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清明粑飘香月下埋梦

发表于-2013年03月23日 上午10:05评论-3条

俗话又说:“小孩盼过年,大人盼种田” 。小孩不光盼过年,还又会盼“清明节”呢。比如我,在小的时候,大人们盼不盼望“清明节”,盼不盼种田,我倒是没有去求证过,可作为小屁孩子的我,过了年后,就会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数日子,很是盼望这个节日快快来临。

又快到吃清明粑的时日了。那一个个软糯香甜、色泽青翠的清明粑,带着清明的气息,在岁月中悠悠飘散。

淅淅沥沥的小雨,一夜就把田野里知名的不知名的小花唤醒了不少,那开得最含蓄的要数清明花了。它呈翠绿色,叶片肥厚而柔嫩,上面布满一层浅浅的、软软的绒毛,开着淡黄色的花,微风吹过便有暗香浮动,淡淡的,清新的香,弥漫在恬静的小河旁,田埂边,乡间小路上。它充满丰富的纤维,是做清明粑必需的原料。清明节一大早,母亲戴着金黄斗笠,将围裙牵成篼儿,行走在湿露露的田埂上,采清明菜。那金黄色的小花,在朝露里显得格外的娇媚动人,像个公主。小朵的花蕾在母亲的指间越集越多,一把两把……其实,我也常常跟随母亲一起去采摘。小孩人矮,眼急、手快、灵巧,收获不匪,恰是母亲的好帮手,常受到母亲的夸奖。那个心里哟,美呀,乐滋滋的。母亲直起腰来,看了看衣兜足够多的清明菜,一边用手择掉杂草,一边急忙赶往家中,将清明菜放在清水中轻轻地淘洗上三两次,然后再盛上一大盆清水,把清明菜漂起来……

母亲又将前夜浸好的糯米滤起来,抬上青石小磨,半勺半勺的舀进磨孔,一圈一圈地摇转小磨,白色的米浆慢慢地从磨齿间流出,欢快地聚集在盆里,不一会,满满的一桶糯米就变成了一大盆洁白而细嫩的米浆。母亲把米浆倒进大锅里,用一块很大的白布折成三叠浸湿后平铺在米浆上,再将在几天前就准备好的木柴灰盖在上面,把米浆水份“吃”干……

收拾停当后,浸在水里的清明菜该捞起来加工了。母亲把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蕾大捧大捧地放进石碓里,两手紧握碓杵,细细地将清明菜砸碎。直到最后变成一团糯滋滋的暗绿色纤维,才取出挤掉部分水份,放在钵子里备用。

母亲每一道工序都完成得一丝不苟。将柴灰“吃”干水份的米粉团与清明菜纤维揉和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菜多面少就会苦而涩,反之又会变得清淡粘嘴。母亲每次都能把握得恰如其分,整个过程就在她一边谈些关于邻居与亲友的话语中便可以完成十全十美。家乡都有做清明粑的习惯,但是能像母亲这样出色的好手却很少。所以,每逢清节,我家里都会有许多客人,有的是来向母亲学艺,有的是相邀前来品尝清明粑的。

母亲总是笑盈盈地把上好的花生米、核桃仁与蔗糖拿来做成馅,满满地包上,捏成圆饼儿,放到炽热的油锅里,用秸秆火慢慢地煎黄焖透,起锅装在大海碗里,细细爆开的油泡还咝咝作响,清悠独特的香味早已在整个厨房里散开。被煎炸得黄里透绿、绿里透粉的溜圆个儿,顿时让你食欲大开。夹来一块咬上一口,一股清明菜特有气息和着糯米与食油的芬芳立刻让你感到心脾沁透。嚼在口里,清明菜纤维与糯米鬼斧神工的揉和后,变得格外爽而不散、糯而不粘,让人口津活络、过口遗香,回味无穷。看着大伙一边品尝一边不住地赞叹时,母亲总有说不出的喜悦,所有忙碌与工序之复杂带来疲倦也早已不翼而飞。

有时,母亲又将鲜嫩的清明草洗净后用刀细细切碎,用白糖腌渍一会儿,和糯米粉搅拌均匀后,加少许清水使劲揉搓成面团。叶的绿,花的黄就在母亲的手里糅进洁白的糯米面里了:白里泛绿,绿中见黄,看到眼里都香。母亲加入馅料,分咸甜两味,一般咸馅为芽菜肉末,甜馅为红豆沙,做成糕团,蒸熟即为清明粑。锅里的热气慢慢冒出来,屋子里就开始飘香了。我守着灶台高兴地又蹦又跳,往往是清明粑还没有蒸好,我就有些迫不及待了。那自锅盖边沿袅袅升腾起的蒸气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我直咽口水。

母亲揭开了锅,小小院落一股香气亦弥散开来,性急的我手捧着粗瓷碗,踮起脚尖,叫嚷着催促母亲赶紧盛一个清明粑。母亲伸了伸酸楚的腰,笑哈哈地说:“别急呀,清明粑要先敬献佛神、祖宗!”于是母亲便拿起瓷盘盛上几个香气扑鼻的清明粑,摆在堂屋那张供桌上,献粑、焚香、叩拜,以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祭拜完毕,全家吃粑。

吃着清明粑,佐以清粥、小菜,窗外清明细雨的倾诉也似乎迷离缠绵了。我咬上一小口,那清香飘进喉咙,顿觉满嘴溢香,通身的爽畅。那软绵绵、糯滋滋的口感,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让我笑眯了眼。我高兴地边吃边唱童谣:“清明粑儿香,清明粑儿甜……”惹得母亲笑弯了腰。

一年一春,吃清明粑也只是一两次,过了春季想吃都吃不上了。

如今,远离家乡,远离农村,不知家乡还有没有人做清明粑?现在,正是采清明草,做清明粑,品清明粑味儿的时间。今天城里人要有这道清明粑可吃,那可是正宗的绿色的上上品美食。清明粑你吃过了吗?真可惜,咱也只能画饼充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月下埋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又到清明,多少情结多少习俗,
都是纪念这个日子。
有思念,也有更多的希望和憧憬。

文章评论共[3]个
月下埋梦-评论

有思念,也有更多的希望和憧憬。at:2013年04月01日 下午6:09

月下埋梦-回复一年一,吃清明粑也只是一两次,过了季想吃都吃不了。 at:2013年04月01日 下午6:09

月下埋梦-回复清明粑,那是一段童年的记忆,清明节,那是一段伤痛的思恋。 at:2013年04月02日 早上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