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我受朋友之邀去听了一场由“上图讲座”精心准备的讲座,主题是:我的音乐信仰。主讲嘉宾有两位:一位是著名组曲家、钢琴家——赵晓生,另一位是上海书店出版社副总编——梅雪林。这场讲座给我带来的感受颇深:只要努力,梦想很近。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成功!
开场时,所有到场的观众都端坐着,静静听着他们的对话。赵晓生老师和梅雪林老师对坐着,开始了他们的谈话。赵晓生老师告诉我们,在他的心里只有四个词:一是长不大,二是老不死,三是放得下,四是寻开心。
“长不大”指的是我们要一直保持着一颗童心,遇到任何事都要乐观,不去害怕失败,也不要骄傲于成就,坦然面对生活才最自然,每天都要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只有这样的心情我们才会感到幸福,并且是长久的幸福。“老不死”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骂人的意思,而是指长寿,长寿在世,心里快乐着,日子也就会是幸福的。
“放得下”是指:人生本来就不外乎成功和失败,劝诫我们不要用成功和失败来考虑问题,做任何事都别去逼迫自己,每件事都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只要你会觉得快乐就好。我认为他是一位很放得下的人,看待世事是如此的淡然,可想而知,他是活得多么自在,乐观的人是不会被生活打败的。如何选择,只要快乐,就没有错!为梦而生,为梦而活,什么都不去怕。就算失败,还可以重新去做,或许结果会比预料中的更好。
说到寻开心,为了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赵晓生就现场举了个实例,当时台下没有一点声音,我们都沉默着看着他的演讲,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严肃,赵晓生老师的一句话打破了我们的寂静的氛围:“你们别搞得那么严肃啊,这是来听讲座的,又不是来干什么的。”这下好了,我们都被他逗笑了。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我们不再感到那么紧张了,都略微正了正身子,继续津津有味地听着他的演讲。他说:“这就是寻开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他讲了好些故事,但是使我记忆深刻的要属那个有关于寻找幸福的故事了:曾经有个国王,生了病,想找到一种幸福的东西治好自己的病,就派人去寻找幸福。但是被派遣出去的人,都失落而归。正在国王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个消息传来,说是穿上首相的衬衫会变得幸福,可是首相制止了,还很疑惑地说:“没有这种事的吧?怎么可能?”,国王就继续派人去找。后来他找到了一位富商,他很有钱,可是当国王身边的人问富商:“你觉得自己幸福吗?”富商回答说:“虽然我很有钱,但我感觉不到幸福!”那人很好奇,就问富商原因。富商说:“有钱有什么用呢?我总是担心哪天我的钱就被小偷给盯上了!这该怎么办啊?”看来幸福还是没有找到。
直到有一天,那人在路边看到了一个流浪汉,他的手里只有一只破碎的碗,嘴上却是在呵呵地笑,仔细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嘛,只是穿了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怎么会这样开心的?于是他又忍不住好奇,走过去问他:“你的衬衫能借我吗?”流浪汉笑了笑:“我只有破烂的衣服,没有你说的衬衫!”“那你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呢?”那人继续追问。流浪汉还是笑着说:“为什么我们要活得不开心呢?快快乐乐的多好,这就是幸福!”那人听了,就往回赶,把这一切都告诉了国王,国王听完这番话,他释然了:是啊,只要做自己觉得快乐,这就是幸福的真谛。
我想说几句:我们活在世上都要知道——财富、地位不能取代我们想要的幸福,内心的强大或许只有自己才知道有多幸福。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真切体会到你的幸福和痛苦,也没有人能替你伤心,他们所能做的或许只有安慰你,或是替你开心罢了!
此时,我不经意间环顾了四周的观众,他们有的颔首微笑着,有的是一位母亲轻声地告诉自己的女儿台上人在说的是什么,视线始终落在那位正讲得津津有味的钢琴家赵秋生,而另一位呢?他正坐在沙发上昂头看着赵秋生老师的演讲,说实话,一场讲座下来,我们真的不难发现两位老师的性格很鲜明,一位是慷慨激昂,善于言辞的大家风范,另一位却是默默无闻的聆听者,虽然不是一句话都没说,但也几乎是不想打断赵晓生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话吧!
讲到精彩的地方时,或许是他的激动的情绪感染了全场吧,观众的掌声此起彼伏。当他走下沙发,一坐在钢琴椅上,我们都又安静了。一曲浑厚的琴音回荡在厅,余音袅袅,使我深深陶醉。不知何时他已回到舞台中央,开始聊起自己的过去,我却还沉醉在方才的钢琴曲中。
在赵晓生老师十岁的那年,曾经被某位钢琴老师嘲笑说:“这孩子手这么小怎么弹钢琴!”可以说这对他来说打击是不小,特别是对一个孩子来说。但是他没有就此被打败,还是默默的努力着。当别人在打扑克、抓老鼠等娱乐时,他就一个人坚持着练钢琴,对这些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沉迷在自己的音乐梦想中。他总是把自己看得很低,总是告诉自己比他优秀的人有很多,不管怎样,都要学会上进。
后来他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从高二开始,每天下午都都会花上两个或两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练钢琴,想办法弹出中国的声音来,之后他经过不断的努力,在钢琴上钻研如何能弹出中国的声音来,学会用钢琴模仿弹奏民乐器,终于做到了,并且自主成立了一个钢琴名族化小组。他始终不停止创新,他开始尝试着为每种乐器写曲,他调侃说就像是目前大型活动——“中国好声音”一样,他也想为自己的国家创新,他的这个想法都是来自于曾经的梦,也是他想要去奋斗的目标:用钢琴弹奏出一种属于中国的新声音,不同于欧洲、南美洲等等的钢琴声,相当于是利用了钢琴本身的音质和音效特点。
他的拿手绝活是即兴演奏——用钢琴弹奏出各类乐器的声音并把它们混成一首曲子,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自然美的听觉享受,仿佛雨后的清晨那般清爽的感觉。曲毕,他走到舞台中央朝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观众们有的站起来又坐下去了,手里拿着一只只手机或照相机把瞬间保存了下来,每张照片都定格在每一时间,这时我心中却生起一种有莫名的小感动,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我在心里笑了。
“我的音乐信仰”是本次的主题,赵晓生觉得音乐缺少信仰,便编创了一首曲子,故名《误入乐门》。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只能说是他的信念在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了,可以说他的坚持打动了上帝,这背后的一切都是无法想象的,不是说随便哪个人想成功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时间和自己的勤奋。或许,只有没有真正有这个念头想要去做好一件事的人才会得不到他心中渴望的。我认为赵晓生把他自己都献给了音乐事业,包括他的心更甚至于他的灵魂都交付给了自己热爱的音乐,我想他实现了这个积存内心许久的梦,这就是他的幸福吧!
我专心地听着,不时地也会赞同地点头,因为他说的某些观点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我在心里想:要是讲座的时间再长一点就好了,听这场讲座下来,我仿佛已经是走进了别人的世界中,也了解到了成功背后的辛酸和艰辛,突然间想想自己,觉得这一切就像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似的,只是我不是学音乐的,但我也一直在为自己的梦努力着:
从学写作到现在快八年了,曾经我一直写作文去投稿,只要有时间我只会奋笔疾书,写的作文篇数已经数不清了,寄出去的也就是那么多数不清的篇数,一直都没有回音。而我却从未想过要放弃,毕竟这么多年都熬下来了,继续坚持下去又怎样?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这样我到现在都没有放弃,后来天不负我,终于我的各类文章都被发表了,我始终都记得那个曾经耐心指导我的语文老师,若不是她曾经给我的鼓励,我想至今我都还在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吧!当第一次得知我的作文被发表了,内心是多么喜悦啊!但今天听了赵晓生老师的讲座,让我有些羞愧了,即使后来我没有再为自己的文章发表而兴奋至极。我觉得我离梦想在靠近了,一步步地踩下坚实的脚步,留下一串串深厚的脚印。
赵晓生老师的演讲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收获,甚至相当于一笔我人生的财富,对我今后的影响很大,但愿今后我能有幸再次现场聆听这样精彩、生动的讲座!
-全文完-
▷ 进入雪雁流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