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进士,被任命制置茶院使,率三千兵戍守婺源巡辖浮梁、德兴、祁门、婺源等四县。朱瑰便携带家眷定居以婺源茶院,后裔便形成茶院朱氏,朱瑰即是茶院朱氏始祖。

江西省婺源县茶院是块灵宝地,朱瑰和原配夫人迁居此地后,瓜瓞绵延,生齿浩繁,蔚为朱氏大望族。朱瑰长子朱廷杰,南唐时官任拱卫上将军,歙州团使,迁往休宁城北居住,季子朱廷滔(或作令滔)南唐时也官任常侍承旨,退休后往居休宁首村发迹,只有仲子朱廷俊留居婺源茶院。廷俊娶方夫人生二子:昭元、昭亨,次子昭亨过继堂伯。

朱昭元字致尧,生于公元954年,荫袭父职,任侍卫指挥使,后契丹入侵弃官归隐,自号投闲公,或称歙溪府君。朱昭元原配夫人是冯氏,继配夫人金氏生四子:惟则、惟甫、惟赞、惟节。朱惟则的后裔除留居婺源外,有一些迁江西高安、庐州、常州、三楚等地,成为支派。朱惟赞因镇守徽饶二州,遂迁往江西浮梁县的北乡明溪。朱惟甫,字全美,一字之秀,文字专美,歙溪府君,生子宋太平兴国四年,乙卯(公元970年),北宋四门博士,隐居家乡,专德乐道,不喜仕进,公元1054年去世,葬于婺源二十七都官坑岭,朱惟节官任礼部员外郎。徙居金陵句容县北街巷发迹,后裔形成明皇室的前身——句容朱家巷朱氏。

句容朱家巷朱氏传至后裔朱初一(朱元璋的祖父),家境贫窘,因苦于繁重的徭役,远徙江苏盱昭县,住了四十年,又迁往安徽凤阳,明太祖朱元璋就住在这里长大的。明太祖建立明朝,传位二十一代,历时二百七十六年(公元1308——1644年)。明朝的建立,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作出了极为卓著的贡献。国内的封建商业迅速发展,商品流通广范,资本主义已经萌芽。郑和七下西洋首次开辟了从中国到亚、非的航线,传递了罗盘技术,显示了中国国力,掀起了华人向海外移民的高[chao]。

茶院第四代孙朱惟甫隐居不仕,娶妻陈氏,生子三:迪、振、郢。世系传至此,不但三世不仕而且故乡无厚业,家境败落。朱振原配夫人王氏,再娶汪氏,共生四子:中立、绚、发、举。朱绚娶妻王氏生朱森,朱森娶妻程氏生朱松,朱松中进士,调任建州政和县尉,家属也徙居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县)遂开建阳朱氏一族。公元1128年3月朱松改任南剑州尤溪县尉。他主张抗金保国反对朝廷的议和妥协政策,被降职为泉州石井镇监税,是年四月四日福建兵燹,朱松弃职逃回龙溪把家眷祝夫人寄居南剑州尤溪朋友郑安道家中,就在这里于是年9月25日生下了成为万世宗师朱熹。公元1138年,朱松由朋友推荐,被南宋朝廷重新使用,入京城为官仍旧坚持抗金救国,反对议和,被秦桧免了职,又为降职不从,回到福建建瓯,精研道学,教育朱熹。朱松于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三月二十四日抑郁去逝,享年仅四十七岁,朱熹当时才十四岁。朱松临终前向好友刘子羽托孤,请在刘的住宅旁筑一室取名“紫阳楼”让朱熹孤儿寡母住。为什么题名“紫阳楼”?因为朱松曾在婺源紫阳山书院求学,紫阳二字深深刻印在他脑子里。朱熹的学业托给崇安胡宪、刘子辉、刘勉之三人。

公元1147年(绍兴十七年),十八岁的朱熹考中举人,次年又高中进士。步入仕官后,只做了近四年的同安主簿,此后二十三年都是《养亲丐祠》的职务。宋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五月二十四日回到福建建阳,道照父亲遗嘱,卜居建阳考亭,并于次年建立精舍,著书立说。他建立了宋代最完整的理学体系,在人性论上主张“存后”,在历史观方面主张[复三代之治]。他的学说形成后,对国内外文化影响极大,控制了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一生的著作很多:如《易传》、《四书集注》四十多种,《武夷擢歌》二十四种,《朱文公集》二十四种主要代表作有《西铭解义》、《太极图说》、《四书集注》、《朱文公集》、《朱子语类》等五种。其中特别是《四书集注》更为明清中国学子的基础课本。他的作品大都流传于世,被世人专崇为朱子,仅次于孔孟,在全球中他又被各国专为东方文化代表人物,世界上伟大思想家之一。至此,紫阳朱氏的光辉已照耀全球,朱姓的发展达到了璀璨的顶峰,成为近千年来耒的文化贵族。他居住在婺源的后裔朱墅,以及居住福建省建安的九世孙朱廷,都被明世宗赐(五经博士)衔,并且世袭至清末民初。

朱振的四子朱举,字复之生二子:瓒、天倪。《中华姓氏通书——朱氏》记载:朱瓒之后众多宗亲分迁他处,其中朱举的七世孙朱灿迁往江西永新县,十三世孙朱员迁江西吉安永新。我宗谱记载:始祖朝五郎,朝七郎迁自江西泰和县,从地理位置方面考察,永新县、吉安、泰和县是唇齿相依的地区。

笔者为了接通血缘的追求,曾函询婺源朱子宗亲会,得知瑰公(古僚)之胞弟璋公(古祝)为南唐准节度使幕下承旨,携眷定居婺源香田,所以,婺源就有两大派朱氏。并且,瑰、璋二公的前三世祖之墓现在仍留在香田。香田派朱氏曾昌盛一时,据说:从元明公至原缓公五世同居,宗徽宗大观元年动建义门。因义气而有声势,甚至可以与当地官府抗衡,在元朝时被京兵捕捉、抄家,故兄弟失散异乡。现在香田已无朱氏居住了。

婺源朱子宗亲会旺顺宗亲说:严溪地区朱氏属香田分派,他们的入乡始祖大荣公的排行“朝”,但与我香梅始祖“朝五”不同年代,要相差一百年左右,当然就不是亲兄弟了;但有“朝”的排行在,很可能我香梅朱氏是属香田分支的。只因香田派已无谱牒可稽,数百年的世系断层,无法得知,真遗憾啊!

笔者学识简陋,本不敢以雕虫小技撰此扑朔迷离的香梅朱氏源流考证,但众父老的重托难推,只得蘸墨作此刍荛之言,如果能起到光前裕后的作用,则托庇列祖列宗的福荫,甚幸。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朱文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温筱鸿精华: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温筱鸿点评:

点评:文章追溯了朱氏的来由,史料丰富,有传奇,有史料,结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一个有责任的就是要做好一族最好的传承,从文字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索与厚重的笔墨!

文章评论共[4]个
四大名捕-评论

朱大哥研究起“谱牒学”来了!我的父亲也对“谱牒学”有点研究,不过,他研究的是“王氏宗谱”。问好!at:2013年03月22日 上午11:46

榕溶-评论

朱老师好at:2013年03月22日 上午11:54

清音涤凡-评论

慎终追远,华人传统。血脉源流,条分缕析。问好作者!at:2013年03月22日 晚上9:14

文清-评论

春是心之梦,春是梦之曲,春是爱之歌,春是歌之律。祝朋友春安!at:2013年03月23日 上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