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朋友何佳长篇小说《我是羔羊》有感
今年过年期间,一位意想不到的朋友突然前来拜年。这位朋友,就是我父亲生前在日记中多次提到的“佳人”何大木(现已改名叫何佳)。当他出现在我面前时,除了那一如既往的滚滚热情,还有他的最新力作,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我是羔羊》。
当看到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美国大片《沉默的羔羊》的画面,这使我不由自主的就很喜欢这个颇有内涵的名字;当我听到何佳艰难的创作过程时,我深刻的理解到他对这部作品投入的精力,付出的热情,又不由得令我心生敬意。但是,只是在我拜读了这部目前只有上部的长篇小说后,我才拥有了对这部作品的发言权,才得以写出自己的感想与大家共享。
这是何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可是却起笔不凡。与时下通行的以故事带动小说的文风不同,《我是羔羊》一开始就是夹叙夹议,而在我看来,这正是这部长篇小说的特色和亮点。在相当多的议论中,真知灼见和华丽的文笔随处可见,为这部作品无形中增添了沉甸甸的分量,以至于在后来我和他的通话中忍不住问:“你的议论如此精彩,为什么不写杂文?到时侯可以出本杂文集嘛。”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部小说真实的反映了我们所处的时代,为什么会有人走向犯罪之路。我想,这些悲剧的出现,难道不正是种种社会弊端和诱惑所造成的?
小说中的主角叫秋少华。在学生时代,本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正是这样一个人,后来因为生活的不公和追求“有泡”的扭曲心态,再加上大环境下的耳濡目染,竟然成为一个好勇斗狠的混混。即使是这样,有时也不免良心未泯,想对身处困境者施以援手,结果,很多时候居然是上了骗子的当。而当因为犯事而流亡的艰辛,父母的恨铁不成钢的怨愤,也使秋少华想革心洗面,重新做人。奈何当他正准备重回井下做个好人时,又碰到了贪官污吏的典型黄主任,激起他的满腔怒火,便大打出手,还再度跑出矿井,又和那群狐朋狗友泡在一起,自己曾经想的改邪归正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读到此处,不禁让人再度产生出不尽的叹息;这和《水浒传》中逼上梁山有什么区别?
小说有些章节颇为出彩。象秋少华从一个懦弱的学生转变为好勇斗狠的混混的“王小毛事件”;象秋少华初入牢狱时公安的粗暴恶劣与高高在上;象秋少华难得想做一次好人,却遭遇假冒的广东骗子;象黄主任自以为是秋少华的顶头上司,一副傲慢嚣张和藐视的神情,结果被秋少华暴打以后,又换了一副嘴脸,象狗一样的跪地求饶,其变幻之迅速,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作为c女作,这部小说也难免有不足之处。也许,作为初涉长篇小说者,这可能是难以避免的。我在这里简单谈谈看法。第一,假如在人物形象上再下点功夫可能会更好。例如这部小说的主角秋少华,就令人觉得比较缺乏心理描写、性格描写。如果注重了这些描写,我想这部小说将会更加生动,人物形象将更加鲜活;第二,如果有一个女主角就好了,那样小说会不会更好看?第三,写得太实了。虽然,这部小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的真实。不过,小说虽然取材于生活,却也应该高于生活,只有很好的将真实与虚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
尽管《我是羔羊》有这些不足之处。然而在这部长篇小说里,作者已经展示了他深厚的功底,以及给这个社会画上了最真实的素描。我相信,在以后的创作中,何佳兄弟一定会再下工夫,把小说写得更好,把真实的社会写得更加触动人心,把虚构的艺术结合在真实的骨架上,给人以更深的震撼。
-全文完-
▷ 进入袁真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