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么大,叫‘学生会’的狗,见过两条。一条小狗,一个老狗。这两条狗会咬人,但他们绝又不会明着面咬你,会咬人的狗不是好狗嘛,这些古老的道理,狗儿们运用的比我们更加精准。
他们会叫,声嘶力竭,全心全力,有时板着脸,有时却又笑的开怀,更多的时候是尴尬:掩饰自己的无能和那张、狗脸。但某些时候却叫的掷地有声,他们背后的主人给他们,更是给我们的要求,往往这时候我们也必须以一种被压迫式的服从去听他们叫,而且一般带以认真的表情,让狗儿和他们的主人满足。
人被压迫了,为什么不斗争呢?因为道路是混着血走出来的。父母们一味的信任学校,小学生的信仰在于父母。可是学校并没有把这些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诺,捡来的!但是就是这些捡来的孩子,所以让人为所欲为。
一些事情和想法被扼杀了,另一些东西却又学会了!
正襟危坐,这些学生,会。
高中那会,便极度的瞧不起那些所谓的学生会的人员。大抵向我们这一类“坏学生”、“垫底的”多是会带着某种的负面情绪:“瞧,人家,学生会的!”那时便开始幻想,而且每位教师也向我们灌输,大学的种种好处。记得,我的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估计都在幻想中度过了,无论是课堂还是睡眠。总之,最后一个到教室一般是我,然后看着班主任那张有些假装和真切的脸,带着一丝的生气和二分的笑,我也只好假装,尴尬的进入教室。
不过现实和幻想差距永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短。或许由于过多的幻想,没有进入一个好一点的大学,也许别的大学比我们更好。我这么想着。
学生会,全称:学生委员会(student committee)。一般指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在各院校的分支机构。它的基本任务是: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发挥作为党和学校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维护国家和全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表达和维护同学的具体利益;倡导和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努力为同学服务。
“明文规定”,当然,现在表面的文章自然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做给那些还依然信任,不过对于位于底层的那些人们来说,不信任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扯着两个眼皮瞪天?还是插几把高香拜拜神?在或者去祖坟那麻木的大哭几声?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希望是活不成的,只能在心里拿出点希望,继续在这个世上安心和自然的活下去。
“潜规则”如今倒是被耍的风声水起,把人的性情渐渐扭弯、变形了。导致整个社会如同被巨大的沼泽浸润着,到处弥漫着一股味道。腐败、迷离、梦幻。能让蠢人做些坏事,让那些聪明的在梦里出不来,历来我们这些平庸的,大多又不知死活,不知所以,不知路途的活着。走到大街上,满眼的死尸到处游晃,仿佛绝不会死。但当死亡真正来临,却又仿佛从未活过。
死亡从不可怕,可怕的是竟然不知道已经死亡。
抱着最大的希望,自然摔的越痛。大学的社团和学生会,以及被众多老师夸赞的大学生活,是最糟糕的开始。只能由自己在开条路出来,所有的人看似走在相同的路上,回头四顾,看到的也只能是自己的影子。
所以笑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笑;哭得时候,却只能自己抱头。
“开会”和传达“上头的意思”是学生会和一些社团做的最多的事情。我没有进入过学生会,关于学生会内部会做些什么事情,我是一概不知的。查房,查夜不归宿,查卫生,举办晚会,协心协力地完成上头的任务。仿佛就是这些工作,当然这样的工作也并不是很好做,也很累。我理解。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向往的大学生活,进入各种的社团,进入学生会,信心满满地要在进入社会之前在大学里好好的学上点有用的东西。这种想法自然是没错的,但是现在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要劝告这些人,在没有进入之前,或者加入之后,发现的依然是开会、开会、不断的开会!开始发现自己开始精于世故,这时候就该放弃,走出来。
我倒是宁愿大家把这些开会的时间去读一些书,任何书,把图书馆翻遍。用心的去翻。大学绝不是学习技能的最好场所,如果仅仅把大学定位在“技能的修习”上,那我们大可不必上什么大学,去技校我相信你会有更多的实习的机会。
我们六七岁,现在的孩子更早,四五岁就开始“上学”。上学的目的:考大学。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改变。学了十几年,把人压抑了,像一块铁,十几年的敲打。记住了苦和累,于是更加小心的守护着自己心底那朵“小小的花”。
可是到了大学才发现,大家都茫然了。无人管教,于是开始放纵,有时良心发现,但是睡一觉,没了。仿佛水中的泡沫,太过脆弱。
大学仿佛把人心底的那朵花摧残了,搅烂了。我们开始记住,勾心斗角,社会黑暗,尽是些坏人。仿佛一下掉进了个冰河,开始不断地思考,是不是有足够的小心,自己在前进,又没有踩到别人。
个人认为,大学我们要把我们自己塑造并逐渐趋同像一个“人”。无人管束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
我们要读很多的书,让自己的心灵在书里的每一条路上探索。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让自己长成为人,便是到大学最好的修行。
“世故”并不是什么好事,大抵我见了一些大人们的喝酒宴席的场合,便十分的反感。宴席上的某些人大概是,“世故”深到不自觉其“深入世故”了。戴着金黄的戒指,开着小轿子,当然有些人也并没有戴,也并没有开。但满嘴的话都是相同的,钱和经历。平辈自不必说,倘遇到小辈,必然是一番说教。
说什么呢?没有别的,“精于世故”。这或许是中国处事法的精义中的精义吧。
而我们要做些什么呢?知世故而不世故。所谓青年,带点稚气和冲动也无关大雅,一定要把青年教成中年吗?满肚子的城府,脑子里随时出现的小心。学校应该是一处极好的圣地,教人知识和做人,给人以单纯和无邪。现在却教坏了孩子!从大学开始蔓延,一直到了幼儿园。这坏风气还能到哪里呢?不过小孩子还是小孩子,只知道吃鱼,却不知道为什么吃和怎么吃。长大了,才开始明白,却又开始传递!
鱼刺卡在喉咙里,拔不出来。
唔!可怕!
大学里同舍的自然也有加入的,第二年有继续的,有退出的。继续的那位做了部长,不可思议的是,却做了别的部门的部长。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要锻炼他的能力吗?我搞不懂。当然主[xi]、副主[xi]这种席位,是内定的吗?中国就是这样,有些事情搞得乌烟瘴气,五彩缤纷。让人看不到、看不清。
班长,副班长,团书记,外加学生会成员。大家说说笑笑,选出自己的人选。
老师们的手里握着最大的钓竿。
啊,是他?!怎么是他?!
竟然是他!?
他是谁啊?
不认识。
我不认识。嗯?不信?真不认识!
做上部长的,高兴。没做上的,也不要灰心,高级干事。在学生会学的就是处事的精义。诺,送礼的。模仿着大人的行为和语气。
从大学至幼稚园。
鲁迅先生说,这历史是没有年代的,翻开每页都歪歪斜斜的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大字,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页写满了“吃人”!
吃人?这历史是个死物,是个东西,怎么能吃人呢?喝酒,抽烟,想到脑袋瓜子破掉,开始抓狂,头皮屑落满被子,却猛然,借着月光,看到——
蹲着!
吃人!
蹲着!
中国千年的历史在一张薄薄的纸上踯躅前行。
外面的风大的很,模糊的灯光左右飘摇,小的雨点,混合着叫声,风呼啸的声音很像一只兽,一只模仿人的兽。吼叫着。
看热闹向来是国人的拿手戏,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国人似乎天生有种天赋,做一名看客的天赋。不去解围,不去深究,不去讨论。只是一味的喊叫,让事件最大化的爆发,让更多的人参与,自己更是热烈的参与,大口大口的咆哮。仿佛这一刻才明白自己语文知识运用的不足,不能让最下流、最恶毒、最无人性的话语从自己的嘴中发出。这些东西像一颗颗的子弹,一只只的炮弹去打在别人的身上,支离破碎。
这叫真个痛快!
喊累了,尽兴了。“都别吵了,没有啥意思,大家回家煮煮饭吃饭去吧”
累了,回家吃饭。
好好休息。
大家都回家休息吧。
这些学生,真会!
土屋,原创。2013 ,三月。
真诚期待您的批评和指导!
-全文完-
▷ 进入土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