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溪河水从大洋山脉发源而来,河水清澈明亮,浅滩处,可见河床晶透的沙石,水深处,青翠湛蓝。湍急的河水遇到黑色礁石便激起了朵朵浪花,在冲刷时激起的水流形成条条白练,翻滚飞舞着,仿若蓝天上的白云在飘荡。两岸青山倒影,翠竹鸟鸣,在河弯平静处成群的水鸭子在追逐觅食,捕捉河里的鱼虾。最优美的是翠鸟舒展的翅膀,轻盈细长的身体在宽大的趐膀拍打下,绕着弧线飞行,当捕捉到目标时便如飞箭般府冲下来,扑进水里。最数美丽素雅如蹁蹁君子的白鹭,它们的身姿就如文弱雅士一样,洒脫飘逸。在这条美丽河流的中游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故乡安静而美丽,素朴却不失优雅,村寨在山下堆积的平积地上,村寨的后山不算高,种满各种果树。有荔枝,龙眼。还有菠萝,而甘蔗随处可见。山上最多,长势最好的是各种竹子,有南竹﹑苗儿竹﹑光阴竹等。夏天,竹子翠绿的末端宛若一个随风飘动的蓝湖,风过之处,沙沙作响,似海浪拍打着沙滩。村寨前面有一口几十亩水面的魚塘,,常见农家养的水牛在池塘里泡凉清洁,浮在鱼塘水面上有成群的家鸭在觅食,鱼塘一侧坡面栽有数十棵枝叶茂盛的桃树。
我的老家很简陋,房子前面是寨子中一条铺满大块鹅卵石的村道,入门是厨房兼储备柴伙的地方,炉灶旁边放着一个大水缸,连着厨房的是居室,几件十分不起眼的家具,见不到一件装饰的物品,倒是放着几件光亮的利器,有三叉戟,大砍刀,一看便见主人是习武之人。
我见到祖父时,看他有一米九左右身高,上装着一件粗布蓝色衣衫,下扣一件宽敞短裤子,长而粗壮手臂上浮现若隐若现青筋,右手握一把柴刀,手节突出,一看便知强壮有力,左手可见长满老茧,一抹光滑的头上。前额宽大而明亮,两只垂下大耳犹如钟槌,当祖父蹲下端详我时,清晰可见祖父那凝聚着光亮的双眼,神采而专注,不由使我敬畏。祖父年轻时家景不好,只好远渡南洋,在一家榨糖小作坊工作,祖父力大雄壮,可左右手同时扛百多斤重糖包,旁人无不赞叹,由此卖力总归有些积余,随后到乡下租地种田,无奈得罪当地税务官,气恼之下,打了税官逃回唐山。祖父为人豪爽颇有英雄气概,一生好打不平,听叔辈说祖父武功了得,十多小伙子难近其身。我不太喜欢祖父,祖父虽慈祥但在古铜色的脸上表露出来却很不容易,特别他的言语粗犷,武人之气太盛,气势夺人,对外人如是对孙辈也如是。
这年八岁,我便到母亲工作的小镇去读书。夏日一天,母亲到老家接我,她很早便参加工作,思想进步,做人做事都很阳光,待人热情,与人为善,镇上的人都称她为大姐。见面时,母亲说:“孩子,母亲已找好了你入学的学校,我们明天便到镇上去,你也好在开学前熟悉那里的环境。”那年的夏天很炎热,清晨,当公鸡啼叫传出第一遍,我们便准备完行旅,踏上乡间小道到小镇去。老家与小镇有十多公理路程,连接两地陆路是乡间干道,道路除了自行车行驶,多数是步行的人。两侧多是农亩,因而随处都横躺着引洪沟,沟边水草茂密,有些孩子在游泳,有的在放鸭,农闲时水牛养在沟边吃着青草。
我与母亲步行去小镇,一路上,观赏了解着各种农作物、家禽、飞鸟,母亲充当着讲解员评论着。那时,乡村有着浓浓田园气息,大自然原生态地展现在一望无际天地之间,充满诗画。路过一片沼泽地时,忽见满片草丛中尽是鸭子,看到这些鸭子飞上落下,心中有点疑惑,还是母亲开道说:“这些不是家鸭,而是野鸭子,因而会飞。”沼泽地有一种一米多高的水草,长长叶子长得极象小麦,母亲解释说:“那不是小麦而是一种收割晒干后可以做凉席的水草。”在农园,你要分辨出瓜类作物并不容易,除非你看到它们的果实。最值得记忆的是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那黄色的花海铺天盖地,随风飘舞,莺飞草长,成群蜜蜂环绕其间,采集花粉。
经过三个小时歩行终于到达小镇的外围,小镇的南边有一条大河,称之南河,是粤东榕江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大北山脉,绵绵数百公理。那时的南河,河水清莹,河床整平,因而河床上便有了长长的一大片沙滩,洁净的微沙软绵如棉絮,温柔亲和似鹅绒般可爱。洁白的河沙中杂渗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有的赤红色如玛瑙,有的呈翡翠般的绿,也有的是黄色,而带着细白条麻花黑色的小石更感山水的缩影。如果你碰到闪光的那便是通体透亮如水晶石的一种,那白得耀眼的是白色的河贝壳。太阳在温和时候,沙滩上不时显出各种五彩光,河水象仙女飘扬着的一条绿带,而闪光就象镶在这条绿带上的金色珍珠。当河水枯浅时,要过渡到小镇去并不用木船,此时水面只有二十米左右,船家搭起一条独木便桥,人在桥上走,影随而动,在二、三米高处的木桥凝神探望水中,倒影之下,可见一种细长的小鱼在穿梭,自由游动。此时,心情释放,一路劳累便顿时消失,人到桥下,捧一掌水,品尝它的甘美,心便怡然自得。
我从踏入小镇的一刻,便喜爱它的怡静与浓厚的文化底缊。小镇临河一侧用大石块彻成防洪堤,堤上再用水泥浇成高高护卫墙。镇边的居民多挑河里的水饮用,因为河水比井水更清醇甘甜。淸晨,姑娘们到河里洗衣服,也有的在梳洗,她们把长长的毛发放下,飘在水面中,漂去灰尘。喧闹处,姑娘们的笑声会在岸边传得老远。
当几年后,我的家搬到临河居住时,便常在河边游泳戏水,在秋天季节,河水温和,鱼翔浅底,此时是潜水观赏魚儿的最好时间,有时也捉些河蚬,带回家中用酱油醃制,味鲜美而不腥。夏天,多有发洪水,此时,洪流滚滚如千军万马,我便与伙伴到上游跳入河中随浪飘流,与浪相击,少年的激情远不是用文字可以描述。
小镇的古代士大夫建筑,小镇的湖山,近效的山林田野,人文历史、寺庙都给我留下不可抹去的深深怀念。
小镇有五百多年历史,古戏台是标志性建筑,过节仍有祭祀拜神之仪式。西边一如云彩般的长湖,在雾天烟起云涌,捉鱼的竹排在湖中若隐若现,只听到渔夫撒开鱼网的声音。此湖名叫云湖意为云彩之湖。早年,湖水浇灌岸边千顷农田、山林。春天,岸上绿杨垂柳,山坡上盛开梅花犹如漫天白雪。高傲而素雅的柑桔花虽开在低矮处,却先人一步地散发出诱惑性的浓浓沉香 。而桃花如艳装贵妇,激情燎人。豪不掩饰地把她的艳红美丽敞怀在人们眼前,映红人们的脸庞,透出无边的情意,引渡春暖到来。当你漫步在街道上,可见两旁木棉花开,红花如赤鸟飞翔,风中飘舞,宛如彩雀喧聚。
小镇内的建筑多是一种叫“府”的结构,中间是大门楼,门前立有石狮子,贵府的大门还加象鼓一样的两个石当,栋梁上多雕塑飞禽走兽,游龙戏凤,才子佳人,英雄豪杰 。左右厢房两壁塑历史故事,如桃园三结义,八仙过海,孟母三迁等。大门楼之后便是前厅,以迎接来往客人,之后便是天井以接纳天地之灵气,天井之中有的筑有假山,多栽花卉,摆几个大水缸栽上荷花并养上金鱼,以求好风水,自然怡乐,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十分迎合士大夫崇尚的清廉风气,很得大户人家推崇,而金鱼又彰响富贵荣华,自得人们钟爱。一把茶案放在中厅堂,对着天井,当天空下着小雨,听着沥沥雨声,品尝着杯中淸茶,那怡情便不然而然而生 。天井接着是中厅,然后才是后花园,花园较大的还栽上果树,可以乘凉又可观赏一举两得 。住上这样的建筑很是给人一种和谐安逸之感。
我的家租在一个叫“十八弯”的巷里,巷曲折而多弯因此得名。住在巷里的人不太多,巷道显得冷清零落,特别在弯角转折地方,大都栽有大树,这样路过的人越发感觉肃静 。租的平房还算宽敞,最高兴的是还有一小庭院,早上,阳光斜照着探进院里,庭院的光亮便传递到各间住房,温暖随即漫散开来。我与母亲修整庭院,栽上果树花木,特别种上最喜欢的茉莉花,不久,经历几番风雨,沐着晨露,迎着清晨的一抹阳光,小小花朵便稍稍露出花苞,不过几天,茉莉花便沁出满庭花香。而院中的牵牛花并不理会人们的心情,一味地把蔓藤爬满土墙角,只不过几次风雨,象喇叭一样的蓝色花朵便豪不客气的开放铺开满墙。
我入读学校是小镇第二小学,学校并??大,是一个大祠堂改建,入门天井两侧各有两棵高大月季花,月季开花时香溢满堂,硕大的白色月季花开得如碗口般大小,而我清晨入学时,总会在树下凝望那盛开的花朵,感染着它那洁白的色彩。女班主任美丽活泼且很年轻,充满青春气息。老师留着长长两条辫子,未端各结一朵漂亮的小红花,细长的杏子脸上总浮现着抹不去的笑容,两颗乌黑光亮的大眼睛透着满满春色,深绿色的眼光,对她的学生充满信任与期望,溥溥的嘴唇说起话来总是那么温柔。上身穿一件绣着花边的白色衬衣,衣衫上点缀淡淡的粉红色小花,腰下搭配一件宽摆竖褶的天蓝色裙子,显得亲切自然。但我总觉班主任衣着在某些地方有点夸张,特别是衬衣有点偏窄的感觉,也许是那丰满的胸部原因。那?立的胸部在她讲话时,自然的有些微微颤动。
我的老家是“半山客”人,讲的是半山客话,祖先从北方一带迁徙而来,那时潮汕已住满潮汕人,另潮汕平原之外也住满了客家人,由于慢移居缘故,半山客多居于偏远山区,主要从事务农,其经商、入仕他们都不占优,只是一代代默默在田园中劳作。
因为语言缘故,我必须努力学习潮语,因而老师的讲课有时理解得不是很好。我的同桌是一位女生,名字叫秋儿,因为是秋天出生的,而父母起了带点男性化的名字。秋儿的父母亲都在教书,也许家庭熏陶,她的书念得很优秀。秋儿常穿着一件花边白色连衣裙,茂密厚实的头发梳成马尾状,发稍结一朵白色蝴蝶结,粉红色圆圆的脸上总挂着灿烂的笑容,脸庞两侧露出深深的小酒窝,亮晶的深蓝色眼睛上的两条眉毛就象秋天的夜晚升起的初月。樱桃小嘴泛出少女的丝丝甜意。这天,是女班主任的语文课。课文是“春雨”“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桃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葵花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老师讲解着春雨带给大自然万物的喜悦。完了,提问秋儿说:“春雨到来你会做什么呢?”秋儿回答:“走在恬静的大街上,打着小花伞,听着雨声拍打着雨伞的声音,望着路边大树荫下滴下来的串串雨珠。”老师又问我对春雨看法,我说:“最喜欢走在田野上,看着在雨水下摇动的作物叶子,看那小草在雨中顽强的身躯,又喜欢在雨的烟雾中寻觅那仍盛开的野花,因那花儿更纯洁朴实。”老师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景,春雨带来憧憬也带来自然与美丽,而农夫对春雨的喜悦则是它带来丰收的期待。”
春去暑来,入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已将到来,这天,秋儿到我家中来玩。她带来许多小人书,记得有一本是《马兰花开》,讲述马兰花的善良勇敢及如何与财主斗争的故事 。也有雷锋的故事及不少讲述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小人书。他们的事迹都已上其它年级教科书,如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我们谈论着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时,秋儿说:“是因为你好乖,班主任才喜欢你。”接着又说:“你是不是觉得她美丽漂亮,才说她好的吧!”秋儿说完,我不由害羞起来,我甚至觉得自己的小脸发着热,忙着找合适的词句为自己辩解。秋儿又说:“我也喜欢班主任,不单是她漂亮更是她的课讲得亲切易懂。”我们谈到最传奇式人物,神笔马良,他的故事最为我们津津乐道,他的神笔斗赢财主恶霸的故事,为我们所崇拜。我说:“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将画出良田万顷,再画出万棵果树,让每棵果树都结满丰硕的果子。用神笔改变山川大河,让河水浇灌田园,让农民有更好收成。”
说话间,太阳拖着疲惫的身躯慢慢落在西边云彩之下,秋儿要告辞回家,母亲留下秋儿在家中吃晚饭,看得出,母亲很喜欢秋儿文弱优雅的言谈,我想,母亲也许喜欢秋儿的聪慧与可爱的面容。母亲对我们说:“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时家里并不富裕,姐妹兄弟又多,家中根本轮不上女孩子去读书受教育,抗战时期,有英国人办的教会搬到母亲所在乡下,因而再三恳求父母亲才有机会可以上学。由此,母亲对教会特别感恩,母亲自小受教会熏陶,与人为善,做人追求真、善、美,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文化与做人道理,长大后能够为社会多做?益事业。”饭后,秋儿在庭院中看到开放的茉莉花,表现出十分喜爱,我挖岀一棵送给秋儿,她闻着花香说:“这花真白、真香。”小脸上露出十分高兴的笑容。
暑假到了,我再一次要到阔别一年的故乡去度假,去体验农村生活和感受乡村田园之美,那时,出行很不方便,母亲早早便订了载货物去老家的木船,让我坐船回老家。一路上,我看见满溪碧绿流水,晶亮的河沙在水流冲刷下随水草飘散开来,又落在水草蔓叶上,在浅水河面,我伏在船弦上,观赏着水面下急促窜动的小鱼。那天,天上下起小雨,在弥漫的烟气水雾之中,远处群峰绵延,树木朦胧,眼前翠竹与绿水相映,而流叶时不时向着木船飘浮,透出丝丝淡香。到了傍晚,小船终于靠在近家乡的码头。我步行到了老家的寨外,似觉一切都没太大变化,只见眼前的稻田早已成熟,有的已收割完,留下稻草,田园中可见收割后留下的稻茬。有的还没收割,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挂在稻梗上,雀鸟正飞翔在稻田上方,并不理会田中的惊鸟稻草人,吃着掉下来的稻谷。我顺道经过自家的自留地,见到祖父正在田园劳作,祖父声若洪钟,仍是满脸豪爽,古铜色的脸上显得比一年前更刚毅。我跑上前去叫了一声:“爷爷”,祖父略略回答,露出一抹笑意,说:“长高了”。接着说:“快摘你喜欢吃的青菜。”我看了菜园,瓜豆都已结果,我摘了青瓜,心想用青瓜搅白糖来吃最为解暑。莱园的一侧已搭上棚架,青瓜粗壮的蔓藤爬上架子,弯曲的枝藤上开放着密密的小黄花,有的花下结成小小的青瓜,此时,花便成了青瓜的一顶小帽。而成熟的青瓜有一尺多长,经不住风吹而左右摇摆,向着人们招手。另一棚上,有长长的莱豆,一簇簇就象维吾尔族姑娘头上的小辫子。
有一天,到母亲的家乡作客,母亲家乡所在的小镇在一个大水库下游,附近有天然温泉浴场。我与表哥去洗澡时见温泉可容衲几十人同时洗浴,天然温泉的出水口流量很大,水流带着浓浓的硫磺气味,旁边有山泉出口可以调节水温。有时,我与表哥们去河边游泳,由于是大山下的溪流,河里到处是山上滚下的大青石。表哥还与我一起到镇上的陵园游玩,那里有英雄纪念碑,用以纪念在解放战争斗牺牲的英勇献身的战士。陵园内,干净肃静,园内青松耸立,围绕在纪念碑四周就象卫士一样。
乡下为了补充米粮的不足,最好的方法是多种番薯,有一天,乡下的小伙伴提议用土窑来烤番薯。我们用小土块彻成锥体空心土窑,下开一口,用干柴把土窑烤红,揭去窑顶,放入番薯,把窑推实再封上泥土,待过些时后,扒开土块,又脆又香的番薯便烤好了。这时,番薯美味吃法便已达淋漓尽致。夏天的黄昏有点漫长。我与小伙伴常在寨外的鱼池钓小虾,黄昏时在池边觅食的小虾很多,这时,只要在钓钩上挂上蚯蚓,便可垂钓,钓虾时要小心屏气,因为小虾咬钩不深,稍不小心便会脱钩。当小虾咬钩时要轻轻往水面拉,然后猛力甩起,便可钓起小虾。垂钓??是收获多而感高兴,而是垂钓过程中得到的快乐。看着小虾触须小心奕奕触动的样子还有那透明的身躯关节的游动,那轻盈的沉浮神态使人怡乐不少。在乡下,很多时间是与小伙伴一起去放牛。那时,乡下的牛大多是水牛,因水牛力大耐劳,农村养牛用来耕田并不是食用。小伙伴把牛放在山坡吃草,便去寻找乐趣玩耍。或抓蟋蟀或抓青蛙或在小水沟摸鱼虾。那家种有甘蔗还砍甘蔗吃。夏天多变,说话间,山间便会阴云密布,刮起山风,随之大雨便会顷泻而下。雨前狂风刮起时,满山树木摇摆,阵陈吼声不绝如潮涌,飞鸟惊掠鸣声不止,急于归巢。而原先捉昆虫的小蜻蜓也消失得飞快。我与小伙伴选择好躲雨的山洞,听着雷声看着电闪心中不免有些畏惧。当风雨停歇,换来的是清鲜空气与树木洗尽灰尘后的青绿。虽然满坡落叶,枯黄的落叶败后却溢出淡香。那时,乡下的河涌水沟小鱼成群,有一天,忽然发现一群五光十色的小鱼在水沟里游过,觉得惊奇,后来,问小伙伴,他们都说田园中的小沟确有这样的小鱼,它们是淡水中的热带鱼。这些鱼细长极机灵,用一般方法是抓不着的。一天,祖父闲着发慌,叫上我跟他去网鱼。祖父带的小孔鱼网,编织时从一个小内环开始,网成一个圆面,网外围结有铁环,在撒开网时它能抓地,盖住鱼儿。来到水沟旁,祖父撒开网,撒开网一瞬间鱼网成了一片云彩,美丽极了,网落地时,定睛一看,竟然是一群彩鱼,小鱼犹在拼盘中,我不觉欢呼起来。回家时,挑色彩美丽的小鱼养在瓶子里,准备着带回小镇,让同学也得到观赏。忽思想间,便想到秋儿,不知她在乡下老家又过得如何,是否有太多欢乐,太多见识又有那些感悟。暑假很快过去了,我又回到小镇,开学的第一天便把小鱼往学校带,同学们看到这些彩色鱼,都兴奋起来,嚷着要去抓鱼,可我心想,这鱼不是说抓就能抓到的。放学时,我对秋儿说:“这小鱼是带给你的。”秋儿高兴地跳了起来,她接过瓶子说:“太谢谢你了。”我介绍了养鱼要注意事项,并约秋儿到家中玩耍。
新学期第一天是同学们最阳光的日子,同学们都穿着整洁干净的衣服,有的还挂上新书包。秋儿也穿一件新的白色连衣裙,粉红色的花朵衬着白色布底,脖领下綉着一串蓝色菊花,素雅而平和。两条小辫子各扎一朵白色兰花,粉红色的小脸在白色衬托下,显得更活泼可爱。她安静坐在座位上,听着老师说话。老师在讲台黑板写上“迎接新学期”,然后由同学们说出在新学期计划。我说:“好好学习,也希望有更多课外活动。”同学们听后,有的说:“希望有一次效游活动。”然后都等待着老师回答,老师似乎感到我们的要求很恳切,她说:“我会向学校建议,希望国庆节就能举行。”立即,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我坐在台下,感到秋儿苹果似的脸上在化妆之后,更多了已往没有的美丽,她那似春*,似秋月的身姿,使我的心中难免有一种难言少年冲动。我似乎更期待与她的距离更近一点,我甚至想其它同学有没有这种朦胧感觉。
班主任今天打扮得十分漂亮,我觉得她上身穿粉红色的衬衣似乎热烈了一点,无疑带来许多诱惑。因我不自主把眼光投射在她胸部,似觉得那里更饱和丰满,而紧身的衬衣上的颤动部位比我看到的任何女人都要硕大,更燎动我的浮想。这时,我急忙移动视线,毕竟对一个母亲辈份的女人不应丝毫邪念。
囯庆节晚上便认真准备明天要去郊游的衣服、鞋子、背包、食物。母亲也为准备了糖果,早上带上便当,便急忙往学校赶去。同学们很早便出发,此时,天边被初升的朝阳慢慢染红,我们乘着柔和的秋风,一路上,尽情观赏各种树木、花果。秋天,早熟的果子早在枝头露出淡淡黄色。我和秋儿看见一棵高大的柿树,树上的柿子挂满枝头,金黄色的果实着实美丽,我对秋儿说:“母亲曾告诉我,柿子尽管成熟,仍不可食用,柿子只有经过石灰泡去涩汁,才会变甜。”秋儿说:“真不知一个柿子有这些讲究。”我们再往山坡走去,好几棵杨桃树横在路边,树上结的杨桃使人理解了什么叫做多产。杨桃有酸有甜很难分辨,秋儿说:“我知道个子小的一般是甜的。”再往前走在平坦一片山洼里种满柑桔,十月果子还不够成熟,因表皮是深绿色的。但看到旁边山坡上结满果子的李树,我对秋儿说:“李子虽青,酸中带涩,却生津解渴。”我们为今天能看到那么多的果实而高兴,也见证了秋收的真正含义。山林的小鸟在秋天可以吃到许多果实,这丰富的营养果子使得它们的叫声特别淸脆,羽毛也比其它季节更美丽,它们活跃在树丛中,在秋叶斑黄的地方你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上山顶的石径弯曲光滑,用大块岩石铺成,靠山涯一边有些护栏,而山涯下边是一条不大不小的山涧,流水从山峰高处流下,在徙削处形成一条白绢。阳光照耀处,白练变成一道彩虹,绚丽多彩。溅开的水珠滋润着旁边的阔叶林,虽不是深秋,仍见黃叶飞飘,山上的桉树高大笔直,黄底带红的叶子随风飘落时,犹如彩蝶飞扑。高大的桉树冠上的叶子挡住阳光,当我们往上探望时,只见渗透进来的阳光乘着水蒸气变幻着颜色。能忍耐秋风寒霜的榕树,厚厚的叶子储蓄着丰沛的水份,它们对秋天毫无感觉,全然不顾秋风之萧萧,它们奋力展现那高傲的身姿,而支撑这一切的是那发达的根须。秋蝉在树上急燥地鸣叫着,也许深知不日它将消失在山林之中,其鸣声高昂却挡不住一丝悲楚,我想,蜕变的辉煌随之是死亡的结果。一种熟悉的山蜂忙着在它的巢里飞进飞出,展现勤劳与协作精神,采蜜的艰辛为它们换来后代的繁衍。不由想起,母亲多象那采蜜的山蜂,它筑就蜂巢,养育着我,给我启蒙,给我成长。郊游后的语文课,老师出了一个说题“秋天的收获”,我说道“秋风推熟山林果树,树木在替换新的衣裳,金黄色的色彩染滿山岗,山涧的流水滋润着广茂的丛林灌木。”随后秋儿回答“秋天虽带来落叶,但却换来金黄色的辉煌,果树的成熟带来丰收的喜悦,秋天的美丽更多是它带来收获。”
秋去春来复又夏至,第二个暑假时间,我便不再去老家度假,要好好观察这个小镇并到郊区去体会农民的劳作,生活。在小镇两年时间,终有了许多小伙伴,我希望能观察到更多有兴趣对生活有启示的事情。此时,我的家已搬到府的住宅去居住,府已败落成一个大杂院,住有几户人家,行医的,教书的,卖菜的都有。府中姓江一家挂牌开了一家私人疹所,专医脓包小肿块,俗称无名肿毒。在小镇倒是小有名气,动动小手术,再敷上一些自制药膏,很有成效,不过,行医过程在我看来有点不严格。我喜欢他家的一位儿子,比我们大十几岁,很会讲故事,讲少林寺传奇,又讲“封神榜”引得我整天围着他讲故事,他讲神魔鬼道,异禽怪兽,武功盖世的故事也使我勾起对历史神话的极大兴趣。府的另一家是教书先生,我不曾看到他家有多少藏书,倒是古式长案上放着许多大花瓶,侧围绘有描金仕女画,栩栩如生,很是漂亮。另一家卖莱生活较困难,六、七个孩子嗷嗷待哺,终日忙于活计。我所住府的临街一端,住有一清瘦老头,我似觉他全身都是筋骨,没有几块肌肉,不相信人们说他身怀绝技,能飞檐走??。他靠卖糖公仔过活,而这些公仔大都是用嘴巴吹出来的 。首先,加上颜色的麦牙糖蒸熟调好,做公鸡时先把糖用手做成空心,再插上一根麦杆,边用气吹边做成鸡身模样。然后,用剪刀修好趐膀、鸡头,而鸡冠用红色的麦牙糖沾上,再用剪刀修成形,然后再沾上带有鸡毛的尾巴,尾巴用竹哨做成,当吹竹哨时能发出清脆的哨声,小孩子最为高兴。
小镇最热闹的日子是赶墟日。农民在这天会带上农产品到巿场销售,互相补充生活用物。而我最喜欢往卖狗市场跑,狗的颜色大都是黄、黑两种,当然也有白色的,有的狗长毛披散,有的狗几乎没有毛,没有毛的狗,脸上皱纹象老太婆的一样多,滑稽得象小丑一样可笑。
另一个常去逛的是卖鱼的市场,我不是去买大鱼,而是去观看一种颜色极鲜艳,鱼身上红 、黑相间条纹的鱼,我们叫这种鱼为“沙蛮”,这些公鱼极好斗,喜爱独居,我们常养在黑色瓦罐里,然后再把两条鱼放在一起,任由争斗,分享着斗鱼的乐趣 。
暑期,最喜欢雨后的小镇,此时,风雨送走空气中的浮尘,换来街道的清凉气爽 。在铺满石头的巷道上漫步最是歉意,卷道铺的大都是大青石,也有鹅卵石,经过岁月的打磨,大青石微微泛着青光,鹅卵石则光滑顺溜。我仔细观察这些街石,有的黑而深沉白纹条镶在其中,有的黄里泛红带着赤色。
小镇的古建筑很多,我常与小伙伴走街窜巷去观看,特别喜爱大门楼牌匾,画梁湖亭,一天,我们去观赏云湖一侧的“兴道书院”。书院大门临湖,门前一片空地上栽有杨柳,早年,雨水充沛,湖水盈溢,湖中水草蔓延,芦苇遍滩,鱼虾成群,各种长嘴翠鸟飞掠于湖中,也常见白鹭搏击,水鸭子穿梭于芦苇青蒿之中。春风吹拂季节,杨柳飘絮,书院掩遮在绿叶之中,恬静幽深,是镇中才子读书最雅地方,多出举子,盛名粤东。书院在国民党东征时,周恩来与将介石途经小镇入住书院,为现今乐道。
假日的一天,秋儿约我去云湖游玩,今天,秋儿的装扮与往日不同,她穿一件短袖白色衬衫,袖口镶蓝色布料,腰系一件天蓝色折绉短裙。刚修剪好的头发扎两条短短小辫,看上去清纯又美丽。当我们踏上云湖翠堤,我发现杨柳与春天的时候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柳枝上的绿色少了新鲜的叶子。堤外有许多小木船,也有抓鱼的小竹排,渔夫在小竹排上忙着撒围网,围网如一道围墙,当小鱼穿越时,便被扣在网上,湖边垂钓放松心情的人也不少,每当有钓竿上鱼,便围拢一大群观钓的人,分亨这份收获。我们到了一只小船旁,这小船是到对岸去的,便上了船。小船在水中划出一道白色痕迹,不久,便望见对岸的芦苇丛,几只水鸭子在湖面时而潜入水下时而游在湖面,当小船靠近时,几只不知名的水鸟在芦苇中惊得飞了起来。穿过水道,很快靠了岸。岸边滩地上种满农作物。有清雅洁净的瓜棚,最喜欢小黄花下结着的小瓜,有着初生孕育的情结。莱园中的白色豆荚花,素雅得有点象兰花,只不过它有更美丽的目标。旁边粗壮的油莱花,尽力展现它的颜色和香味来吸引蜜蜂传播花粉。再往高处走去,便是一片玉米地。玉米棒子结在枝杆上,金黄色的外衣流着长长穗子,有的饱满得已露出玉米。我对秋儿说:“你若到野外走走,会发现其实四季都有作物成熟。秋儿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离不开水,这云湖的水便是农作物滋润的源头。”走上堤道,我提议到湖边一座清代建筑名叫“大楼”的府第去玩一玩。云湖边有一座清代建的府第,规格是“百鸟朝凤”,气势威严,大门楼前一??塑有火麒麟一只,口吐火珠,脚踏风火,身上金光鳞片,龙头上尖角争峰,眼若金玲。騰于天宇滄海。大门楼上有“大夫第”三字。此楼是郭氏一夜发财而建,为避贵族豪夺,请来郭子仪牌位,其楼匾题《离天三尺》气势磅礴。现今大楼是旅游点之一,已列入文化遗迹予以保护。可惜文革运动,大楼中的画廊雕栋已破坏歹尽,现今虽修缮也只见大体轮廓而已。
最好玩的是小镇东边一临湖花园,宽数十公顷,亭台楼阁,飞檐瀑布,假山松林,还有高大阔叶榕树,粗大发达的树根支撑着茂密树冠,冠如伞状覆盖数亩地面,树下阴凉清爽,一应石桌椅,午间虽赤日炎炎,仍见三五知已,酌一壸茶水,说笑品饮,自得其乐,可见悠闲人家怡然自得。
日子过得飞快,三年级的春假已经到来,我盼望着春节早点到来,家长忙着准备食物过节,孩子们则算计着寻找乐趣,各社团宗亲也准备着祭祖拜神仪品。这天,秋儿约我一同去探访班主任。我看一眼喜气洋洋的她,似觉有些地方已使秋儿成熟了不少,苹果似的脸上挂着些红艳,碧蓝的眼睛闪着一汪如水的晶亮。樱桃小嘴透着湿润。花布的上衣搭配一件白色敞摆裙子,显得如荷花似的清素高雅。秋儿说:“你准备好礼物没有?”见我不回答,又说:“你在想什么呢?”秋儿拉了我一把,猛然醒悟,分别是看着秋儿分了神,不好意思略带羞涩地说:“准备好了。”班主任是我最崇拜的老师,美丽与丰满是她的代名词。见到老师时,老师身着红色羊毛衫外套,丰满的胸部把外套撑得没有多余空间。她招呼着我俩,亲切地说:“见到你俩太高兴了,寒假复习有没有计划?”接着又说:“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看见你俩这么要好,真是高兴。”这话弄得我和秋儿都不好意思起来。那时候,小学课本都很简单。语文课学生字,学组词造句,难点的是写写短文。我觉得课本太枯燥便看了大量小人书,还看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短篇小说,为保尔与冬妮亚在人生道路上的志向不同而产生分歧,失去友谊与爱情深感痛惜。
四年级时,平静的生活起了很大变化。一夜之间,革命的口号和气势颠倒了许多东西,许多人成了革命者甚至以先驱者自居。人们胸挂纪念章,手扎红袖带,出口便是革命。我的书越发读不成了,断断续续,老师上课也无精打采,语文的解读是以政治思想来讲解。当内乱严重停课时,母亲不得已只得把我送回老家。
小学的五、六年级不知念了什么书。上课读书已不重要,无奈之下,借着字典,慢慢读起小说,那时,什么小说都看,读了《静静的顿河》,《童年》,《这里黎明静稍稍》还有《青春之歌》,《战火中的青春》,《林海雪原》,也有古装小说《岳传》,《隋唐演义》,《济公传》等。
小学毕业后,秋儿随父母亲一起到另一小镇,与秋儿分手时,秋儿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长长的辫子与不再那么平坦的胸部透出她将步入青春之路。语言不能表达离别之伤,但人生有合聚也有分散,聚是缘份,而分则带来盼望。我说:“真正的友谊永远存在,不管能否再见,但愿我们童真不变。”秋儿点着头,我目送她慢慢消失在远方地平线上。
-全文完-
▷ 进入远方地平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