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像什么?恐怕没有一个定论的说法,也许萝卜白菜各有喜爱和体会吧。
有人说爱情像一场旅行,最美丽的部分,往往在过程。有人说爱情像咳嗽,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有人说爱情像星星,挑明就消失了。有人说爱情像瓷器,很容易碎的,需轻拿轻放。有人说爱情像海洛因,上瘾,一发不能收!有人说爱情像咖啡,又苦又涩又甜,喝多了兴奋失眠。
其实我也不明白,我有四段故事,可以看看他们心中的爱情,兴许获得一种乐趣。
一
我对水煮蛋情有独钟,而他却极其抵制,只因为小时候吃得太多,腻了。
记得新婚之夜,接待了一天宾客的我们躺在床上正昏昏睡去,他突然睁开眼睛问我:“明天早上想吃什么?”我说:“水煮蛋。”他却回给我一脸鄙夷,还附上一句:“水煮蛋有什么好吃的,淡而无味,既不甜,又不咸。”
可当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在厨房忙碌开了,熬了一锅粥,还特地煮了一个蛋,看着那个在沸水里翻滚着的蛋,我拥着他,露出了一脸的幸福。
一个月后,他被单位派往外地出差,临行前他不舍地说:“这蛋又不能一下子煮好,不然你每天只要拿一个就行了。”我刮着他的鼻子,亲昵地说道:“傻瓜,不就是放在水里煮一下吗?我虽然不怎么会做菜,可烧开水还是会的呦!”他笑着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事实上,我把水煮蛋这件事想简单了。时间煮长了,蛋黄会有一种疏松的老感,而且有时候蛋壳也会因为高温和碰撞而裂开,导致蛋白从蛋壳的缝隙中渗透出来,待剥去外壳,里面常常会有一泡水,吃的时候感觉像被水洗过一样,没有了以往的香醇;时间煮短一些,蛋黄常常还没有完全凝固。
于是,我只能打电话向他求教。他在电话那头像是在做科学报告一样,认真地告诉我:“虽然蛋黄和蛋清看似是一个整体,但蛋清的凝固温度相对低一些,所以如果火太大,蛋清就会迅速凝固变硬,从而阻碍了蛋黄的凝固,这样蛋就会清熟黄不熟;但如果煮的时间过长了,蛋会变硬,蛋白质也会变性,还会出现你所说的破壳现象,即不好吃,又影响消化吸收。”
我一听都傻眼了,哪里想过普普通通的水煮蛋里居然还有那么大的学问,赶紧问他:“那到底要怎么煮才既营养又好吃呢?”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首先,蛋要用冷水下锅,用小火慢慢升温,水开后煮两分钟左右关火,然后保温五六分钟取出,再用冷水激一下就可以了。”
如今,只要他在家,每天早晨为我准备一个水煮蛋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现在细细想来,感觉这水煮蛋的程序,就像是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知、相爱的过程,其中最漫长最关键的就是保温这段时间,火力继续过猛或者一下子关火,都会直接影响到婚后的生活,只有用适时的火候保温,两个人的爱情才能像水煮蛋那样永保新鲜美味,又不失生活情趣。
二
记得与他认识时,我们都喜欢喝茶。
花茶、乌龙茶、绿茶,对茶没有什么研究的我们总是隔一段时间就换一种茶,不管牌子、不管品种,只是像个好奇的孩子进到新鲜的事物探个究竟似的“尝”着不同口感和味道的茶,也互相品尝对方杯子里的茶,然后为哪种茶的味道更好整个面红耳赤。
缥缈的茶香,或浓郁,或淡雅,或芬芳,或若无,伴随着我们的日子开心洋溢,伴随着我们走过了一年多的恋爱,走进了婚姻。
结婚后,不知是琐事太多,还是没了心情,我们两不再着骑着自行车、即使顶着小雨也要穿过大街小巷去寻找新的茶,也很少再有在一起静静喝茶的日子。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沏一杯白开水,放上几叶茶瓣,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咕嘟嘟”喝下去。再后来,我们很少喝茶。
偶尔两个人都闲暇的时候,也会打开饮水机,从已经落了尘土的茶筒里拈出一小撮茶,放在两个透明的杯子里,看着茶瓣在水中起舞、绽放、飘落,心底涌起一种久违的感觉。
把茶端给正在看电视的他,他随手接过,眼睛盯着电视随口喝上一口,随手放在茶几上,继续看他的电视。我的眼前想起从前的日子:他双手接过茶,像欣赏宝贝似的满眼欣喜看着那些绿色的精灵在透明的杯子里跳舞,看它们怎样把一泓清水染成醉人的碧绿,透过杯子,他的眼里满是对我的爱意……一滴泪水顺着我的脸庞滑下来,是茶喝久了会生厌?还是……
日子久了,慢慢也就习惯了这种平淡、这种漠视。每天上班、下班、洗衣、做饭、辅导孩子、看望老人,我们像个陀螺一样在时光中旋转。可了,一杯白开水;吃饭,就着白开水;睡觉前,喝一杯白开水;醒来,还是一杯白开水……不知不觉中,白开水成了我们的主旋律。茶,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那天,收拾屋子,在尘封的柜子角落,看见一盒绿茶静静的躺在那里,盒子上的绿已经发暗,打开,茶叶的颜色也有些不亮泽,细细一闻,一种暗香若有若无。想起来了,这是我们一同买来的,只喝过一次,因为都喜欢那种芬芳淡雅的茶香,就珍藏了起来。回想起以前的日子,我又打开饮水机,如以前泡了一杯茶,茶在飘舞,水在变绿,蒸腾的热气中,却怎么也闻不到原来的那股清香。惊讶之下,赶忙去喝杯中已经浸染绿色的茶水,一如飘出来的那种香味,淡而无味,只是比白开水有点味道。
晚上老公回来,说起午间茶的事情,老公刮了我一下鼻子:“傻瓜!”紧接着,含笑对我说:“给我倒一杯白开水!” 当我把一杯白开水递给老公时,我一下子明白了。
原来,再浪漫的感情也会如茶一样,随着时间的久远,那种芬芳馥郁会因浸入白开水而变淡,终至无味。却也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
她很钟爱喝进口咖啡,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进口咖啡独特的味道令她感觉很好。她还会根据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环境配上糖和奶精。她知道,自己不喜欢太苦的东西,糖和奶精正好满足了她的要求。
突然有一天她想,为什么喝进口咖啡的手续还要那么多?还要捎带上糖和奶精?那么的麻烦。
最后,她戒了她的进口咖啡瘾,不再喝咖啡。
再后来,她无意中看到一个关于咖啡的广告和诠释它的优美句子,竟无端地迷醉了……想,要是在淡淡的有阳光的午后,临窗而坐,边用心享受咖啡的醇美,边笑看窗外云卷云舒,那意境该有多美!
却全然忘了进口咖啡还是苦的,还是要她喝的时候要加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却不是她想要的,却不是她的生命能以承受的……
记得她有个婚姻遇到麻烦的朋友(因为朋友嫁给了自己的大学老师,且那个男人结婚又离了婚,个中原由,朋友不说,她也从不问)“问她,当拥有而不觉开心的时候,是不是走到尽头了?”当时隐约觉得朋友问的应与婚姻有关,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啊,于是,她说,应该不是吧,爱那么容易走到头,怎会是爱?!
后来听说,朋友的夫神经有点问题,一次朋友与夫吵架,五岁的幼子被其夫摔残,从此朋友在众人的视线里消失了踪迹……
再后来,10年之后,朋友在她的学生家长的医院里兼职,朋友最终找了她,她这才得以有了朋友的消息。可朋友还是什么都不说,她也不问。朋友不知道,她其实什么都已知道。
有些以为可以记一辈子的我们却忘了,有些明明想要忘记的,我们偏偏深深的记下了,就像有些歌以为我们已经不听了,可是在外面无意中听到,却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因为它总有一些句子是如此契合你的心境,引发你的共鸣。
到底是那些歌让我们忘不了回忆?还是回忆让我们忘不了那些歌?或许是我们自己既放不下那些歌,也放不下那些回忆。
其实,她终也明白,其实有些时候没有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也许当拥有而不觉开心的时候,也是要离开的时候了吧?
有人说:“离开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一转身的距离,应该很容易啊。一转身我们就可以减少麻烦,可以改正错误,可以心静无忧,可以自由自在……为什么有时候,我们都像不懂事的孩子,为了摘得美丽的花朵,装着看不到刺?倔强着,谁也不肯承认错误?直到让错误变成更大的错误?
而且谁都明白:变成更大的错误的时候,即使回头也无关紧要了,因为那已是此岸与彼岸。
也许离开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或许很容易或许很难。
“一转身”到底是多远?是身后与身前?是前世与今生?
“一转身”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是一天?一月?一年?还是一辈子?
这个问题或许没有答案。
喝进口咖啡 本身的意义在哪里?或许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点缀。
也许白开水才是最平凡和耐喝的。
也许——爱情有时候就像喝咖啡,我们根据需要加上糖和奶精去掉自己不喜欢的苦味,让它更完美。可是当它超越我们能够承受的底线时,只能选择离开。
四
父亲做生意赚了大钱,而且生意越做越大。
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母亲担心男人禁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想起朋友曾经说的“要想拴住男人的爱就要管住他的钱袋”,母亲就开始对丈夫管得死死的,紧紧盯住他。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如临大敌,兴师动众。走在街上,如果发现做丈夫的偶尔看了别的女人一眼,就开始没完没了地盘查拷问。
一次在父亲的公司,母亲看到丈夫和一位女同事谈笑风生,马上面如土色,开始胡搅蛮缠,大肆吵闹,如此这般,弄得父亲疲于应付,更是心烦意乱。
一天,父亲生病了,母亲倒了杯开水,不小心倒得多了,端着满满的水走路时,极怕洒出来,没想到,越是小心越是紧张,水还是晃了出来,不仅烫到了脚还打碎了杯子。
父亲长久的积怨终于在那一刻化作一腔怒火,大发雷霆地吼她。母亲亦不甘示弱,反唇相讥。于是,俩人互相唇枪舌剑,闹得不可开交。丈夫最终忍无可忍,弃她而去。
——太过于紧张,太在乎,太死心眼,往往会事与愿违,越是爱他,害怕会失去他,就越要给他空间。因为这样才不会令他窒息,如果死死看住他,早晚有一天他会离你而去。
女儿十岁时父母离异,父母失败的婚姻没有给她带来启示,反而让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女儿长大后也结了婚,丈夫是个性格外向乐观,热情奔放的人。为了吸取母亲的教训,她从不过问丈夫的交际和工作。即便丈夫跟她说起,她也从不搭腔。她认为母亲就是太爱管父亲,所以把父亲给逼走了。儿子出生后,她把所有的一切都倾注到儿子身上。就在这个时候,丈夫回家渐渐晚了。她毫无怨言地在客厅里等他,开着灯热好菜等他……丈夫开始彻夜不归,虽然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还是忍着没问丈夫……这样过了一年,丈夫提出要跟她离婚。
“为什么?”她极其惊讶了。
“不为什么。我觉得我俩没有感情。”丈夫很自然而然地说。
她不懂,为什么自己从不管着丈夫,他也会对自己感到烦厌呢?她感到极其失落。
一天,带着儿子来到郊外公园放风筝,几个小孩围了过来。儿子不断地放着线,风筝在天空中越飞越高,孩童们大声欢呼雀跃。风筝努力地往上飞,边飘边摇曳着,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抬头仰望着,不时地为儿子欢呼几句:放高点,再放高点……
因为极力想让风筝飞得更高,儿子手里的线就拼命地放松……风筝飞得越高风力也就越大,不一会线“绷———”的一声断了,风筝最后栽倒在湖里。
望着掉下来的风筝,儿子“哇———”的哭了,她的心猛地一阵颤抖,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经的婚姻。自己太过于放纵对方,给对方太多的自由,他才会飞得越来越高,飞得越来越远,直到断了线。霎时,她泪如雨下。
——原来爱情就像放风筝,不能放得太高,放得太高就会断线。
放风筝之道当然得“一张一弛”,抓得太牢容易断线,放得太松容易飞掉。爱恋不是占有,是让对方沐浴在自己的关怀中,没有空间的爱情会窒息,绑住手脚的dance当然难以跳出动人的舞步。
别人的风筝再好,也是别人的,要专心放好你的风筝。看着天空五彩的风筝如乱花迷眼,手上使错了力,你的风筝就会如蝴蝶断翅,或似残花坠地,或纠缠上别人的线,扯不清,也难理顺了。爱情的互动性不容许你精神上走神、溜号。
不属于你的风筝,你就要把这根线交给另一双手。有时候,放弃并不是失去,它只是给彼此爱的机会,你没有力量放飞的风筝拼了老命硬扛,不亚于自虐,尽管是被一只花俏的风筝拖着,但对娇喘不息、香汗淋漓的你,一定不是什么好风景。爱情是两个人的事,琴瑟和谐才能出佳音,还是别累着自己为好。
其实,爱情说穿了,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就是男人和女人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搀扶,互相关爱,互相取长补短、安慰体贴。故事的主角,永远是饮食男女;故事的场景,永远是家庭与社会;故事的情节,永远不外乎一个男人喜欢上了一个女人或一个女人喜欢上了一个男人;故事的结局,不是悲剧就是喜剧,永远没有中间的道路.
-全文完-
▷ 进入月下埋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