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心”与“脑”的随想林步山人

发表于-2013年04月24日 中午1:13评论-4条

春节之后,就没有写一点文字了,偶尔涂抹一两首小诗,不过是心情的随意挥洒,算不上文章,一直觉得写诗是偷懒和讨巧的事情,当然,若能写成一首好诗,则需要不少的心机才气,则另当别论了,而我则是断断写不出好诗的,于是才急着为自己分辨。不写文字的日子,时常会产生某种空同感,虽然有很多的杂事需要处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当时很麻烦才能处理完毕的事情,竟然消失的无影无踪,没有留下星点的痕迹,倒是当初写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文字,偶尔翻看一下,尚能激起点点的回忆,于是不失时机地感叹一下:“哦,原来还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不管什么样的想法,于社会而言,都没有多大的意义。试想十年前,某某人上位之际,各种观点喧嚣,及至上位之后,便鸦雀无声了,更有甚着,竟有人亲切地呼之为“哥”,冠之谓“新政”,结果“哥”倒是泛滥了,有“犀利哥”,有“表哥”等等不一而足;视其当时之喧嚣、浮躁和静默的情状,与当今某某人上位之前后,何其相似,连自然灾害都也未能幸免。唯其不同者,仅时隔一年,“表哥”变成某地震县的“无表哥”。也难怪,古话说“千年等一回”,我们不过十年等一回,怎么可能看到太大的变化?于是,该喧嚣的喧嚣,该浮躁的浮躁,该闭嘴的闭嘴。

那么,人的内心该如何处之呢?想起一日与某友的闲话,话题是为人死后身体的重量变轻变化而引起的,我不断追问,科学试验说人死后的21克到底去哪儿了?沉默良久,该友却另辟蹊径,说我是在用脑思考。当时不解,以为他回答不了人的灵魂去处,故而搪塞。某日看到该友网上签名已然更新为“灭心”。遂突然惊悚。想我等所写杂文,不过是用脑在思考,与心的感悟相去甚远。难怪以色列人的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心与脑原来还是有很大分别的,且不说生理结构如何,就性别而言,男人还真的不如女人,女人大多善于用心来感悟,而男人则大多喜欢头头是道的逻辑,逻辑的东西不过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哪里比得上心灵感悟来得纯净和空灵,难怪男人将国家治理得混乱不堪,可倘若女人来治理,估计不是空中楼阁就是海市蜃楼,但总比混乱不堪要强那么一点点。所以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最近在《读书》杂志第三、四两期上看到刘再复先生写的两篇《贾宝玉论》,是分上下的,看完后对这个富二代兼官二代的认识更加深了一层,建议喜欢红学和心学的人,不妨读读。倘若有对心学想进一步加以研究的,不妨再看看王阳明的主张,以及禅宗的观点。

一直对禅宗保持怀疑,尽管每每谈到禅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能头头是道、喋喋不休地讲述很多,但是我们却无法达到禅宗的境界。按照惯例,我仍然是要用脑去思考,去追问几个为什么,以解其惑。在我看来,生在尘世中的人,好比长在路旁的大树,每天有处理不完的俗务,因摆脱不了名利、权势和情感的刀砍斧凿,而内心伤痕累累,比不得藏于深山古寺的草木,沐阳光之雨露,吸自然之精华,清心寡欲。所以神秀说“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我有理由认为他是针对我等俗人所言,而慧能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估摸着是专门针对不食人家烟火者设计的。曾与另一老友闲谈及佛,她张口就是“繁华丛里一闲身,却向他途别觅春;千丈悬崖能撒手,不知谁是个中人。”我说“你能做到吗?”她说:“不能”。我说这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耕种,不为柴米油盐烦恼,没有孩子挂心。虽为好诗,或偶尔得之,或寄期望于此,应仅止于意境和美学的欣赏。如我等俗人,若坠入此彀中,将悬在半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我辈红尘中人,资质驽钝,面对诸多烦恼,如南禅曹洞宗所秉承的“棒喝”怕是打破脑袋也“顿悟”不了,就连沩仰宗所指“无取无舍”也难做到,不如依我所言“随取随舍”来的便捷,将杂事处理完毕后放在一边,完了即忘,似也印证了“破执圆融“之意。倘若执着于某件事物,恰如本人曾喻:如果盯着别人的耳朵十分钟,你会觉得那耳朵实在是多余。此亦为以“脑”思之。至于“灭心”,则想起另一友人的话来:“若能还原本相,何须灭心?”我以为“灭心”即无心;无任何事物,无投射映照的根本;而所谓本相,不过是还原生活的常识,可倘若事事依着常识,还原本真,似也不差。然仍是介于释儒之间,倒是弘一法师所语言“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于我辈俗人颇相契合,但是以何种态度,做何种人,做何种事,分别仍然不小。何况,这也得分不同的职业和年龄阶段。很不喜欢中国山水画中,动辄将孩童描入丹青,或者为和尚端茶,或者为雅士提水。童子虽可从幼时藏于深山,免于尘俗斧凿,受益于高人,美了画卷,闲了高人雅士。然而毕竟于人道不合,所以依山人妄言,果如出家,应以四十为宜。

社会为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舞台的主角,这既是存在的理由,也是万法缘起的根本,如何立境,是展现自我,还是了却无我,既是那个阶段的选择,也要看个人的机缘造化。山人俗人俗语,惟愿未冲撞了高人。最后,我想以红楼中宝黛二人的一段禅偈来结束这篇随想:宝玉写下禅:“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为证。无以为证,是立足境。”黛玉补道:“无立足境,是为干净。”

2013年4月24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林步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洛神仙袂飘点评: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深以为是。辩证地看,中国古代文人在儒道释三家之间徘徊。争名夺利时,儒家的积极进取;受排挤打击,抑郁不得志时,道家释家的思想又使其归于平复。我们现代人还是秉承出世作人,入世做事活得随性。

文章评论共[4]个
山野文選-评论

21克,是体内的空气,并非灵魂的重量。人死后,空气尽出。at:2013年04月25日 凌晨4:21

林步山人-回复这是当然,可怎么去解释人在死去的前后,亲人会有所感应,是通过何种载体感应的? at:2013年04月25日 中午12:15

山野文選-评论

所谓断气at:2013年04月25日 凌晨4:21

林步山人-评论

生活,若果真是一言以蔽之,倒也简洁了。问题是繁琐的日子,需要我们如何去操作,去过。at:2013年04月25日 中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